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12:13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师生关系在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保障正常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元师生生活、充实校园文化意义匪浅。当今社会,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并随之出现各种新媒体应用平台,学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而迅速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流使用群体。新媒体对于学校尤其是师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我国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研究却严重不足。鉴于此,深入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师生关系对于发展完善基础教育师生关系基本理论、促进师生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课堂教学并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访谈调查研究,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优势所在:1.在教育教学方面,师生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所提升。2.在伦理地位方面,师生双方的融洽性不断增强。3.在情感态度方面,师生的满意度逐渐上升。4.在交往行为方面,师生双方的影响逐渐强化。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现存的一系列问题:1.新媒体在师生交流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师生通过新媒体交流的内容有待拓宽。3.师生通过新媒体沟通的情况参差不齐。 最后,针对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显著优势以及现存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构建新媒体时代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分别是:1.拓展新媒体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途径。2.加强师生双方以新媒体为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3.充实师生间以新媒体为纽带的广泛交往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师生关系 优势、问题及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56;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6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本研究的意义、价值及主要内容9-11
  • 三、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1
  • 四、概念界定11-16
  • (一) 新媒体11-12
  • (二) 新媒体时代12-13
  • (三) 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13-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评论16-36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6-28
  • (一) 国外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16-22
  • (二) 国外关于新媒体与教育的相关性研究22-28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28-35
  • (一) 国内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28-31
  • (二) 国内关于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研究31-35
  • 三、研究反思35-36
  • 第三章 理论基础36-40
  • 一、媒介延伸理论36-37
  • 二、商谈伦理学37
  • 三、交往教育观37-38
  • 四、对话教育理论38-40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40-51
  • 一、调查目的40
  •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40
  • 三、调查过程及分析40-45
  •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反思45-51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51-54
  • 一、拓展新媒体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途径51
  • 二、加强师生双方以新媒体为中心的媒介素养教育51-52
  • 三、充实师生间以新媒体为纽带的广泛交往内容52-54
  • 结束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60
  • 后记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芳;查啸虎;;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彭未名;信息时代大学师生关系的嬗变及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3 曹艳敏;张爱华;;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7期

4 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年01期

5 徐锋华;;论学分制下高校师生关系构建[J];江苏高教;2011年01期

6 郭增琦;;教育行政伦理范式转型与师生关系重构[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7 王丽霞;当前师生关系的特点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2年22期

8 樊万奎;段兆兵;;近十年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2期

9 王辉;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教育评论;2000年04期

10 高向斌;;教学本质研究与中国新世纪教学论学科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6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