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19:01

  本文关键词: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课的产生提供了大的环境背景。自微课进入我国教育领域以来,以其独有的教育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学者投入到对微课的研究工作中。但微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教育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小学教学应用层面上,一线教师在开发与应用微课时还面临很多困惑。本研究以发现我国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目的,基于当前我国小学教学实际进行研究,与其他研究相比提出的问题及对策更具针对性。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研究微课的有关文献,在掌握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对一线小学教师在微课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发现小学微课在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着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微课、设计制作微课较困难、不能高效利用微课等问题。为帮助教师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对策,首先提出了“微课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用多媒体形式加以呈现,由课程实施者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开发而成、用以辅助教学、具有主导地位、应用形式广泛、目的性强等特点的学习资源包”这一基于小学教学应用层面的微课概念,并从微课与微课程的关系、微课与微视频的关系及微课特征方面澄清教师对微课的模糊认识;然后总结了微课开发前的设计流程,对微视频制作原则做以规范,并根据当前我国小学教学实际提出了三种微课应用策略;最后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将研究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应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为教师采用对策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本研究从资源、环境、模式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小学微课设计、开发及应用过程,希望能为教师设计、制作、应用微课提供指导,为解决我国小学微课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推动微课在我国小学教学应用中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 小学 微课教学 开发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问题的提出11-13
  • 1.1.1 微课产生的背景11
  • 1.1.2 选题来源11-12
  • 1.1.3 研究目的12
  • 1.1.4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综述13-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3 理论基础18-19
  • 1.3.1 自主学习理论18
  • 1.3.2 最近发展区理论18-19
  • 1.3.3 认知负荷理论19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过程19-22
  • 1.4.1 主要内容19-20
  • 1.4.2 研究方法20
  • 1.4.3 研究过程20-22
  • 第2章 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现状与问题22-30
  • 2.1 调查概述22-24
  • 2.1.1 调查目的22-23
  • 2.1.2 调查对象23-24
  • 2.1.3 调查时间与方法24
  • 2.2 基本现状24-27
  • 2.2.1 教师对微课认识理解现状25
  • 2.2.2 教师设计制作微课现状25-27
  • 2.2.3 教师使用微课情况27
  • 2.2.4 教师提出的需求建议27
  • 2.3 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中的问题分析27-30
  • 2.3.1 教师对微课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28
  • 2.3.2 教师设计制作微课困难重重28-29
  • 2.3.3 教师不能合理选取微课的应用策略29-30
  • 第3章 问题解决的基本对策30-40
  • 3.1 澄清微课内涵的模糊认识30-32
  • 3.1.1 小学教学应用层面的微课概念30
  • 3.1.2 微课与微课程概念辨析30-31
  • 3.1.3 微课与微视频的关系31
  • 3.1.4 小学教学应用层面的微课特征31-32
  • 3.2 梳理微课开发前的设计流程32-35
  • 3.2.1 前期分析33-34
  • 3.2.2 策略设计34
  • 3.2.3 教学评价34-35
  • 3.3 规范微视频制作原则35-37
  • 3.3.1 内容为主,技术为辅原则35
  • 3.3.2 设计制作应用一体化原则35-36
  • 3.3.3 短时性原则36
  • 3.3.4 贴近性原则36-37
  • 3.3.5 核心性原则37
  • 3.4 科学选择具体的运用策略37-40
  • 3.4.1 微课作为课前预习内容使用38
  • 3.4.2 微课作为课堂讲授内容使用38-39
  • 3.4.3 微课作为课后复习内容使用39-40
  • 第4章 问题解决对策的应用案例40-53
  • 4.1 微课设计40-43
  • 4.1.1 前期分析40-41
  • 4.1.2 策略设计41-42
  • 4.1.3 评价设计42-43
  • 4.2 微课制作43-49
  • 4.2.1 微教案的设计43-44
  • 4.2.2 微课件的选取44-45
  • 4.2.3 解说词的撰写45-46
  • 4.2.4 微视频的录制46-48
  • 4.2.5 微练习的设计48-49
  • 4.3 课程实施49-51
  • 4.3.1 微课的呈现49
  • 4.3.2 学生的活动49
  • 4.3.3 教师的活动49-50
  • 4.3.4 课堂教学过程50-51
  • 4.4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51-53
  • 4.4.1 从学习者学习角度进行评价51
  • 4.4.2 从教师授课角度进行评价51-53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3-55
  • 5.1 研究结论53
  • 5.2 局限与不足53-54
  • 5.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54-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 1: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57-59
  • 附录 2:访谈提纲59-60
  • 附录 3:访谈提纲60-61
  • 致谢6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晓春;远程自主学习指导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6期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唐剑岚;周莹;;认知负荷理论及其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尹达;;对“翻转课堂”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02期

5 程岚;肖贵桥;王英;朱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井恒;;“微课”热效应后的冷思考——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4年01期

7 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8 江嘉e

本文编号:254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4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