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与21世纪培养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和发展趋向相适应,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工作必须贴合实际与发展需求,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而中职学生往往年龄较小,思想不够成熟,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更容易令学生丧失兴趣与学习劲头,影响了德育目标的达成。以往中职教师都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被动的吸收知识,不仅仅使学生缺乏自学以及主动探索的能力,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德育课程进度的进行和展开。在全新的技术环境以及网络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便捷不仅仅为德育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丰富的教育手段,同时,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也为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网络环境以及网络技术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和探索,只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并利用网络优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实现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学。本文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培养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向以及学习特点,将网络技术的优势应用于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来提升德育教学的效率,加快育人成才的步伐。首先本文对于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陈述,并对研究目的以及意义进行论证;其次,对于网络环境的优势和机遇以及网络与德育的结合做出了探讨,通过对德育现状进行的调查,对网络德育可行性进行分析;再次,通过QQ群、微信等手段开展网络德育与交流进行了探讨和实际模拟的设计,并对实际操作予以展开;最后,通过课程的开展以及结果的反馈,通过试验结果的比对而证明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课教学能得到顺利展开并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德育不仅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网络环境 德育教学 中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G7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的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内涵13
- 1.2.2 国内外网络技术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13-15
- 1.3 研究主要内容15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8
- 1.4.1 研究方法15-16
- 1.4.2 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18-21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8
- 2.1.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18
- 2.1.2 网络环境18
- 2.2 教学的理论基础18-21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8-19
- 2.2.2 情景学习理论19
- 2.2.3 青少年职业生涯发展理论19-21
- 第3章 德育教学现状调查21-28
- 3.1 问卷调查21-23
- 3.1.1 学生情况调查方面21-23
- 3.1.2 教师情况调查方面23
- 3.2 问题分析23-24
- 3.3 原因分析24-28
- 3.3.1 内部不足24-26
- 3.3.2 外部缺失26-28
- 第4章 网络环境德育课的教学设计28-33
- 4.1 网络环境下德育课教学的优势28-29
- 4.1.1 资源丰富性与共享性28
- 4.1.2 交互性28
- 4.1.3 虚拟性28
- 4.1.4 环境随意性与开放性28-29
- 4.1.5 自主性29
- 4.2 教学设计原则29-33
- 4.2.1 以学生为中心制定个性化方案29-30
- 4.2.2 从网络环境出发营造自主性教学30
- 4.2.3 坚持互动和双向原则设计探究性课堂30-31
- 4.2.4 坚持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1-33
- 第5章 网络环境德育课教学案例分析33-46
- 5.1 网络德育课的教学设计33-41
- 5.1.1 依托学校网站建立中职德育主题板块33-34
- 5.1.2 利用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共享德育课程34
- 5.1.3 成立网络德育教师小组34-35
- 5.1.4 网络德育课的教学策略设计35-36
- 5.1.5 网络德育教学的过程设计36
- 5.1.6 网络德育课的实践案例36-39
- 5.1.7 网络德育活动课实例39-41
- 5.2 网络德育课程评价模式改革41-42
- 5.3 教学效果分析42-46
- 5.3.1 实验班获奖情况42
- 5.3.2 实验班师生德育素质得到提高42-43
- 5.3.3 教师评价43
- 5.3.4 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增强43
- 5.3.5 家长和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43-44
- 5.3.6 实验对比分析44-46
- 第6章 结语46-48
- 6.1 研究结论46-47
- 6.2 研究不足47
- 6.3 研究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怡;如何在德育课教学中贯穿美的教育[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郑彩莲;论如何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余绍标;;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J];南方论刊;2001年05期
4 李文娟;差异定位 科学施教──德育课教学新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7期
5 俞华;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尝试[J];职教通讯;2002年06期
6 孟晓乐;关于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06期
7 陈友放;;将“师问生”改为“生问生”的尝试——德育课教学改革点滴[J];交通职业教育;2002年06期
8 于淑荣;;在德育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9 杨克洲;德育课教学艺术的几点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1期
10 金日坚;德育课教学中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雪桥;;怎样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王冠智;;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的“三步曲”[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冠智;;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的“三步曲”[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芙晨;;坚持贴近四个实际 创新德育课教学路子[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5 周凤;;四段九环教学模式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程静;;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会学与学会[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王壮;;职业中专德育课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究[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滕云;;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育人实效性[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杨昱;运用多元评价提高职专德育课教学质量[N];天津教育报;2013年
2 丁伟;我国改进中小学德育课教学[N];人民日报;2004年
3 大阪;日进行中小学德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四川省交通运输学校 王晓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四川科技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江南;坚持职业高中德育课教学“三贴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何李媛;视频媒体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露露;中职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熊红红;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探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锋;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伟;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丽丽;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渗透身心健康教育之探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朱学粉;职业高中德育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5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