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外“小饭桌”现象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06:05
本文关键词:关于校外“小饭桌”现象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校外“小饭桌”,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课后托管机构广受社会各界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年轻的父母把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工作上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校外“小饭桌”在迎合当今家长刚性需求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管理上的问题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当中。客观上讲,校外“小饭桌”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学校、家庭、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小饭桌”经营者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导致的。首先,校外“小饭桌”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小学没有为孩子开设食堂及宿舍,基础设施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家长及学生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校对于目前校外“小饭桌”的泛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政府管理部门的财政投入不足与监管不到位。一方面,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投入不足,使得学校在食堂与宿舍建设的道路上被动又尴尬;另一方面,校外“小饭桌”产生后政府各监管部门对其监管的不到位从另一面也纵容了“小饭桌”的无序发展。再次,校外“小饭桌”经营者自身问题重重。“小饭桌”经营者大多素质不高,不具备管理上的专业素养,缺乏管理经验,法律意识淡薄等等,也是导致校外“小饭桌”乱象的重要原因。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校外“小饭桌”现状的分析来研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笔者深知,对任何事物现状的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以后的长远发展上。因此,本文还分析了校外“小饭桌”的发展趋势。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像校外“小饭桌”类似的小行业,经营者都需要有战略化的管理思维,去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实质上,本文的研究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针对于校外“小饭桌”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研究结论包括:学校方面一是要积极改善环境满足学生需要;二是要加强对学生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的宣传。管理者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学校的财政支援;二是要加强立法,走法治化治理之路。四是要形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物价部门以及社区跟街道的七部门联动机制。经营者方面,要在配合各部门的基础上积极的丰富自身,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本文研究目的的另一个层次是,立足于校外“小饭桌”的管理现状去分析“小饭桌”的发展趋势。这一层次目的阐述思维与第一个层次基本一致。首先是分析发展趋势的现状以及利弊,找出导致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管理对策。论文的最后提出“战略化”管理的理论实质上是对全文的一个升华。笔者对校外“小饭桌”经营者以及“小饭桌”的前途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值,希望校外“小饭桌”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行业能用前瞻的眼光去发展自己,毕竟孩子的事是关系千秋伟业的大事。
【关键词】:“小饭桌” 管理现状 管理对策 发展趋势 战略化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22.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引论8-13
- (一)研究背景8
- (二)概念界定8-9
- (三)选题缘由9-10
- 1. 校外“小饭桌”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备受关注9
- 2. 校外“小饭桌”满足了当代家长的刚性需求9-10
- 3. 校外“小饭桌”的现状值得我们反思10
- (四)选题意义10-12
- 1. 理论价值10-11
- 2. 实践意义11-12
- (五)选题的创新性及难度12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 研究思路12
- 2. 研究方法12-13
- 二、校外“小饭桌”的管理现状以及原因分析13-21
- (一)校外“小饭桌”存在的客观性13-14
- 1. 校外“小饭桌”的存在是社会和市场的需求13-14
- 2. 校外“小饭桌”的出现是小学后勤服务不到位或供不应求的结果14
- 3 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是校外“小饭桌”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14
- (二)校外“小饭桌”的管理现状14-18
- 1. 校外“小饭桌”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案例分析14-18
- 2. 监管部门在管理校外“小饭桌”上存在漏洞18
- (三)校外“小饭桌”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18-21
- 1. 学校方面18-19
- 2. 经营者方面19-20
- 3. 管理者方面20-21
- 三、校外“小饭桌”管理问题的对策及相关案例分析21-26
- (一)学校方面21
- 1. 学校作为学生餐饮休息的首选地应积极改善条件21
- 2.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21
- (二)管理者方面21-23
- 1. 政府方面21-22
- 2. 社区方面22
- 3. 非政府组织方面22
- 4. 形成七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已刻不容缓22-23
- (三)经营者方面23-24
- 1.“小饭桌”经营者个人素质提升的必要性23-24
- 2.“小饭桌”经营者个人素质提升的路径24
- (四)各地政府在应对“小饭桌”管理现状上的法制探索24-26
- 四、校外“小饭桌”的发展趋势及利弊分析26-30
- (一)校外“小饭桌”的发展趋势及原因26-28
- 1. 校外“小饭桌”的发展趋势及原因26-27
- 2. 校外“小饭桌”新变化的原因27-28
- (二)校外“小饭桌”新变化的利弊分析28-30
- 1. 校外“小饭桌”新变化的优势分析28-29
- 2. 校外“小饭桌”新变化的弊端分析29-30
- 五、校外“小饭桌”可持续发展之路探析30-33
- (一)校外“小饭桌”借鉴战略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30-31
- 1. 规模有限,战略管理理念落后30
- 2. 战略化管理的基础薄弱30
- 3. 战略管理机制不顺30
- 4. 缺乏长远眼光,行为短期化30-31
- 5. 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31
- 6. 利润追求的盲目性31
- 7. 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31
- 8. 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31
- (二)校外“小饭桌”战略化经营的管理对策31-33
- 1. 提高“小饭桌”经营者的战略管理能力31-32
- 2. 制定可持续的战略性计划32
- 3. 倡导全员参与,全面提高“小饭桌”的经营水平32
- 4. 不盲目跟风,积极提高自身竞争力32
- 5. 寻求发展特色,,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32
- 6. 异业合作,优势互补32-33
- (三)校外“小饭桌”战略化经营的意义33
- 1. 有利于“小饭桌”的可持续发展33
- 2. 有利于“小饭桌”资源的优化配置33
- 3. 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33
- 六、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37-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论文39-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媛媛;关于校外“小饭桌”现象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校外“小饭桌”现象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