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微课程理论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设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8:24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课程理论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设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在诸多领域获得了成功,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深受着信息技术的冲击。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数字星球进行授课。近年来,受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影响,基于网络平台的“微课程”授课模式应运而生。“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已经在很多的学科上实施,而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实践还很少。为了使地理这门学科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教学效果更佳明显,高中地理与微课程的融合将成为必然。高中地理学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观察分析能力、读图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所以需要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各方面的能力。高中地理微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反复记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达到提升能力的效果。本文对微课程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明确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根据其特点选择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对高中学生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保证微课程实施的硬件基础。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微视频的制作,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课堂学习案的设计,并以两个班级为实验班,进行微课程教学形式授课,另外两个班级进行传统教学形式授课,最后以传统的授课形式和微课程的授课形式作对比(本研究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传统授课形式的授课过程,只是将授课结果相对比),主要对这两种模式授课中的学生课堂活动情况和课后练习准确率进行对比,探讨高中地理微课程实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微课程 高中地理 信息技术 多媒体 课程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55;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绪论7-10
  • (一)研究背景7
  • 1.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发展7
  • 2.微课程的产生与发展7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7-8
  • (三)研究方法8-10
  • 1.文献研究法8
  • 2.问卷调查法8-9
  • 3.谈话法9
  • 4.比较法9-10
  • 二、微课程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10-17
  • (一)微课程概念及特点10-12
  • 1.微课程的概念10-11
  • 2. 微课程的特点11-12
  • (二)微课程的研究现状12-13
  • 1.国外研究现状12-13
  • 2.国内研究现状13
  • (三)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对比13-14
  • 1.微课程教学存在的优势13-14
  • 2.传统教学存在弊端14
  • (四)相关理论及学习方式14-17
  • 1.建构主义理论14-15
  • 2.非正式学习15-16
  • 3.移动学习16-17
  • 三、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课前准备17-25
  • (一)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17
  • (二)微课程地理教学内容的选取17-18
  • (三)微课程地理教学分析18-21
  • (四)地理微课程教学资源的搜集与准备21-22
  • (五)地理微课程课堂教学及活动的设计22-23
  • (六)班级概况23-25
  • 四、高中地理微课程案例教学设计及实施25-39
  • (一)微课程教学案例:“山地的形成”25-31
  • 1.微课程“山地的形成”任务单设计25-27
  • 2.微课程“山地的形成”微视频的设计27-31
  • (二)微课程“山地的形成”教学实施31-36
  • 1.课前自主学习31
  • 2.师生课堂活动31-36
  • (三)微课程“山地的形成”教学评价36-37
  • 1.微视频制作的评价36
  • 2.教学过程评价36-37
  • (四)“山地的形成”传统教学与微课程教学的比较37-39
  • 1.传统教学与微课程教学学生课堂表现比较37
  • 2.传统教学与微课程教学课后练习准确率比较37-39
  • 五、研究总结39-41
  • (一)研究结论39-40
  • (二)研究不足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枝,张敬义;素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浅谈[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刚;高中地理新教材变动的特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11期

3 翟燕;;浅析高中地理新教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唐小梅;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J];引进与咨询;2004年06期

5 陈泮明;高中地理课本中两个难点的讲述[J];天中学刊;2004年05期

6 陶梅;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韩国辉;;浅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8 李素芳;周长春;信恒蔚;王殿军;王平;;谈现行高中地理教材(鲁教版)中的内容问题及修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年08期

9 陈海来;;高中地理教材重新编写的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袁章;;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健;;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王秋;;高中地理教学建议探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3 先青平;;浅谈高中地理复习的基本策略[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全斌;;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浅谈[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6 陈国彦;;台湾的高中地理教育问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李世忠;;高中地理“城市交通”研究性学习探讨和政东路交通状况调查评价[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袁书琪;王晓文;刘恭祥;;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严瑛;;武汉市高中地理教学调查报告[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吴明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与类型的再思考[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广丰中学 徐贞伟;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线性规律[N];学知报;2010年

2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王照策;在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地理知识整合复习[N];学知报;2011年

3 孙为民;高中地理学习方略[N];朔州日报;2008年

4 万载第二中学 丁北和;高中地理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N];宜春日报;2009年

5 威宁自治民族中学 阳万发;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江西省广丰一中 许明朗;高中地理教学中“绿色”概念的渗透[N];学知报;2010年

7 淅川县一高 张德昌;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线性规律[N];学知报;2011年

8 锦屏中学地理组 林智;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教学体会[N];贵州民族报;2014年

9 河南禹州二高 李战歌;浅析高中地理学习方法[N];学知报;2010年

10 江苏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 曹芳;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关“时间”的求算[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静;高中地理范例性教材编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丽娜;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武兴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问题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董艳;高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董满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任爱明;基于STS教育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万银春;《专业标准》下新任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慧;高中地理模拟活动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姚泽阳;PCK:“专业标准”下新手型高中地理教师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艾何;高中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课程理论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设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87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e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