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新型伙伴式合作关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教师与家长新型伙伴式合作关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即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呈现出依赖型、孤立型和对抗型三种不良倾向,这其中既有教师层面的原因,又有家长的责任,还有教育机制不完善的桎梏。改善这种现状,应从三方面构建教师与家长的新型伙伴式合作关系:信任塑造,打牢交往基础;完善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密切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家长 教师 伙伴式 合作关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课题(13YJA880092)
【分类号】:G459
【正文快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1]目前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还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合作与交流的机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地位不对等。教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方;张金良;;从情感维度整合中学物理教学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卫萍;陈雪梅;;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张桂玲;;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学习兴趣淡薄分析及对策探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徐子芳;王金香;王庆平;;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学质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张明晶;;80后青年语文教师的迷失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袁利;;浅谈素质教育下“和风细雨”式的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王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王有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袁玉婷;新课程实施中的家校合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智;高校新资助政策及其实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红峰;基于育人视角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晗;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孟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宏卓;小学教室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德毅;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时间管理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丽艳;再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布白手法的运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中建;教师专业素质举隅[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2 胡惠闵;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3 闫江涛,李红;论教师的创新素质及其培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刘国艳;;职业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5 侯斌;韩庆芳;;让教师在团结协作中体验幸福[J];中国民族教育;2008年02期
6 刘春悦;;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理论界;2008年03期
7 李建辉;王晶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新探[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1期
8 张菊风;;关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年02期
9 李军;;关于农村教师“合作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年01期
10 潘俊祥;认真抓好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张仁德;;大力推进教师研究性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3 张仁德;;大力推进教师研究性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4 徐芳;;浅谈教师的心理特征及管理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陈建兵;张春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合肥市48中课题组;;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模式[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8 ;创新研训机制 注重内涵发展 着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三河市教师教育工作汇报交流材料[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陈云;;影响教师决策的因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教研室 陈江;教改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素质[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 宋月;教师培训应走出唯技术倾向的误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大学校长说教师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汪坚;市九小教师专业强[N];湛江日报;2007年
5 王少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教研部主任;以绩效引导“加法时期”的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通讯员 张俊英 王森远;大城县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N];廊坊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黄淑真 吴国华;济宁九中:多举措引领教师专业成长[N];济宁日报;2011年
8 第四十一中学 曹卫芳;实施互动评价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8年
9 泗洪县石集中学 周继栋;把教师引上幸福的研究之路[N];江苏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柴葳 刘琴;农村教师期待更多公共政策阳光[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辉;教师专业判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敏;农村新机制教师工作思想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唐雅妮;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李婷;小学城乡家校互动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蒿瑞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式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张开洲;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梁文宸;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一体化标准现状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7 沈梦洁;高校教师新入职阶段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贺小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非行政性组织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建云;当代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教师与家长新型伙伴式合作关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49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