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徐国庆
本文关键词: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技术培训 >> 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徐国庆
教研理论 JIAOYAN
LILUN
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
□徐国庆
摘 要 : 学科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所指 , 只有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 , 才可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 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 。 任务本位课程试图解构 学科课程 , 然而它自身亦留下了许
多问题需要解决 , 因此它对学科课程的解构是不彻底的 。 最为突出的问 题便是任务本位课程只关注了课程内容改革 , 忽视了实施新内容所需要的教学载体设计的重要性 。 能彻底 解决这些问题 , 使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全新形态的课程模式便是项目课程 。 关键词 : 课程改革 ; 学科课程 ; 任务本位课程 ; 项目课程 作者简介 : 徐国庆 (1971- ), 男 , 汉族 , 江西高安人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向 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 中图分类号 :G71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518 (2008 )20-0004-012 楚了这两个问题, 才能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 程。 ( 一 )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 “ 学科 ” 这个在大学教育中非常神圣的概念 , 在 职业教育中却成了众矢之的 。 这个怪异现象所隐含 的是人们对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不明确 。 当许多人 高喊打破学科课程的时候 , 其实既不明白什么是学 科课程, 也不明白职业教育课程的实际问题在哪 里 。 事实上 , 学科课程的批判者所理解的学科课程 , 与支持者所理解的学科课程并非同一个概念 , 而他 们所理解的学科课程与真正的学科课程又不是同 一个概念 。 真正的学科课程是指以经典学科知识为 内容的课程 , 而学科课程的支持者事实上只是强调 职业教育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 他们混淆了知 识与课程这两个概念 。 批评者们所批评的则是职业 教育课程所呈现的以下特征 :
项目课程改革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大型改革运 动 。 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越了我国历次职业 教育课程改革 。 这场改革运动的形成 , 既存在政府 有力推动的因素 , 更主要的是内在地源于职业院校 自身发展的需要 。 职业院校自身强烈的改革意愿深 深震撼了课程理论家们 。 那么什么是项目课程 ? 其 核心思想是什么 ? 这似乎是一个无需界定的概念 。 人们可能会认为 , 项目课程不就是让个体做一些项 目吗 ? 有必要对之进行复杂的理论研究吗 ? 实际情 况当然并非如此。 一旦当人们着手开发项目课程 时 ,立 即 会 遇 到 大 量 问 题 ,而 其 中 许 多 问 题 的 产 生 就是由于基本理论观点模糊不清所致 。 比如 , 实践 中存在不少抵制项目课程的人 , 抵制力量的形成是 由于许多人认为项目课程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强化 技 能 训 练 ,它 会 把 职 业 教 育 变 为 职 业 培 训 ,因 而 不 能普遍推广 ; 即使接受项目课程的教师也会为许多 问题所困惑, 如项目课程与能力本位课程有何区 别 ? 项目课程是否适合所有课程 ? 项目课程是否会 影响个体职业能力的迁移 ?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 工 作 要 能 科 学 、规 范 地 进 行 ,首 先 需 要 认 真 回 答 这 些问题 。 一 、 解构学科课程体系 项目课程改革的矛头指向的是学科课程 。 在职 业教育领域 , 学科课程几乎成了个 “ 令人生厌 ” 的概 念 , 成了人人可批判的对象 。 似乎谁对学科课程批 判 得 “ 厉 害 ”, 谁 的 思 想 就 最 先 进 ; 若 有 人 维 护 学 科 课程 , 其学术水平便会遭到多数人的怀疑 。 尽管如 此 , 仍然不乏支持学科课程的声音 , 当然 , 这种支持 也只是强调要肯定学科课程的补充功能 。 那么什么 是学科课程 ? 为什么要解构学科课程 ? 只有回答清
1. 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联度低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首要特征是许多内容的 实用性不高 。 药剂生产专业要设置化学基础 、 医学 等 课 程 ;会 计 专 业 要 设 置 经 济 学 基 础 等 课 程 ;计 算 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则要设置机械工程材料 、 机 械设计与力学基础等课程 。 这些课程即所谓的专业 基 础 课 ,其 内 容 体 系 与 大 学 课 程 很 相 似 ,只 是 简 单 一些而已 。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基于为后续学习奠定 基础这一理念 , 认为这些课程虽然并不非常实用 , 但对于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长远意义 。 由于这 些知识通常都来源于经典的学科知识 , 因此我们称 职业教育课程存在学科特征 。 然 而 实 际 情 况 是 ,这 些 知 识 不 仅 难 度 大 ,大 大 超越了职校生的接受能力 , 而且对于职业能力的形
4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JIAOYAN
LILUN
教研理论
成并无多大价值 。 当然 , 若就 “ 有用 ” 而言 , 这些知识 不可能毫无实践价值 , 然而即使更为 “ 偏远 ” 的知识 也可能有用 。 比如气侯学知识对护理专业的个体来 说也可能有用 , 因为许多呼吸道疾病便是气候引起 的 。 那么护理专业是否要开这门课程呢 ? 显然荒唐 。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根据教育的性质 、 学习年 限 、个 体 的 接 受 能 力 对 课 程 内 容 做 出 取 舍 ,因 为 课 程开发必须基于两个基本前提 :(1)学习时间的有限 性 ;(2 ) 学习能力的有限性 。 “专 业 基 础 课 ”在 传 统 课 程 体 系 中 核 心 地 位 的 形成 , 既有实践的原因 , 也有理论的原因 。 从实践角 度 看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形 态 的 学 校 化 ,很 容 易 导 致 其 课程的学问化 。 从理论角度看 , 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 即实践能 力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 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实践能力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且只要掌握 好了理论知识 , 便很容易形成职业能力 。 传统职业 教育课程深深打上了 “ 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 ” 这一思想的烙印 。 实际情况当然并非如此 。 理论学 习与实践能力形成的关系的复杂性远远超越了我 们原有的认识 。
述和解释学科知识 ,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形态与学 科课程的形态比较类似 , 因此我们也称职业教育课 程存在学科特征 。 这一问题的形成 , 和课程开发者对课程概念的 理解很肤浅相关。 我国教育学中一度没有课程理 论 , 即使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西方课程理论开始 进 入 我 国 ,由 于 时 间 比 较 短 ,大 多 数 教 师 难 以 深 刻 理解课程的实质, 往往简单地把课程 理 解 为 “内 容 ”, 而 事 实 上 对 课 程 而 言 , 组 织 比 内 容 重 要 得 多 。 没有围绕着岗位任务组织课程内容 , 不仅不能使个 体认识到个知识点学习的目的 , 明确知识在工作过 程 中 的 应 用 领 域 ,掌 握 知 识 应 用 的 具 体 路 径 ,更 重 要的是难以系统地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的相 关性 。 事实上 , 许多课程所强调的与工作任务的相 关 都 是 一 种 模 糊 性 相 关 ,最 终 往 往 因 老 师 “越 讲 越 多 , 越讲越深 ”, 陷入课程的偏离效应而回归到学问 化轨道 。
3. 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符号的讲授
职业教育应该有着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教 学形态 。 职业教育源于古代学徒制 , 而普通教育自 产生以来便采取了学校形式 。 学徒制以模仿和实践 为 主 要 教 学 方 法 ,而 学 校 教 学 是 以 教 师 讲 授 、个 体 记忆和理解为主要教学方法 。 当然讲授并不一定意 味着是教师直接陈述 , 教师可以采取 “ 直接陈述 ” 的 形式 , 也 可 以 采 取 “ 迂 回 陈 述 ” 的 形 式 , 后 者 就 是 启 发式教学 。 但是不论采取什么形式 , 这种教学方法 的主要特征是不会变的 :(1 ) 以语言 、 文字等符号为 媒介 ;(2)以记忆和理解为个体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 径 。 因此我们往往把普通教育与教室 、 书本联系起 来 , 而把职业教育与作坊 、 店铺联系起来 。 这两种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 和作为其课程 内容的知识的性质是相适应的 。 普通教育的课程内 容主要是理解知识 , 符号化的记忆和理解是获得这 种知识的主要途径 ; 而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是 “ 做 ” 的方法和做本身 ,“ 做 ” 是获得这种知识的主要 途径 。 然而现代职业教育随着教育形式的学校化 , 其教学方法也完全偏向了普通教育 。 教学楼成了职 业院校最为突出的建筑 , 符号化教材成了职业院校 主 要 的 教 学 载 体 ,绝 大 多 数 教 学 采 取 的 是 “粉 笔 加 讲授 ” 的形式 。 这就是 10 多年前已受到强烈批评的 在黑板上教个体修机器 , 在教室里教个体种田的教 学状况 。 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改变 。 这是职业教 育课程的学科特征的第三个表现 。 通常把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归结为学校场地 、 设备的短缺 , 而事实上这并非最为重要的原因 , 因 为我们经常看到学校教学资料大量闲置的现象 。 从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2. 课程内容没有建立与岗位任务的联系
当然 ,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并非所有内容都缺乏 实践价值 。 尤其是受德国双元制课程和英美国家能 力本位课程的影响 , 经历了 20 世纪 90 年代的课程 改革之后 , 职业院校普遍意识到了突出个体实践能 力培养的重要性 , 增加了大量实用性课程 。 比如电 气自动化专业的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 、PLC 技术及 其应用等课程 , 国际商务专业的国际商务谈判 、 商 务英语函电等课程 ,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 管理 、 高层建筑施工等课程 , 其内容都比较实用 。 此 外 , 职业院校普遍还设置了大量专门训练个体职业 能力的实践课程 , 并明确规定了这些课程所要占的 学时比例 , 通常至少不能低于 50% 。 尽 管 如 此 ,就 职 业 能 力 的 形 成 而 言 ,传 统 课 程 还存在一个严重不足 , 即只关注了这些内容本身 , 而没有在这些内容与岗位任务之间建立明确的联 系 。 翻开这些课程的教材 , 其体例几乎千篇一律 , 第 一 章 总 是 绪 论 ,每 一 章 的 第 一 节 总 是 概 述 ,每 一 节 的第一点总是概念 。 教材以直接叙述知识为主要编 写方式 , 基本没有岗位任务的内容 。 即使是一些声 称根据实践需要对知识进行了严格筛选 , 所选内容 皆非常实用的课程, 也未能超越这一教材编写模 式 。 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被认为是后续的实践 课程的任务 。 这样 , 课程就被人为地分割为理论课 程与实践课程了 。 由于学科课程的形态便是纯粹描
5
教研理论 JIAOYAN
LILUN
课程开发的角度看 , 比较重要的原因是 :(1 ) 教师对 职业实践理解的表面化 。 许多教师声称自己深知实 践的重要性 , 但事实上由于他们自己并没有丰富的 相关实践经验 , 因而他们对实践的具体细节并不了 解 , 对其重要性也并没有深刻的切身体会 ;(2 ) 教学 组织难度大 。 教师少 , 个体多 , 班级规模大是我国职 业院校办学的突出特征 。 面对众多个体 , 讲授式的 集 体 教 学 是 比 较 容 易 受 到 选 择 的 一 种 形 式 ;(3 ) 缺 乏设计严密 、 精细的相关课程体系 。 前述两个特征 均意味着 , 职业教育尚没有完全进入围绕 “ 做 ” 来设 计课程的境界 。 ( 二 ) 为什么要解构学科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的这种 “ 学科特征 ”, 对职业教育 自身产生了严重影响 。 首先 , 影响了社会与个体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认 同 。 就个体发展而言 , 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 , 即赋予 身份和赋予能力 。 在这两个功能中 , 职业教育要赋 予个体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 。 除极少数面向特殊行 业 的 职 业 教 育 外 ,如 警 官 类 专 业 ,大 多 数 职 业 教 育 都被人们视为低层次的教育 , 是不得已才选择的教 育 。 人们会大力批评这种观念的不合理 , 但它是一 个事实 。 这样 , 职业教育要能被个体和社会认可与 接受 , 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赋予个体能力 。 若不能获 得 实 用 的 、对 于 谋 生 有 价 值 的 能 力 ,职 业 教 育 的 价 值就会受到怀疑 。 因 此 ,职 业 教 育 中 虽 然 也 有 养 成 的 因 素 ,如 职 业陶冶 , 但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有着强烈就 业指向性的教育。 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义 为 :“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一也 ;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 备 , 二也 ; 为世界 、 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 三也 ” ,
①
其次 , 未能激发个体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 个 体 学 习 兴 趣 不 高 ,教 学 秩 序 混 乱 ,是 职 业 院 校 教 学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 作者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 校的一项调查发现, 个体对自己学习态度评价不 高 , 只有 18.6% 的个体认为自己很认真 ,73.9% 的个 体认为自己只是有时候认真 ; 且教师对个体学习态 度的评价比个体自己还消极 , 只有 20.3% 的教师认 为 “ 多 数 很 认 真 ”, 而 73.4% 的 教 师 认 为 “ 只 有 少 部 分个体认真 ”。 学 习 兴 趣 不 高 ,有 生 源 的 因 素 ,但 也 有 职 业 院 校自身的因素 。 许多进入职业院校的个体对学习抱 有很高的期望值 , 他们希望在这里能学到适合自己 能力水平的更加实用的课程 。 而现实与他们的期望 相差很远 , 他们发现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普通学校课 程其实并无太大区别 ,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个体 的学习兴趣 。 一位期末考试交了白卷的个体在卷面 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 花一个学期去搞基础 , 还不 是浪费时间交白卷 ? 都不去想想 , 开一个高等数学 , 对 专 业 帮 助 什 么 都 没 有 ,也 不 去 想 ,我 们 学 什 么 专 业的, 个体怨气有多大, 课程安排不合理, 还精 品 ! ”。 这段话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 许多人认为职 业院 校 的 个 体 天 生 就 是 “ 差 ” 的 , 是 没 法 教 好 的 , 然 而为什么成人中没有这么多 “ 差 ” 的人 。 职业院校教师厌教 、 个体厌学状况的形成是非 常复杂的综合因素所致 , 课程改革不可能完全解决 好这一问题 , 然而课程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为 基础和最为重要的途径 。 所谓 “ 基础 ”, 指课程不改 革 , 其它改革的效应将无法发挥 ; 所谓 “ 重要 ”, 指课 程改革是克服这一现状的最为有力的手段 。 实施过 项目课程的教师有个共同体验 , 即个体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了 , 这是许多教师热情地参与课程改革的 原动力 。 如何以应用的方式给个体实用的知识 , 是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 、 超越任务本位课程 然 而 ,当 我 们 往 前 回 溯 ,会 发 现 这 一 改 革 并 非 今天才有 。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针对职业教育 课程的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 。 其基本价值取向便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 , 推 广英美国家的 CBE 课程模式 。 有人因这次课程改 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完全否认其价值 , 这一评价 并不客观 。 如果没有对 CBE 思想的大量研究与推 广 ,要 让 教 师 们 如 此 快 地 接 受 、理 解 项 目 课 程 的 理 念 , 并全身心地投入课程开发几乎是不可能的 。 除 了 CBE 课程 , 还存在许多其它类似的课程模式 。 由 于这些课程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 即 :(1 ) 职业 课程应当由主要的使用者 ( 雇主 ) 来决定 , 而不是由
其理解应当也正在于此 。 而事实上 , 古今中外的职 业教育 , 无不把这一点作为其根本属性 。 普通教育 强调在 “ 博 ”、“ 雅 ” 中 锻 炼 人 的 品 性 , 强 调 发 展 的 内 隐性 , 职业教育则强调在目标指向明确的内容中训 练人的职业能力 , 强调发展的外显性 。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 , 严重影响了个体职 业能力的形成 , 从而影响了社会与个体对职业教育 价值的认同 。 许多研究者认为 , 职业教育在提升个 体职业能力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 有些实 证 研 究 发 现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毕 业 生 的 生 产 率 ,和 普 通学校毕业生相比只略高一点 , 或根本就没有什么 优胜之处 。 某职业学校对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度的
②
调查发现 , 在被调研的 70 家单位中有 7 家单位表 示对他们的毕业生非常满意 , 占 10.0% ,60 家单位 表示比较满意 , 占 86.3% , 有 3 家表示不满意 , 占
4.5% 。
③
6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JIAOYAN
LILUN
教研理论
提 供 者 ( 职 业 院 校 ) 来 决 定 ;(2 ) 职 业 院 校 所 提 供 的 课程, 必须是雇员在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服 务 , 因此把它们统称为任务本位课程 。 项目课程并 非任务本位课程的简单翻版 , 它是针对 CBE 所未 能解决的一些难题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课 程模式 。 因此 , 要深刻理解项目课程的思想 , 首先需 要理解任务本位课程留下了哪些难题 。 ( 一 ) 职业能力如何具体化 要培养个体职业能力, 不仅要给予个体框架 性 、 宏观性知识 , 如岗位的主要任务模块 , 相关的概 念和原理 , 同时也要给予个体大量细节知识 。 如果 把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比喻成一颗树的生长 , 那么能 力 的 基 础 相 当 于 树 根 ,理 论 知 识 相 当 于 树 干 ,细 节 知识相当于树叶 。 树要能茁壮成长 , 首先必须有根 , 有了根才能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 其次必须有树干 , 有了树干才能傲然直立 。 但此外它还必须有树叶 , 有了树叶才能与外界发生光合作用, 才能枝繁叶 茂 。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细节知识在职业能力发展中 的重要价值 。 这是实践思维明显不同于理论思维之 处 。 对实践而言 , 往往是一个很小的细节造成了整 个实践活动的失败 。 如本文所研究的项目课程的开 发 , 如果开发者未能很好地把握从任务中分解出知 识的技术 , 那么无论他能谈出多少关于项目课程的 理论 , 最终也免不了课程开发的失败 。 任务本位课程强调依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 容 ,它 认 为 明 确 了 一 个 岗 位 的 工 作 任 务 ,也 就 明 确 了它的职业能力 ,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 , 就 可以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 然而实际情况 很可能是 , 依据工作任务所选择的往往只是一些宏 观 的 、原 理 性 的 知 识 ,结 果 往 往 只 是 以 工 作 任 务 为 中心重组了原有的学科知识 , 职业能力并没有得到 有效培养 , 个体就业后仍然不能完整地完成一项任 务 。 何以如此 ? 我们要注意到任务本位课程的一个 细节 , 即其所理解的工作任务并非真实工作情境中 完 成 的 一 件 件 具 体 任 务 ,而 是 岗 位 的 任 务 ,它 是 对 这些具体任务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 如应用电子 技术专业 , 通过企业专家分析得到的任务领域有产 品质量 控 制 、 设 计 、 工 艺 、 检 验 文 件 的 编 制 , 元 器 件 采购 、 电子产品设计 、 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等 , 所有这 些都并非具体任务, 而只是工作过程的 “一 个 方 面 ”。 任务本位课程为什么要对工作任务进行抽象 和概括呢 ? 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具体任务是非常杂乱 的 ,如 果 不 对 之 进 行 概 括 和 疏 理 ,既 无 法 穷 尽 所 有 具体事情 , 也无法获得课程体系的结构 。 如按这种 方式进行课程设计 , 个体既会因为陷入具体琐事而
无法获得工作逻辑 , 也会因为内容庞杂而降低学习 效率 。 因此 , 采取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工作岗位的具 体事情进行疏理和概括 , 获得逻辑清晰的工作任务 结构 , 是任务本位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 。 可见 , 以工 作任务是动态变化的为理由批评任务本位课程 , 其 实并没有把握任务本位课程的深层含义 。 问题是 , 对工作岗位的具体事情任务进行抽象 和 概 括 ,在 获 得 工 作 任 务 结 构 的 同 时 ,也 使 这 种 课 程存在一个严重缺陷 , 即所选择的往往是一些概括 性知识 , 因为依据概括的工作任务所能选择出的只 能是概括性知识 。 如机械加工岗位 , 经过专家分析 后可能获得以下工作任务 :(1)分析零件图纸的结构 工艺性 ;(2)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和形状 ;(3)拟定工 艺 路 线 ;(4 ) 确 定 加 工 余 量 和 工 序 尺 寸 ;(5 ) 确 定 加 工 设 备 、 工 装 量 具 、 辅 助 工 具 ;(6 ) 确 定 切 削 用 量 和 工 时 定 额 ;(7 ) 确 定 各 工 序 技 术 要 求 和 检 验 方 法 ; (8 ) 填写工艺文件 。 这些其实都是概括的任务 , 在现 实中工人并不是分别从事所列举的这些工作任务 , 我们能够见到的是他们正在加工一个个具体零件 , 这些抽象的任务在现实中会具体化 , 并隐藏在具体 零件的加工过程中 。 倘若只是依据上述抽象的任务 选择知识 , 那么所能获得的往往只是具有普遍性的 关于机械制造的原理知识和工艺知识 。 再比如装璜 艺 术 专 业 的 企 业 形 象 策 划 与 VI 设 计 这 门 课 程 , 如 果只是围绕市场调查 、 策划提案 、 品牌命名 、 商标注 册 、基 础 识 别 设 计 、系 统 手 册 设 计 这 些 抽 象 的 工 作 任 务 选 择 课 程 内 容 ,而 不 结 合 生 产 类 企 业 、流 通 类 企业这些具体对象进一步选择更具针对性的细节 知识 , 那么个体只是获得了一些企业形象策划的方 法而已 , 离为一个具体企业进行形象策划尚有很大 差距 。 经过抽象的工作任务 , 除了难以从中分析出细 节知识 , 以至在培养个体真实职业能力方面存在障 碍 以 外 ,还 会 带 来 课 程 设 计 的 许 多 问 题 ,如 中 高 职 课程的区分 。 高职教育课程在内容层次上显然应当 高于中职课程 , 那么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这一要 求 ? 通常的方法是增加理论知识的难度 , 但它容易 被批评为本科课程的压缩 。 而当高职教育课程力图 避免本科课程压缩的陷阱 , 增强课程体系的职业性 时 ,又 往 往 容 易 与 中 职 课 程 趋 同 ,被 批 评 为 职 业 教 育不高 。 高职教育课程的高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 解决的 , 比如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更高的预期岗 位 , 以便在任务的层级上有所区分 。 但在很多情况 下 ,如 果 仅 仅 依 据 抽 象 的 工 作 任 务 ,是 难 以 进 行 这 一区分的 。 如上述所列机械加工的工作任务 , 这些 任务是无论什么级别的工人都要面对的 。 要进行这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7
教研理论 JIAOYAN
LILUN
一 区 分 ,也 必 须 把 任 务 具 体 化 ,比 如 结 合 具 体 加 工 的零件进行设计 , 因为尽管任务形式是相同的 , 如 果零件的具体加工难度不同 , 对工人的职业能力要 求将是完全不同的 。 可见 , 以任务为中心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 , 要选择出大量具有很高实践价值的细节知识 , 彻底 克服以任务为中心简单重组原有学科知识这一
够达到有效培养个体职业能力的目的 。 显然 , 任务 本位课程并没有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 。 要实现 课程开发的这一突破 , 也需要在任务本位课程的基 础 上 ,设 计 具 体 的 项 目 ,即 必 须 实 现 从 任 务 本 位 课 程到项目课程的跨越 。 因为只有以项目为载体所进 行的活动 , 才可能提供实现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的 有力纽带 。 这意味着 , 我们实现了在 “ 什么条件下 ” 思考知 识整 合 , 转 向 了 在 “ 什 么 场 合 下 ” 思 考 知 识 的 整 合 。 这是思考课程整合的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 。 前者是 从知识功能的角度进行思考 , 后者是从学习情境的 角度进行思考 。 过去我们往往认为只要围绕着工作 任务给个体描述相关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 , 然而若 我们希望把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不仅建立在知识论 基 础 上 ,而 且 建 立 在 学 习 论 基 础 上 时 ,,希 望 课 程 能 激发个体进行知识整合的学习心理机制时 , 就会发 现仅仅从知识功能的角度进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 。 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 , 当个体积极地完成具体 任 务 ( 即 项 目 ), 努 力 地 思 考 其 中 的 实 践 性 问 题 时 , 这些知识才可能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与工作任务 建立有机联系 。 ( 三 ) 如何让学习者掌握完整工作过程 任务本位课程还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 即如 何让个体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 , 形成整体的职业能 力 。 任务本位课程为了明确课程内容 , 采取了对职 业岗位的任务进行逐层分解的技术 。 这一技术在增 强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的同时 , 容易导致个体难 以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 , 从而严重阻碍职业能力的 培养 。 首先 , 它不利于形成个体完整的职业能力 。 只 会 完 成 一 个 个 割 裂 的 工 作 任 务 的 人 , 能 够 “ 做 事 ”, 却不能 “ 做成事 ”。 比如传统的计算机教学 , 教师是 围绕着一个个命令展开教学的 , 结果个体能完成局 部 命 令 的 操 作 ,但 如 果 给 个 体 一 份 手 写 稿 ,一 台 没 有 开 机 的 电 脑 ,一 台 打 印 机 ,要 他 拿 出 符 合 要 求 的 最终打印稿 , 却很可能就完不成 。 这就是任务割裂 的教学很可能导致的问题 。 它所培养的这种能力在 某些工作情境中有价值 , 比如对工作过程进行了细 致而严格分工的流水线 , 工人只要能完成其中任何 一个中间任务就行 , 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把握是管理 者的职责 。 然而随着企业组织方式的变化 , 以及大 量中小企业的存在 , 这种生产模式在现代社会已越 来越不适应 , 企业更多地需要的是能完成整个工作 过程的完整的人 。 其次 , 不利于个体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 作任务 。 工作过程本身是完整的 , 它构成一个组织
CBE 课程的严重弊端 , 就必须有一个把经过抽象的
工作任务进行回归的过程 。 实现任务回归的方法就 是加入体现任务的载体 , 这个载体就是项目 。 这是 为什么要从任务本位课程跨越到项目课程的第一 个思考维度 。 按照这一理念 , 在项目课程开发中有 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 即任务的二度确立和知识的 二度分解 。 ( 二 ) 如何形成知识的有机组织 任务本位课程强调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 课 程 内 容 的 重 要 性 ,但 是 ,以 任 务 为 中 心 选 择 的 知 识本身必然缺乏内在逻辑 , 它们之所以能被放置到 一起 , 是因为共同和某个工作任务相关 。 这样 , 任务 本位课程在解决了知识与任务的相关度问题的同 时 ,也 带 来 了 如 何 在 这 些 知 识 与 知 识 之 间 ,以 及 知 识与任务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过程 。 可以有两种策略 。 第一种策略是依据知识本身 的相关性把知识聚集到一起形成课程 。 这是许多课 程改革所采取的策略 , 但这样实质上就回归到了传 统的学科课程 , 至少它没法解决建立知识与任务的 联系这个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关键问题 。 第二个策 略便是以任务为中心组织知识 。 这应当是理想的策 略 ,然 而 这 些 知 识 要 被 凝 聚 到 一 起 ,不 仅 需 要 组 织 的中心 , 还需要组织的纽带 。 当我们希望这种联系 不仅要体现在教材中 , 更要体现在个体的认知结构 中 时 ,纽 带 的 价 值 就 更 加 重 要 ,因 为 课 程 需 要 给 个 体提供建立这一联系的心理机制 。 如果只是孤立地 以任务为中心陈述每个知识 , 那么出于工作任务完 成需要所选出的不同类型的知识 , 将因缺乏本身的 内在逻辑联系而被简单地叠加在一起 。 这种课程模 式在本质上与现有的学科课程并无实质区别 , 学习 效果却很可能远不如现有学科课程 , 因为它只是让 个体学习了一堆本不相关的零散的知识 。 这是任务 本位课程曾受到许多学者的反对的重要原因 。 因此仅仅围绕工作任务选择知识是远远不够 的 ,它 只 是 完 成 了 课 程 开 发 的 第 一 步 ,更 为 重 要 的 是必须围绕工作任务聚焦知识 , 使课程内容在与工 作任务的动态联系中形成有机整体 , 最终达到杜威 所说的 “ 粘合知识 ” 的目标 。 只有实现了这一跨越 , 职业教育才可能真正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 , 才能
8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JIAOYAN
LILUN
教研理论
严密的系统 , 其目标指向的是企业的最终产品或服 务 。 在这个系统中 , 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是完整工作 过程的一个环节 , 其意义只有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才 能获得理解 。 在这个系统中工作的每一个人 , 只有 理解了整个工作过程 , 才可能最佳地完成他所承担 的 任 务 ,也 才 可 能 最 佳 地 与 别 人 合 作 ,确 保 整 个 体 系的最佳运作 。 可见掌握完整工作过程 , 让个体从 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 对于培养适合现 代企业组织模式的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任务本 位课程只强调了围绕孤立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 , 显 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 再次 , 个体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 。 课程专家通 常 认 为 ,职 校 生 对 理 论 知 识 学 习 兴 趣 不 强 ,但 他 们 喜 欢 动 手 操 作 ;老 师 们 则 抱 怨 情 况 并 非 如 此 ,职 校 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没兴趣 , 实践也往往不喜欢 , 在 实训中很多个体不愿意动手 。 这并非课程专家错误 地估计了职校生的学习优势 , 也并非老师在捏造事 实 , 问题的关键在于给个体提供的是什么实践 。 如 果实践仅仅是缺乏目的的重复性技能训练 , 那么个 体是难以感兴趣的 , 而这也并非课程专家所理解的 实践 。 这种技能训练与纯粹学科知识的学习性质是 一样的 , 即个体不能预期到目前的学习与他所向往 的目标之间存在的高度相关性 。 因此 , 并非强调动 手操作就一定改变了学习性质 , 就一定能激发个体 的学习兴趣 。 任务本位课程围绕着孤立的任务进行 抽象的学习 , 很容易陷入这一状况 , 结果是 , 按照预 先设想所开发的课程 , 任务的驱动作用却无法发挥 出来 , 个体的个体兴趣仍然不高 。 要改变这一状况 , 课程开发中就必须有一个与 任务分解相反的过程 , 这就是要进行项目设计 , 用 以整合被分解了的工作任务 。 比如在中小型网络设 计与集成这门课程中 , 有了校园网络设计与集成 、 企业网络设计与集成、 行业网络设计与集成等项 目 ,就 可 以 把 需 求 分 析 、方 案 设 计 与 系 统 集 成 等 工 作任务有机地整合起来 。 由此可知 , 判断某块课程 内容能否成为一个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它能否产生 相对独立的工作成果 。 ( 四 ) 如何真正让学习者做起来 关于实践对于教育的价值 , 是一个无需多论证 的理论 。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动作的内化 , 这意味着 人若没有动作 , 那么他的思维将无法发育 。 杜威曾 说过 , 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 。 马克思则把劳动 放到了改造人的高度 。 劳动促进了人的进化 , 这意 味着现代人若不再劳动 , 那么他将退化 。 受过教育 的 人 多 数 都 有 这 样 的 体 会 ,教 师 讲 千 遍 、万 遍 不 如 自己做一遍 。 许多实习生反映他们实习两周学到的
知识远大于在校三年所学到的知识 。 有 必 要 重 新 思 考 “做 ”在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中 的 价 值 。 把 “ 做 ” 仅仅理解为使技能更加娴熟的途径是十 分肤浅的 :(1 ) 以 “ 做 ” 为中心组织课程 , 可以使学生 快速进入到能力生长的路径 。 纯粹知识的学习 , 学 生虽能快速积累知识 , 却始终游离于能力发展的路 径之外 ;(2 )“ 做 ” 给学生提供了直接体验知识的实 践应用的机会 , 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涵 义 , 并激发知识学习的动机 ;(3 )“ 做 ” 能有效地促进 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并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 识 ,公 共 知 识 与 个 人 知 识 ,概 念 知 识 与 经 验 知 识 以 “ 做 ” 为中心在个体认知结构中形成有机组织 , 形成 灵活适应新情境的能力 ;(4 )“ 做 ” 的成果即产品 , 是 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 可是这样一个基本的教育原理 , 在实施中却仍 然问题重重 。 老师们总是迷信系统地讲述知识的作 用 ,当 要 一 位 老 师 描 述 他 的 教 学 设 计 时 ,他 使 用 得 最多的词很可能是 “ 给个体介绍 ………”。 这种表述 反映出老师所关注的焦点 :(1)还只是讲课的内容而 不是个体 ;(2 ) 还只是让个体知道什么 , 而不是会做 什么 。 老师们可能会以做太浪费时间 , 或者个体多 , 每个个体能分配到的时间少为理由 , 否定实践教学 的价值 , 而事实上真正浪费时间的正是所谓系统的 知识讲授 。 作者在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时发现 , 在具体进行课程开发时教师对先前系统讲授过的 理论或几乎遗忘殆尽 , 或完全模糊不清 。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完成具体任务的 职业能力的教育 , 无疑应当把 “ 做 ” 变成教学的主要 形式 。 职业院校应当大幅度地压缩教室的面积 , 增 加实训中心的面积 ; 大幅度地压缩系统理论讲述的 课时 , 增加实践操作的课时 。 然而要 “ 做 ”, 必然有个 做 什 么 的 问 题 ,取 得 什 么 工 作 成 果 的 问 题 ,即 需 要 用于做的载体 。 这个看似简单的观点 , 却是目前阻 碍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障碍 。 长期的知识讲述 型 教 学 ,已 大 大 破 坏 了 教 师 自 身 的 实 践 能 力 ,尤 其 是严重破坏了他们的实践思维 , 以至只关注实践的 过程要素 ( 知识 ), 却很少关注甚至没能力关注实践 的结果要素 ( 工作成果 )。 比如机械制造课程的教师 只会让个体反复练习加工技能 、 检验课程的教师只 会反复让个体练习检验操作要领 , 却不知道用一个 现实的工作成果去引领个体的学习 。 缺乏实践教学的载体 , 甚至没有意识到载体设 计的重要意义 , 使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最终均流于 形式 , 如情境教学 、 活动教学 , 任务本位课程也同样 如此 。 任务本位课程都有一个困惑 , 即虽然课程是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组织的 , 但教学时老师往往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9
教研理论 JIAOYAN
LILUN
是围绕任务在讲知识 , 却没有围绕任务展开情境性 活动 。 课程内容的叙述方式也仍然是单方向的 、 静 态的陈述, 知识未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动态 的 、 有机的组织 。 结果是 , 经过艰辛改造的课程 , 并 没有带来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 因此 , 要彻底改 变 职 业 院 校 的 教 学 形 态 ,让 个 体 真 正 做 起 来 ,培 养 个体的工作思维 , 就必须在通过任务分析解决了学 什么的问题上 , 进一步解决如何学的问题 。 这就要 进行活动载体 , 即项目的设计 。 三 、 项目课程的内涵 论述至此 , 就可以界定项目课程的内涵了 。 当 我们进入项目课程的话语体系时 , 就会发现它并非 职业教育的专利 。 各级各类教育中都有项目课程的 身影 , 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 幼儿教育中的项 目课程体现为主题活动 , 基础教育中的项目课程体 现为研究型学习 , 高等教育中的项目课程体现为课 题研究 , 而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体现为职业的制 作活动 。 要理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 , 我们还需要第 三个维度 , 即项目课程的历史维度 。 ( 一 ) 项目课程的历史发展 项目课程可追溯到 17 和 18 世纪 , 它与自然科 学 家 的 实 验 ,法 学 家 的 案 例 研 究 ,军 事 参 谋 的 沙 盘 演习属于同一类型的课程模式 , 只是在内容上项目 课 程 不 是 经 验 的 、解 释 的 或 战 略 研 究 ,而 是 建 造 活 动 ( 即设计房屋 、 修建运动厂 , 或者制造机器 )④ 。 它 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罗马的建筑师学院 。 当时 “ 项目 ” 的含义 , 是指学院中为了培养优秀的建筑师而开展 的建筑设计竞赛 。 1671 年开始 , 巴黎的建筑师们改 变了建筑设计竞赛的规则 , 建筑设计竞赛举行的频 率也增加了 , 它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通过 “ 项目 ” 开展 学习活动 。 18 世纪末 , 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纷纷设立 了工业学校和职业学校 ,“ 项目方法 ” 也从欧洲传播 到了美 国 , 从 建 筑 衍 用 到 了 工 业 , 这 对 “ 项 目 方 法 ” 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奥法 龙 工 业 学 院 院 长 武 德 华 德 (C.M.Woodward ) 把 “ 项 目 ” 当 作 一 种 “ 综 合 练 习 ”, 使 “ 教 学 ” 成 为 “ 产 品 制 造 ”。 对项目课程进行系统理论研究与实验的是克 伯屈 。 克伯屈的项目课程是在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 , 其内涵有两个要点 :(1 ) 把项目课 程限定于问题解决领域 。 “‘ 设计 ’ 的原先意义 , 是指 个 体 自 己 计 划 、运 用 他 们 已 有 的 知 识 和 经 验 ,通 过 自己实际操作 , 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 这 是 1918 年以前美国教育界公认的 ‘设计 ’的界说 ”⑤ 。 (2 ) 以个体的自愿活动为前提 。 “1918 年 , 克伯屈在 哥伦比 亚 大 学 《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上 , 发 表 题 为 《 设 计
教学法 , 在教育过程中自愿活动的应用 》 的论文 。 他 说 :‘ 我 采 用 设 计 这 个 术 语 , 专 指 自 愿 的 活 动 , 并 且 特别注重自愿这个词 ’”⑥ 。 由于当时我国尚没有课 程 概 念 ,因 此 把 他 的 理 论 译 成 了 设 计 教 学 法 ,这 一 巧妙译法却反映了项目课程内涵在克伯屈理论中 的变化 。 克伯屈对传统的项目课程进行了改造 , 试 图 :(1 ) 用新的 、 更为广泛的定义取代传统的狭隘的 定义;(2)用有目的的行动作为项目课程的关键特征 , 从而取代建造活动 。 正如他所说 ,“…… 我所追寻的 统 一 性 的 思 想 在 ‘有 明 确 目 标 ,涉 及 整 个 身 心 的 活 动 ’ 这个概念里找到了 ”⑦ 。 项目课程经过克伯屈的 改 造 ,拥 有 了 更 为 宽 广 的 含 义 ,并 被 应 用 到 了 普 通 教育领域 。 从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开始 , 新实用主义在 美国哲学界乃至整个思想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 项目 成了中小学教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 教师们 根据课程标准设计了各种紧扣学科 ( 单学科或多学 科 ) 的项目 。 例如 , 坎贝尔 (Campbell,B. ) 的学习中心 (Learning
Center )、 阿 姆 斯 特 朗 (Armstrong,T. ) 的 Centers )、 拉 泽 尔 (Lazear,D. ) 的 Year-long Curriculum JourBerman ) 和 卡 茨 (Katz,L.G.)
活 动 中 心 (Active 全年课程机会 (The
ney )、 萨 莉·伯 曼 (Sally
等人设计的项目学习 。 1971 年 , 项目课程作为一门 “ 新型 ” 课程被列入了德国某些学校的课表中 。 分析项目课程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三个基本 结论 :(1)项目课程可作为课程体系的局部课程而存 在 , 也可以作为课程体系的主体模式而存在 。 后者 的设计难度大大高于前者 。 对职业教育中推行项目 课程的疑虑正是源于此 。 (2 ) 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 主体有目的行动的课程模式 , 这与把项目课程简单 地理解为只是突出机械的技能训练 , 认为是违背个 体发展规律的课程模式的观点完全相反 。 (3 ) 项目 课程已超越了课程领域 , 成为一种教育思想 。 因此 , 要深刻理解项目课程的本质 , 有必要深入研究其思 想。 ( 二 ) 项目课程的涵义 如上所述 , 项目课程存在不同形态 。 不同类型 的教育中项目课程涵义的不同 , 是由于项目的具体 形态不同所致 。 因此要界定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 涵 , 首先要界定职业教育中项目的特定涵义 。
1. 什么是项目
伯曼把课程中的 “ 项目 ” 划分成五种类型 : 有结 构的项目 、 与主题有关的项目 、 与体裁有关的项目 、 模板项目和开放性项目 ⑧ 。 按照这一划分 , 职业教育 课程中的 “ 项目 ” 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 , 即具有 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活动模块, 在这一活动
10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JIAOYAN
LILUN
教研理论
中 ,要 求 通 过 完 成 工 作 任 务 ,制 作 出 符 合 特 定 标 准 的产品 , 如要有一定的尺寸 、 包含特定的材料 、 能发 挥特定的功能 、 满足规定好的质量标准等 。 可见 , 与 以 课 题 、主 题 为 中 心 的 发 散 式 项 目 不 同 ,职 业 教 育 的项目是基于工作任务的 、 聚合式的 。 最难区分的概念是项目 、 任务与技能 。 首先是 项目与任务 , 这是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 因为项 目的完成往往也可看作为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 。 比 如 制 作 一 张 讲 台 ,应 当 把 它 界 定 为 一 个 项 目 ,还 是 一个任务 ? 有时的确存在一些困难 。 要注意把握的 是 , 职业教育课程中的 “ 任务 ” 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 的 学 术 概 念 ,它 不 是 指 日 常 的 具 体 任 务 ,而 是 经 过 抽象和概括后所获得的形式化过程, 如桌子的制 作 ,即 它 是 指 岗 位 的 工 作 任 务 ,而 不 是 具 体 个 体 的 工作任务 。 如不进行抽象和概括 , 就不可能依据工 作任务组织课程 。 而项目是指具体产品 、 服务或决 策 , 是职业活动中的实例 , 如烹饪专业中的糕点 、 菜 肴 , 工艺美术专业中的作品等 。 其次是项目与技能 , 其混淆是由于习惯中往往把某个技能训练称为是 一个项目 。 而严格地说 , 技能是指肢体或智力操作 , 而项目是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进行这些操作所获得 的结果 。 如市场营销专业中 , 产品调研是一个项目 , 问卷编制 、 数据统计 、 数据分析是工作任务 , 运用问 卷编制方法 、 使用统计工具是技能 。 不能把产品制作或服务提供仅仅理解为大型 的 生 产 或 服 务 项 目 ,如 生 产 一 台 整 车 ,设 计 一 个 宴 会等 。 按照这一思路开发的项目课程 , 其实就是现 有的综合实训或是毕业设计 , 以之为依据无法建立 起 真 正 的 项 目 课 程 ,更 无 法 建 立 起 “以 项 目 课 程 为 主体 ” 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 ) 要完成如此大型的 生产或服务项目 , 必然需要以大量知识和技能为条 件 , 而无法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融合到项目完成的具 体 过 程 中 ;(2 ) 项 目 过 大 , 无 法 遵 照 学 习 规 律 , 按 从 易到难的顺序设计项目系列 。 因此 , 有必要打破对 项 目 的 这 一 常 规 理 解 ,按 照 实 用 的 思 路 ,把 一 个 零 件 的 加 工 、一 个 故 障 的 排 除 、一 个 服 务 的 提 供 都 理 解为项目 。 对项目的微型化理解 , 使得开发以项目 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可能 。 当然 , 项目必须是有相对终结意义的 , 即它至少必须可以 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间产品 ( 或服务 )。 也不能把项目仅仅理解为教师从企事业单位 所承担的研究或制作项目 。 按照真实性学习理论 , 以来源于企业的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 , 当然能最大 限 度 地 发 挥 项 目 课 程 的 功 能 ,但 在 实 践 中 ,我 们 根 本不可能根据教学内容及进度的需要及时从企业 获得足够的 、 合适的项目 。 其实让每个个体都能从
事一个来自企业的项目已经相当不容易 。 因而 , 项 目不一定要求是真实的 , 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的目的 , 模拟项目也未尝不可 。
2. 项目课程的定义
项目课程既非与任务本位课程完全不同的课 程 模 式 ,也 非 一 种 课 程 模 式 的 两 种 说 法 ,而 是 任 务 本位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 其开发要以任务本文课程 为基础。 可以简单地把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定义为 “以 工 作 任 务 为 课 程 设 置 与 内 容 选 择 的 参 照 点 ,以 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 式的课程模式 ”。 这一定义包含两层涵义 , 它们在项 目课程界定中缺一不可 。 (1 ) 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 点 认清一种课程的本质 , 首先要看其设置的参照 点 。 比如学科课程 , 是以知识为参照点设置的 , 课程 划分的依据是学科边界 ; 而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 为参照点设置的 , 课程划分的依据是任务边界 。 这 是某一课程能否成为项目课程的前提, 在这一点 上 , 项目课程与任务本位课程无异 。 因此项目课程 是对任务本位课程的发展 , 而非与之相对立的课程 模式 。 这就是说 , 项目课程既不是对学科课程的教学 法改造 , 也不能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参照点设置课 程的课程模式 。 前者只是教学方法改革 , 而非课程 改革 , 因为没有改变课程的性质 。 后者是当前比较 激进的一种项目课程观 , 它认为以工作任务为参照 点 设 置 的 课 程 ,不 是 彻 底 的 项 目 课 程 ,只 是 任 务 本 位 课 程 的 翻 版 ;既 然 是 项 目 课 程 ,就 应 当 以 典 型 产 品 或 服 务 为 参 照 点 设 置 课 程 ,这 样 ,职 业 教 育 的 课 程体系就全部改革成了一个个产品或服务项目 。 这 种观点混淆了课程的目的与手段 , 其后果将是非常 严重的 。 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 , 确保了项目课 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 。 作为项目课程 内容的知识和技能应当是完全职业化的 , 是与工作 任务密切相关的 。 这一原理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 操 作起来则非常困难。 项目课程改革面临三大突破 点 ,即 课 程 结 构 的 重 组 ,新 课 程 内 容 体 系 的 开 发 和 项目体系的建构 。 在这三大突破点中 , 难度最大的 是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开发 , 许多时候教师们往往只 是在围绕着工作任务重组原有的学科知识 , 却并没 有开发出更加实用的新知识 , 甚至没有把重组的知 识形成一个体系 。 (2 ) 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 要学习方式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11
教研理论 JIAOYAN
LILUN
如果仅仅停留于第一层涵义 , 那么项目课程与 任务本位课程无异 , 使项目课程与任务本位课程明 显相区别的是第二层涵义 。 尽管项目课程是以工作 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 , 但其课程内容组织并非 围绕着一个个工作任务来进行 , 而是围绕着一个个 精心选择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进行 , 严格地说是围 绕着基于典型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来进行 。 活动是项 目课程的基本构成单位 , 而每一个活动是由若干工 作任务构成的 。 这是项目课程明显不同于任务本位 课程之处, 也是它对任务本位课程发展的关键之 处 。 因此 , 工作任务分析与项目设计是项目课程开 发的两个非常核心的环节 。 没有工作任务分析 , 项 目课程开发就不能准确把握工作岗位要求 , 课程内 容 选 择 也 就 缺 乏 依 据 ;没 有 项 目 设 计 ,这 种 课 程 就 只 是 任 务 本 位 课 程 ,也 即 能 力 本 位 课 程 ,而 不 具 备 项目课程的特征 。 只有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 , 围 绕着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进行项目设计 , 并 在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形成某种对应关系 , 才能得 到项目课程 。 要进一步阐释这一含义 , 需要建立一 个基于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分析框架 。 与普通教育课程以知识为主要构成要素不同 ,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构成要素比较复杂 , 最为基本的 有知识 、 技能 、 任务和产品 ( 或服务 )。 知识和技能是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 , 而产品 ( 或服务 ) 是完成任 务所获得的结果 。 四个构成要素 , 就有四个参照点 ; 以不同要素为参照点 , 便形成了职业教育的四种课 程模式 , 即学科课程 、 技能训练课程 、 任务本位课程 和项目课程 。 学科课程强调让个体学习系统的学科 知识 ; 技能训练课程是让个体反复练习单项技能的 课 程 ,即 俗 称 的 实 训 ;任 务 本 位 课 程 是 以 工 作 任 务 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课程 , 此即为能力 本位课程 ; 项目课程则是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 课程内容 , 让个体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 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工作过程 , 并获得相关知识和 技能的课程 。 项目是否序列化是项目课程成立的前 提, 项目以附属形式存在的课程不能称为项目课 程 。 可见 , 项目课程既不同于学科课程 , 也不同于技 能训练课程和任务本位课程 。 以上两点所针对的只是一门课程而言的 , 项目 课程还有一层含义 , 即指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 教育课程体系 。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 , 不只是要 获得几门单独的项目课程 ;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项 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 这是由职校生学习特点 与职业教育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 那么是否所有课程 都应该或者说必须是项目课程呢 ? 答案当然是否定 的 。 任何一类或一级教育的课程模式都必然是多元
的 , 这是由功能的多元化所决定的 。 对职业教育而 言 , 针对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非常娴熟的技能 , 需要开设单独的技能训练课程 ; 针对需要系统学习 的理论知识 , 也需要开设单独的学科课程 。 但是 , 项 目课程应当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 。 四 、 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 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可概括为联系论、 结构 论 、 综合论和结果论 。 其中联系论回答职业能力的 形成机制是什么 ? 这是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逻 辑起点 , 只有当我们清楚地揭开了职业能力的形成 机制 , 才能科学地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 结构论回答 该如何架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 综合论回答应当给 个体什么样的课程内容 , 结果论则回答该如何进行 项目课程的教学 。 ( 一 ) 联系论 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 首先必须回答教育学 中一个古老而又基本的问题, 即能力是如何形成 的 ? 有了知识是否就一定有能力 ? 什么样的知识才 能形成能力 ? 随着知识论与学习论的发展 , 人们对 职业能力本质及形成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 如 德国学者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论证 , 便主要是从知识 论 角 度 出 发 的 ,其 基 本 观 点 是 “忽 略 程 序 性 知 识 或 策略性知识而只重视陈述性知识将导致能力获取 的缺失 ”⑨ 。 并且强调无论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 知识, 只有在与个体经验相结合的过程中被具体 化 , 才能有利于行动能力的获取 。 这些研究无疑为 我们理解职业能力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框 架 。 既然能力是体现在行动中的 , 那么从行动结构 出发或许是理解能力本质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 在 英 文 中 , 职 业 能 力 对 应 的 词 是 “competence ”, 准 确 地 应 当 译 为 “ 任 务 胜 任 力 ”。 这 里 有 两 个关键词 , 即 “ 任务 ” 和 “ 胜任 ”。 既然 “ 任务 ” 是能力 的构成要素之一 , 那么任务本身就应当作为课程内 容 的 一 部 分 ,要 让 个 体 通 过 对 课 程 的 学 习 ,清 晰 地 知道某一职业领域的工作任务有哪些 。 当然 , 仅仅 知道有哪些工作任务 , 还不能表明个体就具备了相 应的职业能力 ,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技术原理 、 工 作 方 法 、工 作 技 能 与 工 作 任 务 之 间 ,以 及 工 作 任 务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起联系 , 并且这些联系能够 随着工作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 。 因此 , 可以把职 业能力的本质概括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 。 按照 这 一 原 理 ,只 有 在 具 体 工 作 情 境 中 ,引 导 个 体 努 力 建构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 , 才能有效地培养个体 的职业能力 。 现代职业教育的复杂性源于技术在工作体系 中的应用 。 与古代经验技术不同 , 现代理论技术的
12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发明在很大程度上应用了科学研究的成果 。 比如没 有航天学 , 很难想象宇宙飞船能够上天 。 科学研究 为技术可能性提供了巨大空间 , 使我们获得了大量 以往难以想象的技术 , 与此同时也给职业教育课程 带来了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 即如何处理 “ 任务 ” 与 “ 技术 ” 之间的关系 。 应当看到 , 技术的应用使得工 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复杂性大大提高 。 也就是说 , 技术所改变的不仅是工作方法 , 也包括工作任务本 身 。 事实上 , 工作任务的形成除了受劳动分工与劳 动组织等因素影响外 , 技术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 工作任务的演进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 从这 个角度看 , 技术与工作任务是不可分离的 。 但是工 作体系中的技术并非抽象的 , 而是被职业化了的 。 技 术 的 “职 业 化 ”既 可 以 理 解 为 技 术 对 工 作 内 容 和 工作方法的改造 , 更应当理解为技术的任务化 。 即 工作过程中的技术已转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工作 任务 。 这意味着在技术理论化背景下 ,“ 联系 ” 作为 能力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 所改变的是与任务相 联系的具体知识内容从过去的经验知识更多地转 向了理论知识 , 同时联系的过程也更加动态与不确 定。 因此 , 在以理论技术为手段的工作体系中 , 职 业能力的本质仍然可表述为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 的联系 。 能进行这些复杂联系的人 , 才可称为能胜 任工作任务的人 , 也才可称为具有职业能力的人 。 可见 , 职业能力的形成并非仅仅取决于获得了大量 理论知识 , 如果这些知识是在与工作任务相脱离的 条 件 下 获 得 的 ,那 么 仅 仅 是 些 静 态 的 知 识 ,它 们 是 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的 。 这就是有知识无智慧 现象形成的具体机制 。 从职业能力形成的机制看 , 联系的清晰与动态程度远比知识的数量重要得多 。 事实上 , 专家与新手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的量 , 情 况往往是专家的知识量还不如新手 , 但是专家的知 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比新手要复杂得多 。 因此要有效地培养个体的职业能力 , 就必须明 确地把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课程 内容 。 学科课程虽然强调了个体对知识的学习 , 但 这些知识由于是在与任务相剥离的条件下学习的 , 因而个体并不能建构其工作意义 , 从而不能有效地 培养个体的职业能力 。 当然 , 由于理论技术的应用 , 联系的具体内容发生了变化 , 个体有必要在掌握工 作任务及其与知识的联系的同时 , 理解相关的技术 原理 , 但正如劳耐尔所说 :“ 与系统工作任务关联的 专业知识只是新手发展到专家的手段 , 只有最终在 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系统的专业知识 , 才可能达 到专家的技术水平 ” 。
⑩
与任务的联系的建立呢 ?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强调先 储备知识 , 而设想把知识与任务联结关系的形成放
到个体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完成 , 这一过程被称为 动 , 形成职业能力 。 问题是 ,“ 应用 ” 是简单的线性演
“ 知 识 的 应 用 ”, 即 通 过 应 用 知 识 来 产 生 实 践 和 行 绎过程 , 还是复杂的结构转换 ? 应用的心理机制是
什么 ? 为什么会有高分低能现象的存在 ? 如果应用 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结构转换过程 , 那么课程就不能 仅仅给予个体知识 , 而是有必要按照工作过程中知
识的表征方式来给予这些知识 。 遗憾的是 , 以往的
学习理论极少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应用 ” 的 心理机制一直是学习理论研究的空白。 事实恰恰 是 , 工作过程中知识的表征方式与纯粹知识的表征 方式是有结构性差异的 ,“ 应用 ” 实质上是打破知识 的内在关系结构 , 重构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结构的 知识的工作结构表征方式 。 过程 , 见图 1 。 图 1 中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结构即
图1
是个简单的演绎过程 , 也并非知识的简单移植 , 而 是 同 时 伴 随 着 知 识 性 质 的 变 化 ,即 从 原 来 具 有 “普 通性 ” 的知识变为具有 “ 职业性 ” 的知识 。 这好比钢 虽然其物质成分仍然是钢铁 , 但其性质与功能已发
铁厂生产的钢材 , 当用到汽车厂制成各种零件时 , 生了根本转变 。 这就要求在职业教育课程中 , 打破
以往仅仅关注 “ 知识点 ” 的观念 , 引入结构观念 。 要 充分意识到 , 为了有效地培养个体的职业能力 , 职 业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个体获得哪些工作知识 , 更 要关注个体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 。 课程结构 是影响个体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 。 正如萨曲威 尔所 说 :“ 专 家 的 领 域 知 识 越 多 , 组 织 得 越 好 , 越 能 理解技术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 所获得的问题解决能
輯 輥 力也越强 ”訛 。
? ? ? ? ? ? ? ? ? ? ? ? ? ? ? ?
JIAOYAN LILUN
教研理论
那么该如何设计课程 , 以最为有效地促进知识
知识
知识 B
行动
行动 B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C
知识 D
行动 C
行动 D
从知识的内在关系结构到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结构
这意味着 , 学科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并非
教师们受职业习惯的影响 , 总是对课程结构的 重要性评价过低 , 往往比较关注课程中的知识 、 技 能这些具体内容 , 认为个体只要获得了这些知识和 技能 , 便会具备能力 , 因而并不重视课程结构设计 。 但事实上 , 知识的组织方式往往比知识本身更为重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 二 ) 结构论
13
教研理论 JIAOYAN
LILUN
要 , 因为正是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应用知识 。 如果 把人的能力比喻为对外的功能 , 那么按照结构功能 主义的观点 , 结构是决定功能的最为重要的变量 。 对课程结构的关注源于认知结构理论的进展 。 奥苏 贝尔是最早发现认知结构对学习存在重要影响并 对 之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 的 心 理 学 家,他 认 为 “一 旦 获 得了这种知识 ( 认知结构 ), 它本身便成为影响学习 者获得同一领域内的更新的知识的那种能力的最
訛 輰 重要的自变量 ”輥 。
“ 可知性 ” 的同时 , 也带来了课程内容的零碎性问 题 。 过于零碎的课程内容 ,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非常不利 。 这其实就是许多人不愿意 , 或者说不敢 接受能力本位课程的重要原因 。 项目课程认为 , 整体地学习工作过程对职业能 力培养来说非常重要 :(1)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工作 过程的能力 。 尽管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 , 可以获 得所对应职业岗位的相对稳定的工作任务 , 特定的 职业岗位也确实有比较严格的岗位职责规定 , 但实 际的工作过程是灵活多变的 , 它需要工作者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地设计工作过程 , 尤其要统筹安排 、 协 调工作过程 。 这是个体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 。 这种 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过于零碎的工作任务所无法 获得的 , 只有整体地对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才可能达 到这一目标 。(2 ) 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兴趣 。 把一 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割裂开来 , 让学生零碎地进行学 习 , 使得学生难以体验到每一个局部工作任务的终 极意义 , 即获得最终工作成果 。 这会严重影响到学 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与孤立的工作任务相 比 , 个体显然对能获得具体结果的完整工作过程更 感兴趣 。 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 要针对工作任务分析 有 一 个 回 归 过 程 ,以 打 破 任 务 之 间 的 界 线 ,突 出 任 务之间的联系 , 让个体完整地学习工作过程 。 这就 需要有一个能给零碎的工作任务提供联结的载体 , 这个载体就是项目 。 比如中小型网络设计与集成这 门 课 程 ,只 有 依 托 企 业 网 、校 园 网 与 行 业 网 这 些 具 体项目 , 才可能实现需求分析 、 方案设计 、 系统集成 等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结 。 综合论意味着 , 我们可能 会认为项目课程是适合学科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的 课程模式 , 实施项目课程模式是因为学生的学科成 绩越来越差而不得已如此 , 但事实上项目课程对学 生能力有着更高要求 。 可 见 ,如 果 只 有 前 面 两 个 理 论 ,那 么 所 开 发 出 来的课程只是任务本位课程 , 其主要特征是围绕着 一个个孤立的工作任务让个体学习相关知识 、 技能 和态度。 这种课程模式尽管与工作岗位已非常贴 近 , 但它容易使个体的注意力局限于一个个具体工 作 任 务 ,而 无 法 获 得 这 些 任 务 之 间 的 联 系 ;通 过 学 习这种课程 , 个体可能能够熟练完成其中一些工作 任 务 ,却 往 往 不 能 顺 利 地 完 成 整 个 工 作 过 程 ,制 作 ( 提供 ) 不出一个完整的产品 ( 服务 )。 要避免任务本 位课程的这些问题 , 就必须引入综合论 。 综合论是 项目课程所独有的首个特征 。 ( 四 ) 结果论 结果是人类任何有目的行动的基本构成要素 。 行 动 由 三 个 基 本 要 素 构 成 ,即 行 为 活 动 、行 动 对 象
事实上 , 和新手相比熟手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 的量, 对某些专业知识的掌握熟手可能还不如新 手, 但熟手的知识表征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的 ,处 于 其 意 识 焦 点 的 是 工 作 任 务 ,与 之 相 关 的 知 识则以背景的方式存在着 , 其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 构成一种动态的因果促成关系 , 推动着主体的选择 和行动 。 新手的知识则是脱离工作任务 , 按照知识 之间的关系而被表征的 。 尽管这种表征方式因突出 知识的内在关系而易于进行理论思维 , 却缺乏生成 实践的功能 。 如斯克莱本纳的牛奶品种回忆实验发 现 ,“ 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子系统中 , 比如牛奶厂 , 共 同知识在不同群体中也呈现出不同结构 , 这种差异 与不同群体所从事的活动紧密相关。 研究结果表 明 , 不同的工作任务给人们提供了学习这些产品的
輱 輥 这些研究为项目课程开发突出 不同方面的机会 ”訛 。
结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可见 , 个体不仅要学习知识 , 更要学习结构 。 教 师对学生的教育 , 不仅体现在给了学生什么知识 ,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编排方式 , 教材中内容的组 织 方 式 ,以 及 教 师 的 教 学 顺 序 ,对 学 生 来 说 都 是 比 知识更为重要的教育 , 它们使学生在默会中获得了 知识更为合理的组织方式 , 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 。 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至少包含三层涵义 :(1)体系结构 , 指某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之间的组合关系 , 即按 照什么样的逻辑设置课程 ;(2 ) 内容结构 , 指一门课 程内部知识的组织方式 ;(3 ) 教学顺序 , 指教师按照 什么样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 。 项目课程要求职业教 育课程在这三个层面都要按照工作逻辑 , 采取结构 思维进行设计 。 ( 三 ) 综合论 如上所述 ,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特征的重要表 现之一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强。 要解决这一问 题 ,停 留 于 原 则 性 的 论 述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必 须 采 取 一种细致的分析方法 , 即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法 , 旨在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所对应的职 业 能 力 的 细 致 分 析 ,在 微 观 层 面 实 现 工 作 任 务 (岗 位要素 ) 与职业能力 ( 课程要素 ) 的对接 。 这种细致 的分析方法, 在提高了课程开发者对课程内容的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14
JIAOYAN
LILUN
教研理论
与行动结果 。 行动结果既是主体追求的目标 , 也是 行为活动必然导致的产物 。 结果对于主体的价值使 得行为活动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活动 。 没有结果的 行为活动只是机械的动作 , 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了 的行动 。 对工作领域来说 , 行为活动的结果表现为 工作成果 , 如制造出来的零件 、 排除了的故障 、 所提 供的服务等 。 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对主体有意义的教育 , 内 在地激发主体对活动的参与 , 必须使教学变成能产 生显性工作成果的活动。 脱离任务学习知识和技 能 ,没 有 明 确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目 的 ;脱 离 产 品 (结 果 ) 学 习 任 务 ,没 有 凸 显 任 务 对 主 体 的 意 义 ,他 们 都 容 易导致学生厌学 。 很多教师描述的这种现象 , 即职 校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 , 对实践同样不感兴趣的 现象 , 这是因为现有的学校实践主要是抽象的技能 训练 , 即没有结果的实践 。 学生只是被要求反复地 做 , 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工作成果 。 要在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联系 , 并让个体 掌 握 整 个 工 作 过 程 ,发 展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必 须 把 实 践理解为在特定工作情境中进行的活动 。 只有特定 目标引导下的职业活动才具备 “ 联系 ” 建立的功能 。 因此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 活动 , 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最终都要指向让个体获得 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 这就是所谓的结 果论 , 即用对结果的追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这是项目课程另一条重要而富有特色的原理 。 现有的教学当然并非没有结果 , 然而这种结果 只 是 学 习 的 结 果 ,比 如 获 得 一 个 分 数 ,或 是 一 张 证 书 , 教师却往往忽视了作为工作的结果的重要性 。 由于远离真实的工作过程 , 教师们难以理解工作的 真正含义 。 通过体验自己受教育的经历 , 或者观察 他人的教学活动 , 教师们往往获得了一种非常流行 却错误的教育观念 , 即教育就是让学生积累日后需 要的知识和技能 。 关注结果与关注知识 、 技能是企 业员工思维与教师思维最显著的区别 。 教师们总是 能阐述许多道理 , 却不能清晰地指出明确的工作成 果 。 这样就把知识 、 技能与应用这些知识 、 技能可以 获得的结果割裂开来了 。 这是一种异化了的教育 。 以结果为驱动 , 从功能的角度看可以有效地激 发职业学校个体的学习动机 , 因为任何学习都是需 要用 “ 结果 ” 来强化的 , 而现实产品是很有力的强化 物 。 从 理 论 的 角 度 看 这 意 味 着 “实 践 观 ”的 重 要 转 变 。 传统的实践观把实践仅仅理解为技能的反复训 练 ,或 是 孤 立 的 工 作 任 务 的 学 习 ,从 而 把 过 程 与 结 果割裂开来了 。 个体在课堂上的学习与行动的结果 无关 , 他们所能体验到的仅仅是动作的不断重复 , 却无法体验到行动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 项目课程的
实践观则把实践理解成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 , 并 认为实践只有指向产品获得才具有意义 , 才能达到 激发个体学习动机 , 发展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 从以上对三大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分析可以 看出 , 项目课程是有着深刻内涵的课程模式 。 它通 过采取课程与教学一体化设计的思路 , 成功克服了 任务本位课程遗留的问题 , 具备了彻底解构学科课 程的功能 。 当然 , 理论阐述不能等同于现实操作 。 要 成 功 实 施 项 目 课 程 ,除 了 要 深 入 理 解 其 内 容 ,还 必 须认真设计项目课程的开发技术 。 这是另一个重要 研究课题 。 注释 :
① 中华职业教育社编 . 黄炎培教育文选 [M]. 上海 : 上 海 教
育出版社 1985 年版 , 第 59 页 .
② 萧 今 , 黎 万 红 主 编 . 发 展 经 济 中 的 教 育 与 职 业 [M ]. 天
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版 , 第 8 页 .
③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 改 革 办 公 室 编 . 上 海 市
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教学标准 .
④ Knoll, M. The Project Method: Its Vocational Education Origi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1997, 34: 3. ⑤⑥ 瞿葆奎 , 丁证 霖 . “ 设 计 教 学 法 ” 在 中 国 [J] , 载 瞿 葆 奎
主 编 :《 教 学 ( 上 册 )》, 北 京 :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1988 年 版 , 第
[J]. Journal of
335 页 .
—— 教育漫谈 [M]. 北 京 : 人 民 ⑦ 克伯屈著 . 教学方法原理 — 教育出版社 1991 版 , 第 330 页 .
⑧ 夏惠贤著 . 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 [M]. 上 海 : 上 海
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 第 82 页 .
⑨ Reetz, L.: Handlung, Wissen und Kompetenz als strukturbildende Merkmal von Lernfeldern, In Bader, R./ Sloane, P.F.E. (Hrsg): Lernen in Lernfeld, Eusl -Verlag, Markt Schwaben 2000, S.141-150. ⑩ Rauner, F.: Berufliche Kompetenzentwicklung -vom Novizen zum Experten. In: Dehnbostel, P./Elsholz, J./Meister, J./Meyer -Menk, J.: Vernetzte Kompetenzentwichklung: Alternative Positionen zur Weiterbildung. Berlin: edition sigma. 2002, P.117. 輥 輯 訛 Satchwell, R. E..Using Functional Flow Diagrams to Enhance Technical Systems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Indt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1996, Vol.34, No.2.
—— 认知观点 [M]. 北 京 : 人 訛 奥苏贝尔等著 . 教育心理学 — 輰 輥 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 第 199 页 .
輥 輱 訛 Scribner, S.Knowledge at Work. In Robert McCormick & Carrie Paechter (ed.)Knowledge and Learning,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 Great Britain. 1999.
本 文 系 全 国 教 育 科 学 “十 五 ”规 划 青 年 专 项 课 题 “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 研究 ” 成果之一 , 课题批准号为 EJA050218
《 职教论坛 》2008 年 10 月 ( 下 )
15
本文关键词: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3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