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及影响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7:05

  本文关键词: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及影响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杰罗姆·S.布鲁纳是美国闻名已久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过程》一书形成于1960年美国教育改革会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入中国大陆,引起了中国教育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至今仍是中国教育学界的经典著作。受布鲁纳《教育过程》中“结构主义教学”、“发现法”的影响,中国大陆教育也陆陆续续改革其教育教学观念及模式。然而,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大陆学者们对布鲁纳《教育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的解读、应用以及二十一世纪以来布鲁纳教育思想的文化转向。围绕布鲁纳思想传播的研究并未有所指涉。因此,笔者提出这一问题,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布鲁纳《教育过程》教育思想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进行系统梳理,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为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背景介绍。其中既包括布鲁纳《教育过程》自身在美国文化视域下的形成背景,同时也对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契机进行论证分析。传播契机主要为新中国“科教、智育”教改的需求以及中国凯洛夫《教育学》衰弱、教育百花齐放的学术传播条件。第二部分系统归纳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过程,并分阶段进行阐述。文章把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的引进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3-1978年),为曹孚等少数人士的引荐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1年),为改革开放后布鲁纳《教育过程》理论的广泛传播并学习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新课程改革下布鲁纳《教育过程》付诸教育探索实践的传播热潮阶段。第三部分考察布鲁纳《教育过程》自引进中国大陆起到如今对中国教育所起的影响。不仅研究其直接影响,同时深入挖掘布鲁纳《教育过程》中具体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的间接作用。通过对照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课程、教学及教材改革俱有《教育过程》教育思想影响的深刻痕迹。
【关键词】:布鲁纳 《教育过程》 中国大陆 传播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0-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7
  • 一、问题缘起9-10
  • 二、文献综述10-15
  • 三、研究意义15-16
  • 四、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背景17-26
  • 一、布鲁纳《教育过程》的形成背景17-20
  • (一)结构主义的流行17-18
  • (二)美国现实文化背景18-20
  • 二、布鲁纳《教育过程》的主要内容20-21
  • (一)结构的重要性20
  • (二)学习准备20-21
  •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21
  • (四)学习动机21
  • (五)教学辅助工具21
  • 三、中国大陆的传播契机21-26
  • (一)中国教育改革需求21-23
  • (二)中国学术奠基土壤23-26
  • 第二章 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过程26-42
  • 一、少数人士引荐阶段(1963 1978 年)26-31
  • (一)曹孚与《美国“教育改革”剖视》(1963)26-28
  • (二)“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与《教育过程》中译本(1973)28-30
  • (三)刘佛年与《外国教育发展史资料(近现代部分)》(1976)30-31
  • 二、理论界广泛传播阶段(1978 2001 年)31-36
  • (一)布鲁纳原著的陆续发行31-33
  • (二)学术界的踊跃探讨33-36
  •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传播热潮(2001 至今)36-42
  • (一)研究论著情况统计分析36-39
  • (二)实践应用情况统计分析39-42
  • 第三章 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大陆的影响42-50
  • 一、促进课程改革规范化42-45
  • (一)课程改革的恢复与起步工作42-44
  •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研究性学习”44-45
  • 二、“发现法”成为教学改革核心理念45-47
  • (一)尝试教学法45-46
  • (二)探究式学习法46-47
  • 三、促进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科学化47-50
  • (一)马芯兰的教材结构改革实验47-48
  • (二)新基础教育教材改革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7
  • 后记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g,

本文编号:311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1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