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模式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与创新
[Abstract]:Curriculum integration is a new problem in pathogen biology teaching.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clas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s extended to extracurricular, the time and spa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e expanded, and the shortage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effectively supplemente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ourse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the concrete practical schem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in the teaching of pathogen biology in clinical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作者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吉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基金】:吉林医药学院2014年教学改革重点课题(No.2014016)
【分类号】:G434;R-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王新国;秦智伟;张永强;;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6期
3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4 王红英;马海梅;马秀敏;张蓓;陈锋;;病案教学法在细菌学各论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1期
5 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1期
6 封少龙;曹朝晖;胡小波;龙石银;;讨论式教学法在卫生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7期
7 梁裕芬;韦俊彬;陈海英;周德喜;甘昕艳;;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9期
8 王丽梅;姜泓;;慕课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德辉;;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反思[J];大学教育;2013年12期
2 杨辉;;小议微课[J];时代教育;2013年14期
3 刘慧霞;马建伟;闫秀英;闫长虹;;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年04期
4 陈绯;王志有;陈林;周袭非;徐洪波;李莉香;王涛;王月;;“缓冲溶液”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康红娜;冯军;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4期
6 黄安心;;适应开放学习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运营模式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张明昕;;微课与翻转课堂浅谈[J];大学教育;2013年23期
8 郝付军;焦胜军;张修身;;微课在《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中的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9 丁环来;;用户体验角度分析中小学微课堂平台设计与搭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3期
10 刘梅;;浅谈“微课”及其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林莹;刘景夏;张兆东;胡冰新;王娜;;“零输入响应”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杨修;倪轶兰;;西部高校数字化建筑设计与模拟分析课程教学探讨[A];数字建构文化——2015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王静;先德海;;系统解剖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A];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李德伟;王媛媛;任恩发;;浅析数字化学习带来解剖实验教学改革、挑战与应对[A];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5 梁辉;;“微课”该如何走进中职教育的课堂[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6 卫玉;金慧;;高校公共计算机微课程设计与开发[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雪;;《基础日语》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雪营;河北省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
2 胡洁婷;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洁;基于微课程的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卉;基于微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吴玉莲;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希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张艳艳;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10 王晓丽;TPACK框架下体育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3 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年04期
4 周德喜;梁裕芬;;数码互动网络教学系统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张俊飞;;“微课”一种新的教学形态[J];福建电脑;2014年01期
7 陈颖;陈献辉;;对MOOC教学的探讨[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年04期
9 宋专茂;;慕课何以致高校教学方法革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04期
10 张佩;卢颖;吴学敏;;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飞骏;吴移谋;曾铁兵;余敏君;;浅谈现代科技革命对病原生物学研究的影响和推动[J];医学教育探索;2009年09期
2 李波清;周秀芝;李娜;耿丽;乔媛媛;;以临床医学观念为基础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4期
3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稿约[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5期
4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稿约[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12期
5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稿约[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2期
6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稿约[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1期
7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稿约[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11期
8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稿约[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2期
9 高艳萍;病原生物学课程设置现状及改革思路[J];护理研究;2001年06期
10 王少华;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在我国病原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宋文剑;;关于《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重组的探讨[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2 蔡锐;卢芳国;李珊;申可佳;;中医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考[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卢芳国;谢雪娇;杨胜辉;;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教书育人[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陶方方;何一中;邵铁娟;;关于编写十二五规划教材《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过程中的思考[A];2012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A];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牦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平梅;夏惠丽;叶春香;程秀兰;;乡村医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材的构建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齐亚银;剡根强;张再清;王静梅;;牛源豕链球菌的某些病原生物学特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董少校;“教学的本义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肖鑫 陈玉玺 侯静;为人才搭建“天梯”[N];科技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姜莹莹;臭虫卷土重来入侵纽约[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海琳;《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93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9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