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人格特点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1-26 00:59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人格特点、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浙江省3所高校大一至大四630名使用手机的大学生(男生301人,女生329人),通过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大五人格量表(BF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被试的手机依赖程度、人格倾向和社会支持水平。结果:37.1%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倾向;女生手机依赖倾向的检出率高于男生(58.1%vs.41.9%,P=0.02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FI的神经质得分正向预测MPAI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逃避性、低效性得分(B=0.35、0.36、0.19、0.37、0.20,均P<0.001),外倾性得分正向预测MPAI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逃避性得分(B=0.13、0.11、0.10、0.19,均P<0.05),宜人性得分负向预测失控性得分(B=-0.15,P<0.01),责任感得分负向预测MPAI总分及失控性、低效性得分(B=-0.17、-0.15、-0.23,均P<0.001)。SSRS主观支持得分负向预测MPAI总分及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得分(B=-0.32、-0.25、-0.1...
【文章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32(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2.1 手机依赖指数量表 (M 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Scale, M PAI) [10]
1.2.2 大五人格量表 (The Big Five Factor Invento-ry, BFI) [30]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31]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2.2 不同手机依赖水平大学生的大五人格、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2.3 手机依赖倾向与大五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与体育锻炼相关研究[J]. 朱淦芳. 福建体育科技. 2017(02)
[2]大学生手机依赖、自我控制对拖延行为的影响[J]. 李宗波,梁音,王婷婷. 心理研究. 2017(02)
[3]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史滋福,郑凯文,张慧敏,方舟,丁樵石. 心理研究. 2017(01)
[4]冲动性、自我调节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手机使用的中介作用[J]. 梅松丽,柴晶鑫,李娇朦,王凌燕.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1)
[5]大学生手机依赖预防和干预对策刍议[J]. 张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4)
[6]医专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依赖综合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J]. 陈雪红,静进,江林娜. 现代预防医学. 2016(21)
[7]蚌埠某医学院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与亚健康的关系研究[J]. 沈贤. 现代预防医学. 2016(21)
[8]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困扰、网络交往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许磊,丁倩,杜红芹,张春梅. 心理研究. 2016(02)
[9]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王月琴,张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1)
[10]大学生自尊、疏离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张文文,王祥鹏,张文娟,冯廷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本文编号:3609493
【文章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32(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工具
1.2.1 手机依赖指数量表 (M 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Scale, M PAI) [10]
1.2.2 大五人格量表 (The Big Five Factor Invento-ry, BFI) [30]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31]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2.2 不同手机依赖水平大学生的大五人格、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2.3 手机依赖倾向与大五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与体育锻炼相关研究[J]. 朱淦芳. 福建体育科技. 2017(02)
[2]大学生手机依赖、自我控制对拖延行为的影响[J]. 李宗波,梁音,王婷婷. 心理研究. 2017(02)
[3]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史滋福,郑凯文,张慧敏,方舟,丁樵石. 心理研究. 2017(01)
[4]冲动性、自我调节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手机使用的中介作用[J]. 梅松丽,柴晶鑫,李娇朦,王凌燕.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1)
[5]大学生手机依赖预防和干预对策刍议[J]. 张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24)
[6]医专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依赖综合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J]. 陈雪红,静进,江林娜. 现代预防医学. 2016(21)
[7]蚌埠某医学院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与亚健康的关系研究[J]. 沈贤. 现代预防医学. 2016(21)
[8]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困扰、网络交往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许磊,丁倩,杜红芹,张春梅. 心理研究. 2016(02)
[9]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王月琴,张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1)
[10]大学生自尊、疏离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张文文,王祥鹏,张文娟,冯廷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本文编号:3609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60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