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三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22:17
【摘要】: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颇为发达的一个朝代,有宋一代曾先后掀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宋代三次兴学,不仅是宋代文化教育史上的盛事,而且也是我国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史上的盛事。 本文对宋代三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的系统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范仲淹庆历兴学掀开了宋代三次大规模兴学的序幕。此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是在范仲淹兴学重教、讲求实用以及胡瑗“明体达用”的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此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主要就是胡瑗的苏湖教法,而在苏湖教法中分斋教学尤为重要。实际上分斋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又是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对后世的影响甚大。除了分斋教学之外,此次兴学也有太学及地方官学的教学制度改革。 熙宁兴学期间教学改革方面的典型当属王安石的三舍法。三舍法创立于太学,推广于地方学校,实为教学管理制度之一大变革耳,它对元明清三朝及我国近现代教育影响巨大,且于当代我国教学亦有一定的启迪。除三舍法外,王安石的人才理论(教育目标体系)也值得称述。它揭示了从人才培养到人才使用的四个阶段,符合人才发展的自然规律,从理论上讲,为当时的宋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实践上讲,为宋朝国家提供了一批赞襄变法的实用人才,而且,研究王安石的人才理论,对当今之素质教育,必当提供一定的借鉴。 崇宁兴学是宋代第三次大规模兴学,此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基本上是熙宁兴学的继承和发展,具体仍然可从太学和地方官学两个方面去分析。与熙宁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相比,此次教学改革在太学管理及地方官学的发展上均有所突破,尤其是三舍法的推广和八行取士的施行,对当时教育的积极影响较大。当然,值得称道的还有,此次兴学中曾一度废科举,实现了学校与科举的接轨。当然,不可否认,此次教学改革中,蔡京等人大行文化专制、{现剖咳酥伲抟啥院笫来戳私洗蟮南跋臁
本文编号:2730967
本文编号:2730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3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