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乡村教师支持路径转变:从“不足模式”到“拟合模式”
发布时间:2021-02-27 10:27
澳大利亚乡村教师支持系统经历了从"不足模式"到"拟合模式"的路径转变。"不足模式"注重以物质条件吸引教师赴乡村工作,然而大量教师在乡村社会空间历经种种挫折之后选择离职。"拟合模式"则立足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空间的契合,通过专项支持消解社会文化与地理环境的落差,发展教师共同体,营造支持性的学校组织环境,发展基于场域的实践,优化乡村教室教学空间,使教师扎根成为立足于乡村教育的在地工作者。
【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18,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澳大利亚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
(一) 地理隔断下的归属感缺失
(二) 乡村复杂教学环境下的适应困难
(三) 专业支持匮乏
二、澳大利亚乡村教师支持政策路径
三、澳大利亚基于“拟合模式”的乡村教师支持政策
(一) 社会文化与地理环境:以专项支持消缓场域落差
(二) 学校组织环境:以教师共同体消除孤立感
(三) 教室教学空间:推动场域本位的教师学习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策略:国际经验与启示[J]. 李跃雪,邬志辉. 比较教育研究. 2016(03)
[2]中国当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中的困境研究——基于一位乡村教师的口述历史[J]. 胡艳. 教师教育研究. 2015(06)
[3]教师的专业标准:澳大利亚的实践与探索[J]. 赵凌,张伟平. 比较教育研究. 2010(04)
本文编号:3054094
【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18,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澳大利亚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
(一) 地理隔断下的归属感缺失
(二) 乡村复杂教学环境下的适应困难
(三) 专业支持匮乏
二、澳大利亚乡村教师支持政策路径
三、澳大利亚基于“拟合模式”的乡村教师支持政策
(一) 社会文化与地理环境:以专项支持消缓场域落差
(二) 学校组织环境:以教师共同体消除孤立感
(三) 教室教学空间:推动场域本位的教师学习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策略:国际经验与启示[J]. 李跃雪,邬志辉. 比较教育研究. 2016(03)
[2]中国当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中的困境研究——基于一位乡村教师的口述历史[J]. 胡艳. 教师教育研究. 2015(06)
[3]教师的专业标准:澳大利亚的实践与探索[J]. 赵凌,张伟平. 比较教育研究. 2010(04)
本文编号:3054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05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