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5:04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情感能力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社会情感能力指个体能够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理解自己的个人价值、关心和关爱他人、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并且能有效地处理有挑战性的情形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国际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组的划分,社会情感能力包括六个维度即:自我认知、他人认知、集体认知、自我管理、他人管理、集体管理。社会情感能力的高低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习行为,继而影响学生的未来成就。研究显示社会情感能力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有很大的相关性。本研究试图探讨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采用的是《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学生社会情感量表》,对南宁市和崇左市五所学校的82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他人认知维度得分最高,均分和中值为(3.65 3),其次依次是:自我认知(3.58 3)、他人管理(3.55 3)、集体认知(3.523)、自我管理(3.47 3)、集体管理(3.44 3);2、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且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越强;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家庭结构有关,且双亲家庭的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明显高于单亲家庭;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是否为留守儿童有关,非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明显高于留守儿童;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所在年级有关,七年级在自我管理、他人管理、他人认知维度得分最高,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九年级在他人认知、集体认知、集体管理维度得分最高,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3、初中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情绪低落维度得分最高,均分和中值为(3.42 3),其次是成就感低维度均分和中值为(3.36 3)、最后是行为不当均分和中值为(3.12 3);4、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与性别有关;初中生学习倦怠与所在年级有关,其中八年级的行为不当、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各年级;初中生学习倦怠与是否为留守儿童有关,在情绪低落方面非留守儿童高于留守儿童;学习倦怠与父母学历的高低有关,在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两个方面的得分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明显高于其他学历,且随着学历的提高,这两个维度的得分越低,说明父母文化程度低,学生学习倦怠越严重。5、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影响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是否为留守儿童以及学生所处的年级段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且社会情感能力强的中小学生,其学习倦怠相对较低。
【关键词】:初中生 社会情感能力 学习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献综述10-15
  • 1.1 社会情感能力10-12
  • 1.1.1 情商10
  • 1.1.2 社会情感能力与情商的关系10-11
  • 1.1.3 社会情感能力的构架11-12
  • 1.2 学习倦怠12-13
  • 1.2.1 学习倦怠的概念12
  • 1.2.2 学习倦怠的结构与测量12-13
  • 1.3 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13-15
  • 1.3.1 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13-14
  • 1.3.2 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14-15
  • 2 问题的提出15-16
  • 2.1.研究目的及意义15
  • 2.2 研究假设15-16
  • 3 研究方法16-17
  • 3.1 研究对象16
  • 3.2 研究工具16
  • 3.2.1 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16
  • 3.2.2 学生社会情感量表16
  • 3.3 施测方法16-17
  • 4 研究结果17-24
  • 4.1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研究17-19
  • 4.1.1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的特点17
  • 4.1.2 不同性别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比较17-18
  • 4.1.3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年级比较18
  • 4.1.4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比较18
  • 4.1.5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及各维度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18-19
  • 4.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研究19-21
  • 4.2.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19
  • 4.2.2 初中生学习倦怠在其性别上的差异19-20
  • 4.2.3 初中生学习倦怠在年级上的差异20
  • 4.2.4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倦怠比较20
  • 4.2.5 初中生学习倦怠及各维度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20-21
  • 4.3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21-24
  • 4.3.1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和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21
  • 4.3.2 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和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21-24
  • 5.分析与讨论24-26
  • 6.结论、建议与不足26-28
  • 6.1 结论26
  • 6.2 建议26-27
  • 6.3 本研究的不足27-28
  • 参考文献28-30
  • 附录30-34
  • 致谢34-3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35-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茂梁;;探讨后进生学习效能感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4期

2 汪名玖;;试论学习效能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年75期

3 陈维安;;香港家校共同提升孩子的学习效能[J];上海教育;2012年03期

4 袁艳,王红晨;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张学民,申继亮,雷飞雪,胡次青;中学绩差生和优良生成就归因与学习效能感特点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年01期

6 高连春;论述中专体育、卫生与学习效能[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张敏,雷开春;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8 张敏,雷开春,张巧明;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9 范春林;;学习效能感的功能及培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10期

10 周东滨;;论大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爽;;目标确立对于中学生学习效能提高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吴妮妮;姚梅林;许青云;;职校生认识论信念、学习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郭芳芳;姚梅林;李迪;;北京中职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学习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立 郑海荣;抓学习要强化“四种理念”[N];青海日报;2012年

2 付伟东 吴广志;培育学习型税务机关[N];中国税务报;2003年

3 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 余梅生;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理性思考[N];浙江日报;2010年

4 薛梅;应注重提升员工的学习效能[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5 报道组 朱珊超;鹿城力争“学习效能”最大化[N];温州日报;2007年

6 贵州省赤水市第八中学 黄艳;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误区及对策的探索[N];学知报;2011年

7 曹杰 颜平 杨俊旺;在持续学习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解放军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褚清源;一所现代版“春晖中学”的教育高度[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道明;形成学习型企业创建新模式 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北大荒日报;2011年

10 九江市十一中校长 陈新山;汲取教育智慧 引领学校发展[N];九江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中慧;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2 陈雯;大学生学业拖延、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和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3 魏欢;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唐瑞源;中专生数学学习效能的调查和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雅楠;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效能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武萍;高职学生学习效能感、学习策略和考试焦虑的状况及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志义;E-Learning支持下自我学习效能的测评要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彤;无锡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李莲;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外语学习效能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吴亚子;概念构图策略对学业成绩、学习效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3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