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学生资助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民族振兴之基,实现教育公平是保障起点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政府在教育上不断加大投入,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惠及千家万户。从学前到高等各阶段各层次的教育,在办学规模、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变化。尽管如此,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家庭教育成本普遍占比偏高,存在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无力负担孩子教育费用的现实情况。为了保障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生资助政策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实行“奖、助、贷、勤、免、补”相结合的混合资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从实践经验来看,我国当前的学生资助体系构建还不完备,体系运行过程中政府、学校、学生、银行等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加剧了运行效能低下,因此,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分析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对提高资助体系效能、回归学生资助的育人助困功能、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资助工作的现状。结合相关文献和个人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奖、助、贷、勤、免、补”等各资助模式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分析了各资助模式的主要参与主体和运行方式。 其次,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对政府、学校、银行、学生四个主要参与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明确了各方的信息优劣势,再通过在“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三个典型模式下分别对学校与学生、政府与学校、银行与学生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讨论了各主体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再次,分析了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现实原因。由于资助体系构建不完善,特别是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还远远跟不上需要,故而在现行条件下存在贫困生资格认定科学客观性不足,学生本人、出具贫困证明的政府基层部门、学校等都存在出于不同原因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另外,目前我国资助工作德育功能发挥不足,诚信意识不够,造假成本太低导致大量的“伪贫困生”挤占资助资源,造成新的不公平。 然后,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资助工作中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优化对策。从贫困生认定制度完善、体系构建运行优化、资助育人功能发挥、监督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力求找到一个相对可行的工作方法指导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学生资助 信息不对称 博弈论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12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12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文献反映的总体情况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3-15
- 1.3.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5-16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16-17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7-18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17-18
-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18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18-19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阐述19-24
- 2.1 学生资助的涵义19-20
- 2.1.1 学生资助的管理学内涵19-20
- 2.1.2 学生资助概念的外延20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20-21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20-21
- 2.2.2 信息不对称的分类21
- 2.3 委托代理理论21-22
- 2.4 博弈论22-24
- 2.4.1 博弈论简介22-23
- 2.4.2 博弈的类别23
- 2.4.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关系23-24
- 第3章 我国学生资助现状及运行模式分析24-32
- 3.1 我国学生资助现状分析24-29
- 3.1.1 奖学金26
- 3.1.2 助学金26-27
- 3.1.3 助学贷款27-28
- 3.1.4 其他资助形式28-29
- 3.2 我国学生资助体系运行模式29-32
- 3.2.1 奖学金运行模式分析29
- 3.2.2 助学金运行模式分析29-30
- 3.2.3 助学贷款运行模式分析30
- 3.2.4 其它资助方式运行分析30-32
- 第4章 学生资助工作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形成的理论分析32-49
- 4.1 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其委托代理关系32-34
- 4.1.1 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参与主体32
- 4.1.2 各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32-34
- 4.2 学校与学生在“助学金”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34-38
- 4.2.1 逆向选择:“真伪贫困生”与学校的一次博弈34-37
- 4.2.2 道德风险:助学金不当使用的问题37-38
- 4.3 学校与学生在“奖学金”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38-39
- 4.4 政府与学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39-41
- 4.4.1 逆向选择:“非贫困校”驱逐“贫困校”39-40
- 4.4.2 道德风险:学校在资助工作中“偷懒”40-41
- 4.5 银行与学生在助学贷款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及多阶段动态博弈41-49
- 4.5.1 逆向选择:“贷不到”与“借贷”彰显供求矛盾41-42
- 4.5.2 银行自定助学贷款利率对银行与学生博弈行为的影响42-45
- 4.5.3 道德风险:高违约率的背后45
- 4.5.4 学生与银行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45-49
- 第5章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学生资助工作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现实原因49-54
- 5.1 缺乏科学有效地认定机制49-50
- 5.1.1 当前贫困生认定标准客观准确性不足49
- 5.1.2 核实贫困生信息成本太高49
- 5.1.3 各种补充评审措施难以改变认定者的信息劣势49-50
- 5.2 资助体系设计还不健全50-52
- 5.2.1 无偿资助引发利益的争夺50
- 5.2.2 专业化资助队伍建设相对滞后50-51
- 5.2.3 以行政力量推动为主的资助模式,导致社会和市场参与不足51-52
- 5.3 资助育人功能不足52
- 5.4 监督和惩罚机制有待完善52-54
- 5.4.1 资助机构内在监督力度不够52
- 5.4.2 对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好坏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52-53
- 5.4.3 贫困生信息公示面临难以逾越的法律道德障碍53
- 5.4.4 贫困生信息公示面临难以逾越的法律道德障碍53-54
- 第6章 我国学生资助工作中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优化对策54-60
- 6.1 逐步建立科学全面可行的贫困生认定制度54-55
- 6.1.1 制定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54
- 6.1.2 制度贫困生认定配套的监管制度54-55
- 6.2 逐步完善我国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实施55-56
- 6.2.1 建立扶贫助困长效机制,将无偿资助逐渐内化为有偿资助55
- 6.2.2 完善机构设置,提示资助队伍的专业化程度55-56
- 6.2.3 逐步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资助工作的管理实施56
- 6.2.4 建立宣传长效机制,促进政府信息公开56
- 6.3 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56-58
- 6.3.1 学生资助体系成为德育教育资源的特质56-57
- 6.3.2 变革资助体系观念57
- 6.3.3 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形成全社会关爱大学生的资助方式57
- 6.3.4 形成德育教育的长效措施57-58
- 6.4 完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网络平台58
- 6.5 完善监督惩罚机制,提高信息运行效能58-60
- 6.5.1 政府层面的监督惩罚机制59
- 6.5.2 学校层面的监督惩罚机制59
- 6.5.3 学生层面的监督惩罚机制59-60
- 第7章 总结60-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夕多;;国家助学贷款市场与信息不对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庆豪,沈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困境与出路[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6期
3 耿新;陈莉;;信息不对称下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博弈分析[J];财政监督;2010年12期
4 赵晓梅,刘少雪;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系统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4期
5 范先佐;;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岑道权;;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难点及对策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陈绵水;付剑茹;朱文珍;;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9年02期
8 张凤萍;美国高等教育经济资助方式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1999年03期
9 闫屹;程晓娜;;政府在我国助学贷款中存在的“越位”与“缺位”[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12期
10 高晓杰,武毅英;大学生资助方式的利弊分析与改革思路[J];江苏高教;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玉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我国公立医院过度医疗治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李好;中美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41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