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推理规则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7-04-21 11:01

  本文关键词:基于推理规则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根据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以及学习个性化、终身化的要求,个性化网络教学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更便于为终身学习服务,因为它将网络的教与学的环境集成在了一起,并实现了在线学习、在线测试、资源共享、网上交互以及在线评论等多种功能。网络教学由于无人监控的特性,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习完全依靠学习者的自觉性,并且学习者对于本身学习的成效是无法判断的;由于网络资源信息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学习者没有明确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及合适的学习安排。目前,大部分的网络教学平台都是对所有的学习者呈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效果。本文设计与开发一个基于推理规则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本体技术和推理规则来实现网络教学平台的个性化,使这个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平台通过学生注册信息、在平台中的交互,及时收集学习者的私人信息,学习偏好,知识状态,学习者交互行为等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各本体之间的对比和推理发现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基于此来为学习者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个性化网络教学 本体 推理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13-14
  • 1.4 研究方法14-16
  • 2 研究基础16-21
  • 2.1 本体16-17
  • 2.1.1 本体描述语言16
  • 2.1.2 本体的研究现状与应用16-17
  • 2.2 RDF17-18
  • 2.3 关键技术18-21
  • 2.3.1 本体建模18-19
  • 2.3.2 推理机制19-21
  • 3 基于推理规则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框架21-45
  • 3.1 框架概念设计21-22
  • 3.2 资源描述22-24
  • 3.3 建构领域本体24-35
  • 3.3.1 领域本体的基本概念24
  • 3.3.2 领域本体的构建步骤24-26
  • 3.3.3 领域本体中学习资源本体的构建26-28
  • 3.3.4 领域本体中课程概念本体的构建28-35
  • 3.4 用户本体35-39
  • 3.4.1 用户本体的相关概念35-36
  • 3.4.2 用户本体的构建36-39
  • 3.5 观察本体39-41
  • 3.6 个性化推理规则41-45
  • 3.6.1 语法结构42
  • 3.6.2 推理规则42-45
  • 4 基于推理规则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45-62
  • 4.1 基于推理规则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概述45-46
  • 4.1.1 需求分析45-46
  • 4.1.2 设计目标46
  • 4.2 系统总体设计46-49
  • 4.3 系统的实现49-59
  • 4.3.1 基于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推理49-52
  • 4.3.2 基于学习者知识状态的推理52-54
  • 4.3.3 基于学习者测验成绩的推理54-55
  • 4.3.4 基于学习者学习频度的推理55-57
  • 4.3.6 基于学习者学习时长的推理57-59
  • 4.4 系统的评价59-62
  • 5 总结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A65-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云;基于本体论的E-Learning环境个性化服务处理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2 王其冰;本体查询和推理规则在学科概念建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汪文颖;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框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推理规则的个性化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0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