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不同拖延类型大学生的执行功能差异

发布时间:2021-08-21 19:25
  目的:探究不同拖延类型大学生的执行功能差异及不同执行子功能与拖延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某高校本科生1751人,采用一般拖延量表(GPS)和主动拖延量表(NAPS)调查拖延类型[GPS均分>3分且NAPS均分>4分为主动拖延者;GPS均分>3分且NAPS均分≤4分为被动拖延者;GPS均分≤3分为非拖延者]。在3类大学生中招募有效被试118人(主动拖延组26人,被动拖延组30人,非拖延组62人),采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测量其执行功能。结果:主动拖延组和被动拖延组的BRIEF-A总分及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组织、材料组织因子得分均高于非拖延组,被动拖延组的转换因子得分高于非拖延组(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组织、材料组织与主、被动拖延均正向关联(β=0.230.44),转换仅与被动拖延正向关联(β=0.28)。结论:本研究提示,主、被动拖延大学生均存在执行功能缺陷,转换功能缺陷可能是主动拖延者和被动拖延者的关键差异。 

【文章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32(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2.1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R.SPM) [16]
        1.2.2 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 (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Adult Version, BRIEF-A) [18]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拖延类型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比较
    2.2 不同拖延类型大学生的BRIEF-A得分比较
    2.3 各项执行子功能与拖延类型的关系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般拖延量表在中学生中的适用性[J]. 胡凤姣,陈贵,蔡太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11)
[2]主动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 倪士光,李虹,徐继红,JINNAM CHOI.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4)
[3]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自评问卷的信效度[J]. 杜巧新,钱英,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09)
[4]执行功能研究方法评述[J]. 李红,高山,王乃弋.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5)
[5]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在我国的修订[J]. 张厚粲,王晓平.  心理学报. 1989(02)

硕士论文
[1]时间压力和反馈方式对拖延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 董杰.苏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56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56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