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微课的符号间关系与意义共建
本文关键词:多模态微课的符号间关系与意义共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生事物,其作为多模态语篇意义的构建方式尚不明晰。文章首先明确了微课的多模态属性,然后尝试以图文关系理论和声画关系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多模态微课的符号间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对视觉模态符号间关系、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间关系分别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文本、图像和声音同为语篇制造意义的资源,它们各自有着对方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它们相辅相成、互补整合,从而达成语篇意义的共建。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关键词】: 微课 多模态 符号 图文关系 声画关系
【基金】: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金“微课程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ER2013B35)资助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引言微课是近两年异军突起的一种教学形式,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其定义尚未固定——胡铁生、焦建利、黎加厚等学者分别给出了各自的理解,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师资培训中心等教学管理部门也在各级比赛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随着各教育机构相关微课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2 曾方本;;多模态符号整合后语篇意义的嬗变与调控——兼论从语言语篇分析到多模态语篇分析转向时期的若干问题[J];外语教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素音;;多媒体英语课堂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和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晓娜;;多模态话语分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海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田鑫;;大学英美文学赏析中多模态教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4 刘艳方;;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5 王梅;;国外道歉语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彭漪;杨海燕;;多模态平面商业广告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赵秀凤;苏会艳;;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张时倩;;中外两则企业图标的多模态对比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杨洪玉;;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浙江工商大学百年校庆标识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胡慧慧;;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邱宝林;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3 郑大群;女性电视叙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胡丹;学生视角的中国教师批评话语的功能—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张立新;视觉、言语幽默的情感认知互动模式—幽默的功能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龚晓斌;文学文本中的视觉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刘佳;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刘奕;汉语会话增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刘剑;超文本语境下的翻译形态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乃军;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电影作品及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郭恩华;篮球赛事网络英语新闻报道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艳艳;系统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商业广告语篇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吴莎;教师课堂话语的多模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祖华;多模态话语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荫;上海世博会英文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蜀君;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广告语篇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燕娜;英汉学习词典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顺臣;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科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韵如;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年05期
2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3 曾方本;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的转换及其语义位移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辛志英;;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玲;罗莹莹;包威;高战荣;;浅析多模态形式对二语学习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2 孙元春;;刍议多模态值日报告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3 金雅声;胡阿旭;;少数民族语音多元化和多模态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赵永刚;;文学批评的多模态方法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彭漪;杨海燕;;多模态平面商业广告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冯德正;;数字技术与多模态语篇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陈丽婉;;语法多模态教学模式探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高蕊;;体育文化的多模态话语建构——以大冬会会徽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刘晓琳;;多模态话语协同作用在视频广告中的体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刘荣君;;多媒体条件下的单模态与多模态听力效果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东;谷珍;杨燕平;白鹤;;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效果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2 张霄军;;多模态语料库:抢救濒危语言的有效途径[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夏凡;王宏;;多模态情感数据标注方法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赵贤;;多模态基底系统性质研究[A];2010年全国应用逻辑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友安;胡云安;周绍磊;;Hammerstein系统的多模态模型及其两步辨识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钟若飞;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SZ-4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处理与应用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康志峰;;口译中多模态的AA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俊辉;李文政;李学军;;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医疗设计与肿瘤精确治疗[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孟祥亮;史元春;杨欣;;基于分层原语的多模态输入统一访问接口[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在SZ-4飞船模拟验证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刘垠;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罗绵卫 王建成;中国航天科工高分专项实现零突破[N];中国航天报;2011年
3 记者 刘钊 通讯员 唐世浩 刘瑞霞;三维大气体可视技术取得初步突破[N];中国气象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宝磊;多元优化过程记忆算法及动静条件下多模态寻优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逯波;多模态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谭帅;多模态过程统计建模及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6 王洋;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张志坚;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融合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亚楠;多模态特征融合和变量选择的视频语义理解[D];浙江大学;2010年
9 叶剑华;三维及多模态人脸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钱真;视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莹;多模态语篇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2 周燕红;幽默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于萍;购物网站的多模态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周娜;语文课程中的多模态素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邵爽;教科书多模态语篇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苗苗;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裴晓娜;多模态奥巴马竞选海报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窦红双;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龙艳琴;汉语房地产平面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袁艳艳;动态多模态话语的模态协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多模态微课的符号间关系与意义共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45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