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差生”问题研究之批判

发布时间:2018-02-15 11:25

  本文关键词: 教师教学工作 词盲 教育体制改革 学习类型 功能失调 教学质量 问题解决 多元智能理论 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直以来,"差生"问题都被视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转化"差生"也成为众多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发了学界对"差生"问题研究的关注。国外差生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起源于当时美国研究者摩根发现儿童学习中的"词盲"现象,[1]研究者们先将其归因于脑功能失调,后又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我国的"差生"问题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正值我国经济、教育体制改革
[Abstract]:All along, the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or students" has also become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many teachers' teaching work. It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on the problem of "poor students". The study of poor students abroa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It originated at that time when American researcher Morgan discovered the phenomenon of "word blindness" in children's learning. [1] the researchers attributed it first to brain dysfunction and then to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poor students" in China began in 20th century in the 1980s and 1990s, when China's economy and education system were reformed.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国良;美国学者的差生问题研究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2 钟启泉;;破“差生”困局[J];中国德育;2012年17期

3 俞国良;对差生概念的检讨[J];教育科学;1991年03期

4 张晓峰;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变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5 张正君;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5期

6 沈南山;;学业评价标准研究:内涵、范式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11期

7 姜淑荣;;试论两种教育里的“差生”[J];吉林教育;2014年10期

8 兰生英;浅析素质教育中的差生问题[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S1期

9 高峰;;关于差生的成因及转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10 孙建国;魏新强;;世上本没有“差生”[J];人民教育;2013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萍;柯美中;;“后进生”的成因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龚成太;王怀虎;;多元智能理论下构建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孙小青;;多指标评定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0年03期

4 刘璐;;怎样使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J];才智;2011年04期

5 鞠兴祥;;小议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J];成才之路;2009年28期

6 朱爱琴,王继新,张利兵;多元智能理论对网络课程开发的启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7 胡善岳;;论高职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的方法[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红真;;中职数学多元评价及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10期

9 寇平平;教学论视野中的后进生转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冯凤香;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教育评价[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承明;;谈多元智能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振超;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冯士季;认知诊断视角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鞠霞;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黄剑;初中英语学业不良生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亚楠;边缘学生的形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吴主敏;农村高中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樊明;基于儿童多元智能的教育游戏设计策略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飞;山东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萍;一位初中学业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思洋;7-10岁学龄儿童行为与情绪困难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淑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高中潜能生英语学习效果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满仓;学习与品德“发展较慢小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潘金明;;学生厌学心理探究[J];教育革新;2009年07期

2 顾志成;试论怎样转变差生[J];教育科学研究;1988年01期

3 崔允o7;夏雪梅;;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1期

4 徐岩;丁朝蓬;;建立学业评价标准 促进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12期

5 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6 周吕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厌学心理[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姆士·奥汉伦 ,林恩·莫尔斯坦森 ,李荷珍;关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2 顾建民;;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背景因素[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4期

3 童学臻;教师教学工作考评表(暂行)[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4 蔡闯,张京海,杨昕;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考评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宋瑛琦;周银玲;;教师教学工作执行情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4期

6 张占元;;教师教学工作模式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3年10期

7 姜翠清;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价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8 王工一,何百通,吴以莉;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实践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徐建平;马瑾;吴燕;;教师教学工作绩效多源反馈评估的构思与应用[J];当代教师教育;2008年04期

10 徐荣丽;;系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明法;邬国根;刘唐伟;;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二阶FUZZY综合评估方法[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雷炜;实行教学效果优先和“一票否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李钧德;教授两年不教本科将“下岗”[N];人民日报;2005年

3 安顺市平坝县普贡中学 唐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N];贵州民族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辛成;杨小战:执著教育谱新篇[N];铜川日报;2008年

5 记者  黄文;宁波大学岗位责任拧紧质量链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李志祥 王海生;转型发展 名师强校[N];大同日报;2009年

7 一凡/采写;童庆存:“扎”在学校的校长[N];光明日报;2005年

8 龚正刚;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办学水平[N];甘肃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单小书;从事教育是一种享受[N];抚顺日报;2006年

10 卢青青 牛跟茂;学子回望母校,“博识课”受益最多[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岭;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2 毕力格图;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技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闫宏艳;济宁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13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13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