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2年
高校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
叶双燕
【摘要】:多元识读指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指一种新的识读能力。这种新的识读能力不仅包含传统的读写识读,还包含现代社会中的视听识读、网络识读等多种识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国外对多元识读的研究早已开始,但国内近几年才兴起。目前国内外研究已涉及到设置多元化课程,探索培养模式和多元识读教学法等诸多方面,但以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培养高校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研究还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采用测试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工具,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进行实验性探索。 首先,本文探讨多元识读的起源和内涵,然后解读多元识读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高校学生多元识读意识和能力的现状,最后以提高高校学生多元识读能力为目的,打破传统以课本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模式,借助丰富的英语网络资源,从视听识读、网络识读和基本读写三个方面培养高校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以及两组学生的前后测试成绩分析,实验组学生的视听识读和网络识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基本读写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因此实验组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得到提高。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然后指出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最后提出研究问题。第二章,综述国内外对多元识读的研究现状。第三章,讨论本文的理论框架。首先追溯该理论的起源,然后介绍多元识读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解读多元识读的理论框架。第四和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校学生多元识读意识和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进行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实验性研究,旨在探索培养高校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途径。第六章总结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的发现,然后提出这些研究发现对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的启示,最后指出本文的贡献、局限性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蓓;;多模态化的英语写作教与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韦琴红;;超文本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年05期
4 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年04期
5 张义;;新读写能力研究与教学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6 杨渝;丁年青;;多元识读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启示[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张蓉;;跨越数字鸿沟,培养学生的新读写能力——信息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8 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年03期
9 韦琴红;;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年02期
10 何高大;钟志英;;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与学的适应性研究[J];外语界;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春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高等农业院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2 孙素音;;多媒体英语课堂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和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晓娜;;多模态话语分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海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田鑫;;大学英美文学赏析中多模态教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郭炎武;罗小娟;;多模态协同在儿童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本体价值[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高春河;;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听力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高蕊;赵滨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8 刘艳方;;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9 李枫;李娜;;论多模态外语教材的特征及编写理据[J];编辑之友;2012年06期
10 陈瑜敏;;奥运电视公益广告多模态评价意义的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党军;;双语词典的多模态化——用户·词典·编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广州;;从多模态话语理论角度来看交际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Gan He;;Examination Without Paper for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Course[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张义君;;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研究[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涂家金;英语论辩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肖珑;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志欣;俄语电视广告语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施光;法庭审判话语的批评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亚萍;体裁互文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乃军;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电影作品及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郭恩华;篮球赛事网络英语新闻报道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艳艳;系统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商业广告语篇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吴莎;教师课堂话语的多模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祖华;多模态话语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荫;上海世博会英文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蜀君;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广告语篇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燕娜;英汉学习词典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顺臣;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科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郭雪;高校英语教学中PPT课件的多模态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明;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陈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恩里克·西诺斯特罗萨 ,派德罗·海普 ,厄尔奈斯托·拉瓦尔,韩骏;“结网”──智利的教育信息化行动[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6期
4 李玉斌;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6 周恩;;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辅导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1期
7 陈瑞娟;;也谈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课件开发[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罗尧成,廖才英;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在于改革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年01期
9 张天祥;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溯源[J];甘肃科技;2005年06期
10 杨家勤;刘金菊;金仁慧;;浅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多模态教学[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斌;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徐萍;张苹;;Literacy:一个生态学的隐喻[J];学术论坛;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秀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监测评估”分论坛纪要[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俊平;;“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二)”分论坛纪要[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赫斯特·普莱西斯;;科学素质和非洲科学知识的问题[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丽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一)”分论坛纪要[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壮麟;;从读写能力到多元智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韦绍芬;;图书馆的社会价值[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Gerard Postiglione;;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石乐波;郭海燕;;A Brief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nline Resource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9 薛慧芳;;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刍议[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大勇;[N];吉林日报;2010年
2 唐山广播电视台 侯晶晶 唐存良;[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兵;健康素养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身心健康及社会状况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2 张乃兴;基于学校和家庭环境的深圳市中小学师生健康素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宋占美;课程标准化背景下美国学前教育课程实践与存在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齐宇歆;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忠民;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覃韦苇;美国华裔患者健康素养与用药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沈研;学校公民素养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晓敏;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彭莉莉;造就美国人:赫什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叶剑;中国扫盲教育的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杰;澳大利亚小学科学教材 《Linking science with literacy》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宋耀春;[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张峰;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张晟;汉语儿童早期识字萌发[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邹金良;上海14-16岁青少年健康素养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徐佳杰;“因特网英语学习入门”课程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王静丽;CALL环境下大学生计算机使用频率和计算机素养的关系及二者性别差异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向雯;信息时代文识性培养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永祥;中国学龄前儿童汉字字形意识的萌发[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付雪芬;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