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11 11:33
教师职业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教师自觉地完善自己关键在于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唤起教师生命力的是教师自身,惟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和真诚的思考,检验其合理性程度、评价其实践效果,并对这种评价进行意义体验,进而提高自我专业素养的过程。 反思不仅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行为的桥梁,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一个教师从技术的奴役者演进成教育“思想者”,引导教师走向解放与专业自主的大道。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讨: 首先,从批判哲学、交互主体性理论和内隐理论出发,探讨了教师反思的价值所在及其教师反思的概念、内容、视角与层次等。传统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而今天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对社会、对自身以及对自己的教育理念、...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教师反思的由来与研究概况
(三) 研究意义与目的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 教师反思概述
(一) 教师反思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 教师反思的涵义
(三) 反思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四) 教师反思的过程
(五) 反思型教师的特征
三、 教师反思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 现状
(二) 特点
四、 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
(一) 影响教师反思的外在因素
(二) 影响教师反思的内在因素
五、 促进教师反思的策略思考
(一) 创建有利于教师反思的支持性环境
(二) 加强教师自身的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 王景英,梁红梅,朱亮.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8)
[2]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J]. 吴惠青. 教育研究. 2003(06)
[3]教师的"反思"与"反思"的教师——基于批判理论的价值观和认识论的再思考[J]. 刘慧群. 开封大学学报. 2003(01)
[4]专业化视野中教师形象的提升与统整[J]. 阮成武. 教育研究. 2003(03)
[5]内隐知识理论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 洪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03(02)
[6]文化传统与教师专业化的实现[J]. 舒志定. 教育研究. 2002(12)
[7]反思型教师:教师形象演变的新取向[J]. 杨明全. 外国教育研究. 2002(09)
[8]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述评[J]. 杨秀梅. 外国教育研究. 2002(05)
[9]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大连地区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现状的调查报告[J]. 杨建云,王卓. 教育科学. 2002(01)
[10]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 张立昌. 教育研究. 2001(12)
本文编号:3430425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教师反思的由来与研究概况
(三) 研究意义与目的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 教师反思概述
(一) 教师反思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 教师反思的涵义
(三) 反思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四) 教师反思的过程
(五) 反思型教师的特征
三、 教师反思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 现状
(二) 特点
四、 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
(一) 影响教师反思的外在因素
(二) 影响教师反思的内在因素
五、 促进教师反思的策略思考
(一) 创建有利于教师反思的支持性环境
(二) 加强教师自身的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 王景英,梁红梅,朱亮.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8)
[2]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J]. 吴惠青. 教育研究. 2003(06)
[3]教师的"反思"与"反思"的教师——基于批判理论的价值观和认识论的再思考[J]. 刘慧群. 开封大学学报. 2003(01)
[4]专业化视野中教师形象的提升与统整[J]. 阮成武. 教育研究. 2003(03)
[5]内隐知识理论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 洪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03(02)
[6]文化传统与教师专业化的实现[J]. 舒志定. 教育研究. 2002(12)
[7]反思型教师:教师形象演变的新取向[J]. 杨明全. 外国教育研究. 2002(09)
[8]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述评[J]. 杨秀梅. 外国教育研究. 2002(05)
[9]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大连地区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现状的调查报告[J]. 杨建云,王卓. 教育科学. 2002(01)
[10]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 张立昌. 教育研究. 2001(12)
本文编号:3430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3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