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学本质新探

发布时间:2020-07-18 08:41
【摘要】:对教学本质的不断追寻,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必然。在肯定国内外有关教学本质研究的理论价值、历史地位和应有的价值以及所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借鉴经验、汲取教训,揭示教学本质的本来面目,仍是教学本质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方向。 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是教学之所以为教学的根本问题,基于教学存在是一种既存的现实和事实,对它的本质追问还需归于本体论的层面。李定仁等对教学本质观的总结和划分,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条件下教学本质研究的前沿性和发展性。在这一基础之上,根据其间的联系和某些规律性,通过哲学层面、心理学层面、教学本体论层面的属性划分,筛选出教学本体论层面上的教学本质说。 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教学本体论层面上的传递说、学习说、统一说、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层次类型说、认识说、交往说进行了整体反思与批判。笔者认为,教学认识活动解决的是“主—客”矛盾问题,教学交往活动解决的是“主—主”矛盾问题。二者相得益彰,构筑了完整的教学涵义。认识活动和交往活动需要怎样的融合与发展?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教学认识活动从“主—客”矛盾出发,教学交往活动从“主—主”矛盾出发,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本质。而教与学和谐的本质观是对“教学认识说”和“教学交往说”的融合与发展,是“主—客”思维模 式与“主一主”思维模式在教学中的统一。教与学和谐的本质观认为: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和谐。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 活动与交往活动的统一,是教学认识与交往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 谐。 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和谐,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其存在和发展 的客观依据进行了探讨:第一,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来看教与学和谐的 本质;第二,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教与学和谐的本质;第三,从人和 技术的关系角度来看教与学和谐的本质。 总之,教学认识活动以其“主一客”思维模式,教学交往活动以其“主 一主”思维模式实现着教学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的全部意义。因而在教学 过程中教和学的和谐,是符合教学本体论发展的,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追 寻教学本质的必然。但这一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挖掘和实践 探寻。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24.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向斌;;教学本质研究与中国新世纪教学论学科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丽群;基于《标准》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效飞;教学过程浪费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晓丽;普通高校篮球课程内容资源应用的理论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76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6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