简论语文课堂“有效资源”的生成
摘 要:课堂教学需要“有效资源”的落实,,课堂“有效资源”是指对课堂教学产生帮助作用、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信息。教师如何在丰富的、多变的、充满认知矛盾的课堂情境中促进、捕捉、甄别、确立有效资源,这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智慧也考验了教师的细心和耐心。做一位睿智的有心的教师,在课堂中,教师要细心倾听观察,倾听“疑问的声音”、倾听“独特的声音”、倾听“错误的声音”,在倾听中认真甄别、巧抓契机促进有效资源生成。有效资源的生成是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基础,也是每个教师应努力具备的能力,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有效资源”的落实。
关键字:有效资源 生成 质疑 预设 倾听 反思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讲解者、组织者、引导者,还要成为参与者、倾听者、交流者。倾听,让学生探究的热情更加高涨;倾听,让教师更加睿智。课堂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有效课堂离不开倾听,课堂倾听会形成有效资源。
1、倾听“疑问的声音”,生成有效资源。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里的疑不仅包括前面所讲的预习中的疑问还包括课堂中随时生成的疑惑。而这些疑问的声音都要求教师细心地倾听、认真地甄别、高效地解答。很多教师往往遵循教案按部就班,课堂依据教案行云流水上完便是一堂成功的课。这个过程往往忽视了倾听疑问的声音,即使听到不同的见解,很多老师也舍不得打断自己的既定思路,要么置若罔闻,要么一笑而过,恰恰忽视了有效的教学资源,忽视了真正的问题。比如在讲授《离骚》时,不可避免的要探讨屈原的形象,课文很多地方都表明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人,课堂讨论热烈,正讲解着,突然从角落里有人嘟哝了一声:“既然那么爱国,怎么会后悔呢?怎么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原本不枝不蔓的课堂,突然有了不同的声音,于是我抓住机会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引导他们回顾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比较二人的相似点,有同学很快领悟:“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以身殉国是爱国,洁身自好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也是爱国。这里不过是屈原的自我反省,在这种深深的自省中,屈原作出自己的抉择——洁身自好,保持美好的情操,其实这一点更能表现人物的高尚情操,人物的真实性,这并不是说他后悔,不再爱国,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保持自身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身也是以另外一种方式爱国。”这种倾听让我发现了备课中没有细致考虑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同时又深挖了教材,获得了有效的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2、倾听“独特的声音”,生成有效资源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独特的声音,这其中恰恰有可能孕育了深刻的思想,只要我们加以适当的引导,这些声音就会像火把,点亮我们的课堂,也许这些声音更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在教授郑愁予的《错误》时,我让学生体味诗中的古典韵味和唯美情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或谈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或用唯美的语言进行描述或将自己转化成主人公谈当时的心境。有一位同学却很特别地说:“老师我想用歌声来表达我的感想。”我们都很好奇也很期待,用掌声鼓励了他。他唱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这位同学不仅唱得不错,他还将歌词与诗文进行了比较,他说:“品读《错误》与轻唱《青花瓷》感受极相近,那种痴情、那种等待、那种肝肠寸断都在文字中渗透了出来。”他这一唱已调动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再加他精当的品读同学们更是钦佩不已。我也是惊喜不已,对他大加赞赏后,及时引导同学们应将自己平时感兴趣的流行元素恰到好处的与我们古典韵味相结合,尤其是在写作文时,完全可以有选择地引用一些好的歌词。这位同学独特的解读既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巧妙的解读方式,这样独特的声音怎么不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呢?
3、倾听“错误的声音”,生成有效资源。
在学生的发言中,学生正确的答案、独特的见解,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而学生不够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却常常被忽视。殊不知,课堂有效资源往往来源于出错。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认真倾听,合理引导,帮助学生重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把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授《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论语篇》中有一段崔杼弑君的选文,当时让学生根据课本注释翻译此段文字——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在翻译此段文字时有同学在补充内容时将“犹吾大夫崔子也”补充翻译为“像我的大夫崔子一样清明啊”。这样的翻译与原文意思截然相反。当我问及为什么说崔子清明时,他说:“齐庄公该死,齐庄公与崔子妻子私通不义在先,所以崔子杀庄公在孔子看来是维护正义。在其后的孟子也认为汤、武灭桀、纣是替天行道啊。”对于学生这样的解释我及时补充齐庄公与桀纣在罪恶上的差别,并进一步阐释孔子宣扬的“君君臣臣”的思想加以引导,再让学生细读文段找出文段中带有孔子感情色彩的字,那位学生很快意识到“弑”字的感情色彩,并进一步分析出“违之,违之”突出陈文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质。如此学生不仅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学生那样的理解是我没想到的,生成的资源也很有效,不仅让学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而且进一步拓展延伸,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当然,教师也不能矫枉过正,把学生所有的错误当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也不能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教师只有在对学生各种错误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取舍拓展,学生的错误资源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有效资源。
总之,有效资源的生成是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基础,也是每个教师应努力具备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做个有心的教师不错过任何有效资源生成的契机,让语文课堂真正走向高效。
本文编号:14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