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疏离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01:27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杨东编制的《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和自尊调查表(SE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大学生的疏离感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疏离感的现状,而且为避免这种负面情绪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包括3个维度: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9个因素: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压迫拘束感、不可控制感、孤独感、亲人疏离感、社会孤立感、自然疏离感、生活环境疏离感。经检验,此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疏离感会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变化,且大三学生的疏离感程度最高;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大学生在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自尊和社会支持水平会影响大学生的疏离感,且自尊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疏离感程度越低,反之亦然;各人口学特征可以以自尊和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来间接影响疏离感。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Synopsis
中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1.1 疏离感概念的界定
1.2 疏离感的测评工具
1.3 疏离感各维度的研究
1.4 疏离感研究的近况
1.4.1 国外疏离感研究近况
1.4.2 大学生疏离感研究近况
1.5 大学生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1.5.1 人口学变量
1.5.2 自尊
1.5.3 社会支持
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2.2.1 关于影响疏离感的人口学因素研究
2.2.2 自尊因素
2.2.3 社会支持因素
2.3 本研究理论构想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进程
3.3 研究工具
3.4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4 大学生疏离感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发展的总体状况
4.2 关于影响大学生疏离感的人口学因素
4.3 关于自尊和社会支持对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的影晌
4.4 关于人口学变量与自尊、人口学变量与社会支持对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4.5 关于人口学变量、自尊、社会支持与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4.6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特点
4.6.1 大学生疏离感在不同学校间的发展特点
4.6.2 大学生疏离感在家庭所在地之间的发展特点
4.6.3 大学生疏离感的年级发展特点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和研究结论
5 综合讨论
5.1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基本状况分析
5.2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
5.2.2 关于自尊和社会支持对疏离感的影响分析
5.3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特点分析
6 教育启示和结论
6.1 本研究结果的教育启示
6.2 结论
6.3 研究中的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2898614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Synopsis
中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1.1 疏离感概念的界定
1.2 疏离感的测评工具
1.3 疏离感各维度的研究
1.4 疏离感研究的近况
1.4.1 国外疏离感研究近况
1.4.2 大学生疏离感研究近况
1.5 大学生疏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1.5.1 人口学变量
1.5.2 自尊
1.5.3 社会支持
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2.2.1 关于影响疏离感的人口学因素研究
2.2.2 自尊因素
2.2.3 社会支持因素
2.3 本研究理论构想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进程
3.3 研究工具
3.4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4 大学生疏离感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发展的总体状况
4.2 关于影响大学生疏离感的人口学因素
4.3 关于自尊和社会支持对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的影晌
4.4 关于人口学变量与自尊、人口学变量与社会支持对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4.5 关于人口学变量、自尊、社会支持与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4.6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特点
4.6.1 大学生疏离感在不同学校间的发展特点
4.6.2 大学生疏离感在家庭所在地之间的发展特点
4.6.3 大学生疏离感的年级发展特点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和研究结论
5 综合讨论
5.1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基本状况分析
5.2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
5.2.2 关于自尊和社会支持对疏离感的影响分析
5.3 关于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特点分析
6 教育启示和结论
6.1 本研究结果的教育启示
6.2 结论
6.3 研究中的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2898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89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