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34
【图文】:
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曰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意义1.有效缓解高校扩招带来的师资紧张状况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出了“高校扩招”的重大发展战略调整,从此一直稳步发展的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迈入快车道川。几年的实践证明,扩招完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并满足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图1为1982年一
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曰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意义1.有效缓解高校扩招带来的师资紧张状况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出了“高校扩招”的重大发展战略调整,从此一直稳步发展的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迈入快车道川。几年的实践证明,扩招完全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并满足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图1为1982年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其信,韩晓玲,孟祥增;高师院校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与教材建设的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张西宁;;开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9期
3 张丽娟;;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赛花;;高师院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李俊华;大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质量[J];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6 陈建新;胡中亚;;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李晓红;;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张炳林;杨改学;;对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思考——基于CETS的公共课内容规范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6期
9 秦丹;李远航;;基于多维知识结构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内容体系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娟;;对师范生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忠元;焦景林;;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张荣;孔丽云;安宁;;高校普及音乐公共课的可行性对策与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行恭宝;;高师院校改革应以培养创造型教师为核心[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4 赵树魁;关艳琴;;高师院校直面基础教育新课改挑战的对策探析[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李静;张彩霞;;我国高师院校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王玉兰;徐鑫成;郭向阳;;我国高师院校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学好;;试析高师院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构建的思路与改革走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徐德平;;地方高师院校跨省对等招生的实践与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9 张海林;武自芳;张良祖;;研究生公共课“微机控制系统及应用”教学与实验改革探讨[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海林;武自芳;张良祖;;研究生公共课“微机控制系统及应用”教学与实验改革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温红彦;成人高考只考公共课[N];人民日报;2005年
2 绵阳师范学院 张继华 张惠;西部高师院校发展亟须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08年
3 刘静茹;创新高师院校办学服务机制[N];吉林日报;2010年
4 记者 陈帆波;东北师大建全国首家教育人才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记者 金姝;四万毕业生与千余单位面对面[N];吉林日报;2008年
6 钟秉林;高师院校是教师教育创新的主体[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于忠宁;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公共课[N];工人日报;2008年
8 李桂茹;公共课如何摆脱“鸡肋”困境[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潘聪平 任敏;大学生上公共课缘何争抢厚道老师[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郑师渠 方增泉;高师院校发展战略和改革趋向[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柴俊;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毅玮;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6年
6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爱君;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满华;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星喜;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师教育模式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忠印;高师院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胜利;浅析湖南高师水彩画教学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姚兰英;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6 秦文字;我国高师院校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勇荣;教师教育背景下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尧;高师院校形体课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毕甸;高师院校师范生沟通技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0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3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