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日本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09:03

  本文关键词:日本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莎士比亚说过:“摇摇篮的手晃动世界。”可见母亲在教育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女子生理上的特殊性,承担着养儿育女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各国女子教育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政府开始实行文明开化,大力改革教育,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国家开始重视女子的学校教育。女子教育逐渐被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明治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整个日本国民的知识和素质,推动了日本近代社会向前发展。优先发展女子基础教育,允许女子接受中等教育,创办女子师范学校,设立教会女子学校、女子专门学校等为日本女子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普及了女子教育思想,确立了女子教育制度,奠定了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历史分析法搜集、鉴别和整理文献,获得关于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相关书籍、论文、报刊等资料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在大量文献资料中去粗取精,从抽象到概括,归纳与演绎,形成本文“日本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阐述了日本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日本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从而论述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给我国女子教育方面带来的启示作用。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从封建社会时期的贵族女子教育、武家女子教育、“寺子屋”平民女子教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蓬勃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明治时期“良妻贤母”这一女子的学校教育目标和“日西合并”的教育内容,日本女子的学校教育内容兼容并包、内外兼修,既学习外来的西洋科学知识与技术,又保留日本本土的传统文化教育。第三部分介绍了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特征,从而分析影响其发展和特征形成的因素有哪些。最后一部分总结日本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希望我国能够从对日本女子的学校教育研究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教育改革和创新,让中国女子的学校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方向和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明治维新 文明开化 女子教育 经验教训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31.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问题提出8
  • 二、核心概念界定8-9
  • 三、文献综述9-13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9-12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2-13
  • 四、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13-15
  • (一)研究意义13-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日本女子的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由封建时期到明治时期15-27
  • 一、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历史渊源15-18
  • (一)贵族女子教育——日本女子教育的萌芽15
  • (二)武家女子教育——贵族女子教育的扩展15-17
  • (三)寺子屋教育——“平民化”女子教育17-18
  • 二、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制度化的初始阶段——《学制》的颁布18-22
  • (一)明治时期教育的原点——《学制》前女子的学校教育18-19
  • (二)《学制》与明治时期教育体制初创下的女子的学校教育19-22
  • 三、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蓬勃发展22-27
  • (一)明治前期(1868 年-1884 年)女子的学校教育拉开帷幕.. 1622-23
  • (二)明治中期(1885 年-1894 年)女子的学校教育稳定发展.. 1723-25
  • (三)明治后期(1895 年-1912 年)女子的学校教育迅猛发展.. 1925-27
  • 第二章 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体系27-30
  • 一、“良妻贤母”的教育目标27-28
  • (一)培养“良妻”——丈夫的好妻子27-28
  • (二)培养“贤母”——孩子的好妈妈28
  • 二、“日西合并”的教育内容28-30
  • (一)女子传统文化教育28-29
  • (二)西洋科学知识教育29-30
  • 第三章 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0-37
  • 一、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特征30-34
  • (一)“日本独特的女子形象”30-31
  • (二)“男女有别”31-32
  • (三)“官私并举”32-33
  • (四)“兼容并包”33-34
  • 二、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34-37
  • (一)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34-35
  • (二)日本女子的自我成长要求35-36
  • (三)日本社会、文化、政策等的客观推动36-37
  • 第四章 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经验与启示37-44
  • 一、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的经验教训37-40
  • (一)民间办学占有重要地位37-38
  • (二)女教育家创办学校适合女子特点38-39
  • (三)法律上有法可依39
  • (四)教育中的男女不平等仍存在39-40
  • 二、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40-44
  • (一)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40-41
  • (二)男女入学与就业的均衡41
  • (三)加强创办女子特色教育41-42
  • (四)鼓励女教育家参与创办学校42-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无未;;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晶,尹伟;明治时期女流作家代表作述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王玉立;;明治时期日本人眼中的李鸿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年06期

4 孙逊;日本汉文小说《谭海》论略[J];学术月刊;2001年03期

5 王玉立;;明治时期日本人眼中的李鸿章[J];职大学报;2013年01期

6 M.B.詹姆斯;日本明治时期的遗产[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7 王升远;;明治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吕万和;张健;;明治时期日本官吏任选制度的改革[J];历史教学;1985年03期

9 李婷;;“良妻贤母主义”背后的真相[J];考试周刊;2011年31期

10 韩庆;王娟;逄文昱;;明治时期日本政府的航运扶持政策探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2 李伟群;;日本票据拒付处分制度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历史学者 李冬君;日本明治时期的思想家(下)[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历史学者 李冬君;日本明治时期的思想家(中)[N];经济观察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思思;日本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路;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杨爽;明治时期日本汉文学家依田学海与中国[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明治时期女子的学校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9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