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儿经》“正家风”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1-04-16 16:30
家是国之器,女是家之始。女子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正家风"的实现,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女儿经》是我国古代专门论述女子道德教育的蒙学读物,其中"正家风"是女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即女德、女容和言行以及女工三个方面,对我国当今女子道德教育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女儿经》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带有封建性质。因此,要让《女儿经》在当代的社会主义中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继承优秀传统,做到"因性施教";第二,回归生活世界,增强生活德育;第三,遵循德育规律,注重道德践行;第四,与时俱进,重塑女子道德主体人格;第五,以德御才,以才资德,以正家风;第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对接。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5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正家风”在当代社会中的必要性及其作用分析
(一) “正家风”在当代社会中的必要性
(二) “正家风”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从当代社会女子道德式微危及“正家风”看女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 片面追求民主和个性的张扬
(二) 家庭观念的淡化
三、《女儿经》中“正家风”的女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一) 习女德———“正家风”的伦理思想基础
1. 夫妻伦理
2. 孝之伦理
3. 悌之伦理
4. 亲子伦理
5. 睦邻伦理
6. 主仆伦理
(二) 修女容和谨言行———“正家风”的外在要求和行为表现
(三) 勤女工———“正家风”的行为实践
四、《女儿经》“正家风”对当代女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 继承优秀传统, 做到“因性施教”
(二) 回归生活世界, 彰显生活德育
(三) 遵循德育规律, 注重道德践行
(四) 与时俱进, 重塑女子道德主体人格
(五) 以德御才、以才资德以正家风
(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对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生活德育的五个基本实践理路[J]. 董美英,金林祥. 现代大学教育. 2014(02)
[2]实践人:生活德育的人性之基[J].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4)
[3]中国古代社会道德践行机制及其当代价值探析[J]. 陈力祥. 道德与文明. 2010(01)
[4]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J]. 高德胜. 教育研究. 2006(11)
[5]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J]. 寇冬泉. 道德与文明. 2006(03)
[6]试析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嬗变[J]. 汪怀君. 前沿. 2005(11)
[7]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J]. 李小宁.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7(02)
博士论文
[1]知识与道德[D]. 冷天吉.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女四书》女性伦理思想探析[D]. 王冉.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41776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5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正家风”在当代社会中的必要性及其作用分析
(一) “正家风”在当代社会中的必要性
(二) “正家风”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从当代社会女子道德式微危及“正家风”看女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 片面追求民主和个性的张扬
(二) 家庭观念的淡化
三、《女儿经》中“正家风”的女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一) 习女德———“正家风”的伦理思想基础
1. 夫妻伦理
2. 孝之伦理
3. 悌之伦理
4. 亲子伦理
5. 睦邻伦理
6. 主仆伦理
(二) 修女容和谨言行———“正家风”的外在要求和行为表现
(三) 勤女工———“正家风”的行为实践
四、《女儿经》“正家风”对当代女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 继承优秀传统, 做到“因性施教”
(二) 回归生活世界, 彰显生活德育
(三) 遵循德育规律, 注重道德践行
(四) 与时俱进, 重塑女子道德主体人格
(五) 以德御才、以才资德以正家风
(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对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生活德育的五个基本实践理路[J]. 董美英,金林祥. 现代大学教育. 2014(02)
[2]实践人:生活德育的人性之基[J].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4)
[3]中国古代社会道德践行机制及其当代价值探析[J]. 陈力祥. 道德与文明. 2010(01)
[4]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J]. 高德胜. 教育研究. 2006(11)
[5]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J]. 寇冬泉. 道德与文明. 2006(03)
[6]试析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嬗变[J]. 汪怀君. 前沿. 2005(11)
[7]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J]. 李小宁.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7(02)
博士论文
[1]知识与道德[D]. 冷天吉.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女四书》女性伦理思想探析[D]. 王冉.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41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4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