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也相应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显得乏力,并日渐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阻碍。因此,改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克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困境,增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动力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进行农村义务教育满意度的研究将有利于真实反映出公众对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凸显农村义务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而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服务提供一定的依据。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公众对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感知,尝试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社会政策环境和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的理论实践情况进行描述,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内涵,并从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行为主体、基本对象、关键特征等方面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理论体系和框架;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视角予以借鉴,提出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内涵,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次,论文以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方法和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建模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实际发展状况,筛选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基本变量(包括相关可测变量和潜在变量),并对这些有关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假设,进而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最后,论文以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下辖的社区和行政村作为实地走访的调研对象,根据所构建的农村义务教育服务指数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而验证其指数模型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针对所构建的指数模型变量的测评结果,提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服务 公众满意度 指数模型 满意度测评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2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1
- 1.1 选题背景9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9-10
- 1.2.1 选题目的9-10
- 1.2.2 选题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8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8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18-21
- 1.4.1 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21
- 第2章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理论基础21-32
- 2.1 农村教育及农村义务教育服务21-23
- 2.1.1 农村教育的概念21-22
- 2.1.2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22-23
- 2.2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理论框架23-28
- 2.2.1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23-25
- 2.2.2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行为主体25-26
- 2.2.3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基本对象26-27
- 2.2.4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关键特征27-28
- 2.3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满意度理论28-32
- 2.3.1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内涵28-29
- 2.3.2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形成机理29
- 2.3.3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的质量与公众满意度29-30
- 2.3.4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30-32
- 第3章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32-43
- 3.1 农村义务教育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模设想32-35
- 3.1.1 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SIM)32-34
- 3.1.2 结构方程模型(SEM)34-35
- 3.2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35-40
- 3.2.1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潜在变量的选取35-38
- 3.2.2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潜在变量之间关系假设38-39
- 3.2.3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可测变量的建立39-40
- 3.3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分析40-43
- 第4章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实证研究43-52
- 4.1 实证研究背景与意义43-44
- 4.1.1 研究背景43-44
- 4.1.2 研究意义44
- 4.2 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44-47
- 4.2.1 调查问卷设计44-45
- 4.2.2 数据收集与处理45-47
- 4.2.3 数据分析47
- 4.3 实证结果分析47-50
- 4.3.1 模型检验47-48
- 4.3.2 结果分析48-50
- 4.4 对策和建议50-52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2-54
- 5.1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52
- 5.2 本文的创新点52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附录A 农村义务教育服务满意度研究调查问卷59-62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彬;邓艳利;;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的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晓燕;;基金会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分析及量表开发[J];求索;2012年10期
3 李锦红;王谦;;浅谈政府部门公众满意度评价的有效实现途径[J];天府新论;2006年01期
4 曾莉;;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J];学术论坛;2006年06期
5 盛明科;刘贵忠;;政府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与方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朱国玮;;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与实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陈俊星;;地方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的困境与出路[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8 陈方玺;;个人满意度与地方政府公众满意度关系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刘静;;地方政府教育管理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晓燕;;基金会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与绩效关系研究[J];学术论坛;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凯伟;梁瑞银;;县级政府廉政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A县为例[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2 梁昌勇;朱龙;冷亚军;;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政府部门公众满意度测评[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盛明科;赵龙;陈露雯;;政府信息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体系及其算例研究[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4 陈虹;冯江平;;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众满意度的测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萌;十大窗口行业公众满意度“成绩单”[N];长江日报;2008年
2 记者 胡诗云;上海邮政继续保持文明指数“绿标”[N];中国邮政报;2009年
3 记者 张晓鸣;申城环保公众满意度:85.5分[N];文汇报;2010年
4 朱吉人;家装业公众满意度再度提高[N];建筑时报;2010年
5 记者 蔡美萍;江苏十大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新鲜出炉[N];中国质量报;2010年
6 闻铭 顾生庚;我市8个窗口行业—— 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N];常州日报;2011年
7 记者 裘立华;浙江考核干部权重 公众满意度占20%[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孙瑞灼;考核“公众满意度”是个进步[N];沈阳日报;2011年
9 孙瑞灼;用“公众满意度”考核政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记者 湘竹;海口窗口行业公众满意度86.06%[N];海口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红灿;基于优化粗糙集的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思颖;县级政务大厅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与提高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梁瑞银;县级政府廉政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3 赖琳慧;政府绩效主客观评价的契合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璐;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杨仕婷;惠州市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黄霜;德阳外汇局在线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龚文军;基于公众满意度测评的政府绩效提升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晓旭;峨眉山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公共服务供给的公众满意度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会来;社会资本对社区居民公众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比较倾向的调节作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飒;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48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