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网络考试系统中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8-19 15:53
【摘要】:考试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时,试题内容仅凭文字描述不能准确地表达试题旨意,过多的文字叙述反而可能给考生对试题的理解带来更多疑惑和困难,反过来,采用直观的多媒体形式予以表述,却能给信息传输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考试试题信息的多媒体化是当前教学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多媒体在考试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论文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突出了多媒体在考试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目前在考试中引入多媒体的理论依据及多媒体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中述及的主要工作如下: 1.对当前网络考试系统的多媒体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多媒体新的存储方案及网络考试的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 2.根据多媒体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的理论依据,从生理、心理及认知等角度阐述多媒体对学生获取信息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指出多媒体在考试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分析了开发本考试系统的各方面可行性及社会需求,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模式、主要功能模块及系统程序设计时使用的主要技术。 4.详细阐述了网络考试系统中应用多媒体所采用的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实现多媒体的应用是系统的关键,它包括实现媒体文件基于WEB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上传,三种数据类型(Ordlmage、ordAudio、OrdVideo)对象在Oraele数据库 中的转换、输入、输出及属性获取操作,利用WEB缓存功能实现音视频的平 滑播放及JavaBean、Oracle存储过程等具体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 解决了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库存放、网络传输及多媒体信息在试卷上的直观展 示、播放,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34
【图文】:

视图,视图,模型,界面


图(View):主要指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以前的Web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这个界面上完成了对。一个模型可以由多个视图,而一个视图理论上也可以同不。制器(Con廿oller):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处求。它封装的是外界作用于模型的操作。通常,这些操作会调用模型中相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方法。一般Controller在间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处理用户在View上的输入,并转发给M和View两者之间可以做到松散藕合,甚至可以彼此不知道oller连接起这两个部分。是对象的内在属性,一个模型可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视图。在表现形式,视图具有与外界交互的功能;控制器是模型与控制器提取通过视图传输进来的外部信息并转化成相应事件

界面图,试卷,属性,界面


图2.6试卷属性设孟界面随机题选组卷真正实现了以试题为单位的随机抽选,改变了以往多以成套试题套选的组卷策略。彻底消除相邻两桌偶遇相同试卷而发生的作弊现象,保证了试卷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都基本达到公平、公正的考试目的。由于时间关系,本系统没有提供无参数组卷策略。2.4.5多媒体标准化考试模块考试模块是系统中最主要的表现模块。体现在试卷上,除了传统的文字叙述试题外,还嵌入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表现形式。多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生对考试的兴趣,改变了以前白纸黑字的单色刺激,以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出更为深动、鲜活的试题旨意,淡化考生对考试的排斥感,加深了考生对试题题意的进一步理解,从而更快速准确地反应出试题的正确答案。本系统中,屏幕上的试卷包括了考试基本信息、时钟信息、试题内容、试题快速导航及提交按钮,如下图。试卷以考试常用的试卷形式,将所有试题集

界面图,界面,考生,试题


图2.7考试答题界面中于一幅伸长的Web页面上,以便考生快速方便地上下拖动试卷。考试基本信息中又包括了学生照片、姓名、班级、考试科目、任课教师等内容,其中考生照片减少了考务管理中对考生资格认证所带来的麻烦,教师可以凭屏幕上的照片就可以方便地判定该考生是否为应考考生,照片在整个考试过程都一直显示在屏幕左上角。时钟信息记录了考试的剩余时间,当剩余时间为0时,只要考生还没交卷,系统就会自动为其提交,将答题结果保存在tab_saved_exampaper试题表中,并删除为此考生保存试题所用的临时试题表,回收数据库系统资源。2.4.6自动评卷和成绩查询模块由于本系统采用客观试题,为标准化考试,因此,考试的结果情况很快就会得到反馈。考生提交试卷时,程序会自动判定试卷上每道试题的参考答案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江;;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J];学周刊;2011年16期

2 李花芬;;试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1年05期

3 赵明珠;刘继平;;动态研磨,架起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桥梁[J];学周刊;2011年11期

4 王桂芳;;走出误区,科学运用——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2期

5 闫瑞;;利用多媒体上好语文课[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6 李官第;;中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学科整合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4期

7 杨红燕;;让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折射出多彩的光[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8 李丽;;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1年20期

9 李伟忍;;多媒体双面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考试周刊;2011年47期

10 贾玉红;;网络信息平台下大型通识类基础课程考试系统改革及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继光;王继彬;谢长生;;一种基于多媒体应用的缓存替换算法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2 冯自义;卢广兴;郑恒;;基于Web的ASP技术医学专业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和应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袁毅桦;黄耀威;周子凡;朱英q;;有机化学网络考试系统开发与应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美元;;多媒体应用于《结构力学》课堂教学的初步尝试[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苗国明;付晓玲;;多媒体传输控制技术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韩岗;窦强;宋磊;窦文华;;MANET网络中面向多媒体应用的低延时改进型AODV路由协议[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7 杨磊;李峰;蒋亚群;;多媒体技术在中国海事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8 张文军;刘振华;;基于J2EE和interMedia的Web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九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6年

9 冯志;戚宇林;于志新;;基于JavaBean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李兴;李献明;吴诗其;;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应对策略[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云山;强调多媒体应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EMB830:适合多媒体应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多媒体应用效果好[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姚春鸽;IMS带来融合的多媒体应用[N];人民邮电;2006年

5 刘友谊 徐明辉;智能组卷在线答题自动评卷[N];边防警察报;2007年

6 曹红丽;用Flash在手机上看世界杯[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邸允柱;VMD联盟合力出击手机多媒体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4年

8 晓艳;多媒体应用再度引发3G热潮[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陈慧玲 DigiTimes;11n市场大饼不大?多媒体应用装置将提升11n市场[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10 ;TD移动多媒体应用前景广阔[N];人民邮电;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继光;集群多媒体存储系统的数据组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董伟杰;多媒体通信中多带UWB动态资源分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郑伟;多媒体应用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功能部件结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杨高波;基于内容多媒体应用的语义视频对象提取及评价[D];上海大学;2004年

5 彭艺频;面向多媒体应用的软硬件划分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俞伟;无线个域网多媒体SoC高层次设计与优化[D];清华大学;2006年

7 詹玲;面向应用的对象存储设备的数据组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易志强;有线数字电视SoC芯片软硬件协同设计及其片上总线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朱响斌;开放式实时Linux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柳辉;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的转码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永革;网络考试系统中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成文;基于B/S模式的网络考试系统[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3 吕歆;基于WEB的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海春;一种安全、高效的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大学;2004年

5 曾煊;基于CTT和强化学习理论的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竣;基于.NET技术的独立学院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伟文;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朋;具有PC监控功能的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岳桦;OFFICE软件网络考试系统[D];北方工业大学;2002年

10 魏晨;远程教育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7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97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