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实证研究: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的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0 06:59
【摘要】:焦虑(anxiety)是由紧张、焦急、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以及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焦虑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个体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对焦虑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的焦虑大多是一般程度的,极端严重的是少数。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意指大学生个体对自己人格的觉知,是个体感受和理解自己各个层面的方式(Hogan,1983),可能是正确、积极的,也可能是偏倚、消极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往往与事实不符,存在应该自我(意指个体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的特点或承担的义务)与实际自我(意指个体认为自己实际具有的特点)的差异(李宏翰,2001)。鉴于大学生焦虑问题的严重性及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本研究从大学生的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差异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实际-应该自我差异与焦虑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pielberger,1980)对5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团体测量。同时,运用个案法对3名不同焦虑水平的大学生进行访谈,以检验团体测量的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 1. 大学生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状态焦虑(M=2.99,SD=0.91)与特质焦虑(M=3.28,SD=0.86),14.29%和21.34%的大学生被试表现出高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的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担任干部状况差异显著,特质焦虑的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担任干部状况差异显著。 2. 自编《大学生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问卷》可用于评定大学生的实际自我概念与应该自我概念。因素分析得到大学生实际-应该自我差异的五个维度,分别命名为:效能自我差异、规划自我差异、应对自我差异、处事自我差异和认同自我差异。 3. 大学生被试具有积极的实际自我概念,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M=1.84 ,SD=0.69),其中应对自我差异、认同自我差异和规划自我差异较大,效能自我差异和处事自我差异较小;实际-应该自我差异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担任干部状况差异。 4.大学生被试的实际-应该自我差异与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实际-应该自我差异总分对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的应对自我差异、规划自我差异、认同自我差异和处事自我差异对焦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自我差异总分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特质焦虑的预测作用高于状态焦虑。 5. 高、低自我差异组大学生被试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低焦虑组大学生被试的实际自我、应该自我、实际-应该自我差异均存在显著差异。 6.对3个不同焦虑水平大学生的个案研究,检验了团体测量的结果。 本研究还根据研究的结果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提供建议及策略,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为理解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实质提供新的视角,为自我概念领域的研究也带来了新的启示,具有理论意义;同时,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利,钱铭怡;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国大学生常模修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2 成云,卢清;当代大学新生与毕业生自我概念特点的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徐丽敏;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詹启生,乐国安;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廖湘蓉,龙晓东 ,邓治文;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6 王振宏!745000,梁三才!745000;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7 李焰,郑建荣;青少年焦虑研究的新进展[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8 胡维芳;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特点的跨文化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10 冯建新,戴雅玲;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797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97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