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分析——以中职《AutoCAD制图》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0-03-05 09:33
【摘要】:以中职《Auto CAD制图》课程为例,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流程,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运用过程评价量规工具、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双向细目表、双向评等量表模型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考核成绩、学习态度与满意度以及学习反馈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促进师生交互、提高学习成绩,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孟召坤;张杭;;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静;;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李任峰;田香勤;王三虎;;多媒体技术在动物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王蕾;郑霞;平静;;Blended Learning理论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汪材印;张家喜;;混合式学习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舒伟权;;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设计与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2年04期

6 张果;;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哲;白静;;网络课程设计的组织模型与发展方向[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刘春荣;刘宝艳;冯u&中;;网络教学平台中交互模块的分析与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纪红;郭公民;;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的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10 张晓星;张晓畅;;学校教育中运用混合学习模式进行公民教育[J];才智;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杰;;数控专业课程中的项目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2 谢思明;沈丽佳;谢立群;;在《口腔病理学》教学中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岳江红;白丽媛;焦婧;陈瑛;;面向多校区的网络教学探索与实践[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克东;;多媒体著作工具与多媒体CAI系统的开发[A];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柯德泉;;试论网络教学环境中人机界面的设计和网络教育的教学策略[A];计算机与教育:迎接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C];1999年

6 王续迪;;混合式学习在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呈领;程明凤;;基于SNS的混合式学习活动案例设计[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许芹;;中国在线课程中混合学习的关注度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李梁;;“慕课”视域下高校课堂教学转型之思[A];计算机与教育:实践、创新、未来——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张力;章国英;;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池珠;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玲玲;基于Moodle平台的通用技术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晓东;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敏;多媒体辅助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曲莲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铁华;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辅助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萌;以绩效技术为导向的企业E-Training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惠连晓;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5 王萍;;教育微博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6 周云;;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7 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8 曹宇;;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构建SNS协作学习平台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年04期

10 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祯;齐文鑫;;提高混合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2 玉淑美;陆美玉;;混合学习的概念、层次及其应用[J];软件导刊;2007年14期

3 胡志金;;论混合学习设计的适配原则和定位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3期

4 ;新学习理念和方法以及新技术对e-Learning未来的影响[J];石油教育;2009年04期

5 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5期

6 安玲;;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J];发展;2011年04期

7 陈妮;;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混合学习的特征分析和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1期

8 姜婷婷;;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学习成效研究现状探析[J];大学教育;2013年13期

9 李杰;李楠;;混合学习模式与信息传递通道研究初探——兼评“冰果英语智能作文评阅系统”[J];科技视界;2013年16期

10 俞显;张文兰;;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熊珍珍;邹琳琳;;基于多Agent技术的混合学习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高卓;王少梅;;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浦丽华;;《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突破点——混合学习法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思增;混合学习在高中《技术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广圣;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钦;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型网络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锡江;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培训教育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颖;混合学习在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传南;基于混合学习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薛国强;基于混合学习的初中“研究性学习”课设计与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8 孙枫;普通高中混合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宪月;大学生混合学习需求分析及支持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雒亮;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4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84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