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手指的感知、使用频率以及数量表征与数学能力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5-6岁幼儿手指的感知、使用频率以及数量表征与数学能力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手指是儿童在习得数字符号之前最常使用的表征数量的工具,但是,手指在数字认知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且现有关于手指与数字认知的研究主要针对国外儿童。本研究选取中国幼儿园大班111名儿童,从手指的感知、使用频率以及数量表征三个方面,探讨手指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关系。研究一探讨5-6岁幼儿手指感知能力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手指感知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国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的发展状况与国外基本相似,从5岁到6岁,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逐渐增强;(2)学习与使用手指有关的乐器可能有助于促进幼儿手指感知能力的提高;(3)男孩的手指感知能力显著低于女孩;(4)5-6岁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与数量表征精确性有显著的正相关。研究二探讨在加法任务中使用手指的作用。结果发现:(1)幼儿园大班中,6岁儿童完成加法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5岁儿童;(2)幼儿园大班儿童在完成加法任务时,使用的策略存在多样性,且使用频率各不相同,使用最多的是手指数数策略;(3)幼儿园大班中,5岁儿童在加法任务中使用手指的频率与加法任务的正确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手指感知能力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6岁儿童在加法任务中使用手指的频率与加法任务有显著的负相关。研究三探讨了5-6岁幼儿的标准、非标准手指数量表征方式,以及对标准、非标准手指数量表征的加工方式。结果发现:(1)5-6岁幼儿的标准、非标准手指数量表征方式与国外儿童基本一致;(2)5-6岁幼儿可能还没有形成对标准、非标准手指数量表征方式的固定加工方式。总的来说,对于5岁儿童,手指可能对幼儿的数学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中国5-6岁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发展状况与国外儿童基本相似;在加法任务中,中国5-6岁幼儿使用最多的策略为手指数数策略;儿童在加法任务中使用手指的频率与加法任务的正确率有正相关;中国儿童比国外儿童更早的放弃使用手指;中国幼儿的标准、非标准手指数量表征方式与国外儿童基本一致。
【关键词】:幼儿 手指感知 手指使用频率 手指数量表征 数学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文献综述9-13
- 1.1 手指感知9-10
- 1.2 手指使用频率10
- 1.3 手指数量表征10-13
- 2 问题提出13-15
- 2.1 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本研究的改进13-14
- 2.2 研究意义14-15
- 3 研究一 5-6岁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关系15-29
- 3.1 实验一 5-6岁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15-19
- 3.2 实验二 5-6岁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测验与数学能力19-27
- 3.3 研究一 总讨论27-29
- 4 研究二 5-6岁幼儿在加法计算过程中使用手指的频率与完成加法任务的关系29-37
- 4.1 实验目的29
- 4.2 实验方法29-30
- 4.3 结果分析30
- 4.4 实验结果30-34
- 4.5 研究二 讨论34-37
- 5 研究三 5-6岁幼儿对标准、非标准手指组合的加工方式37-41
- 5.1 问卷调查5-6岁幼儿的标准、非标准手指数量表征方式37-38
- 5.2 实验一 5-6岁幼儿对标准、非标准手指数量表征的加工方式38-40
- 5.3 研究三 总讨论40-41
- 6 总体讨论与研究结论41-47
- 6.1 中国儿童与国外儿童的比较41-42
- 6.2 是否应该鼓励幼儿使用手指42-43
- 6.3 如何提高幼儿的手指感知能力43
- 6.4 年龄的调节作用43-44
- 6.5 研究总结及展望44-47
- 7 参考文献47-51
- 附表一51-53
- 附表二53-55
- 附表三55-57
- 致谢57-59
- 科研情况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硕;数学能力比较研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葛伟新,汤骥;“优化教学内容,发展数学能力”的主要策略[J];学科教育;2001年05期
3 孙瑾;儿童非正式数学能力发展研究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刘忠东;也谈数学能力[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孙以泽;数学能力的成分及其结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赵建萍;如何提高数学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3年18期
7 韩冬玲;提高数学能力 培养创新素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范茜;寓运动变化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之中[J];教学与管理;2004年25期
9 蒋善丽;浅议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大专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6期
10 周莹,潘凤珍,唐剑岚;维汉9~12岁儿童数学能力的比较与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进法;金宗泉;;浅谈注重新昆山人子女数学能力培养[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裕春;朱法良;;《小学生数学能力测验》的编制与研究方案(草案)[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3 古淑艳;;提高数学能力,阅读也很关键[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4 牛卫华;张梅玲;;小学生空间数学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富安利;赵裕春;张锦帆;;数学能力发展水平不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孟宪丽;;发展思维 培养数学能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7 高素亚;;巧抓契机 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8 贺丽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9 文萍;吴睿明;李红;刘莉湘君;;儿童执行功能及数学能力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秦霁柯;刘航;周新林;;语言优势弥补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沙县新化乡龙凤学校 龙明超;如何让学生具备极强的数学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3年
2 寻灿霞;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N];济宁日报;2007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张鹏;数学能力差,游戏可以解决[N];文汇报;2013年
4 泾阳县泾干中学 王旭娜 吴亚娟;谈谈如何培养学习数学能力[N];陕西科技报;2009年
5 河北省武邑中学 范瑞红;高中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N];今日信息报;2010年
6 靖江市季市中学 薛进宏;重视数学能力培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 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高静;培养数学能力 提升数学素养[N];江苏教育报;2012年
8 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王林;从“变”的现象中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N];学知报;2010年
9 安塞县沿河湾中学 姚焕;数学能力培养之我见[N];延安日报;2011年
10 邓宝林;农村初中生数学能力培养[N];甘肃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保丽;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能力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馨月;高中生部分数学能力“退化”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晓晶;喀什市民族初中生数学能力的调查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4 王静;新课改后高中生数学能力因素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范丹萍;基于贵阳两学校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艳蓉;5-6岁幼儿手指的感知、使用频率以及数量表征与数学能力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5年
7 陈美丹;数学能力视角下的试题研究及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牛小萍;幼师生数学能力调查与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董荣亮;在新形势下师范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曹灶洁;藏汉初中生数学能力的跨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5-6岁幼儿手指的感知、使用频率以及数量表征与数学能力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