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简称MHT)并结合改编后的《父亲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简称EMBU-f),对广东省珠海市某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明晰父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利用相关文献对研究结果进行透彻的分析,探讨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推动珠海市广大小学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亲教养方式的改善。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关键词】: 父亲 教养方式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分类号】:G444;G78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家庭教育作为学生身心发展当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我国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人们普遍认同了家庭教育在对儿童心理构建上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作用。据以往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多数的家庭中父亲往往扮演着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时常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中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绪群;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我概念发展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朝昭;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培培;3-6年级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袁振国;;以方法创新促进教育理论创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1期
4 卫萍;葛明贵;陈雪梅;;合肥848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刘晖;杨会芹;;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刘化英;罗杰斯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徐丽敏;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张旭东,贺岭峰,王维生,李进玲;学习失能学生的自我概念[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汪巧玲;陈顺森;曾天德;;自我概念的形成机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贞;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大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童宁;农村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潘有文;886名4-6年级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婷;农村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功父母的廿五原则[J];华北民兵;2005年04期
2 赵章留;王树华;;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合作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3 王素华;;家长的教养方式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郑祥专;;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积极教养方式探新[J];三明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刘剑虹;许净露;;民营企业家对子女(中学生)教养方式的调研报告[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李南;;山东省城市独生父母家庭幼儿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世嫘;;父亲教养方式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何大慧;家长在教养方式上的信念与其教养特点之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9 陈微;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成长[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7年04期
10 秦秋君;;浅谈教师辅导家长建立合理教养方式的对策[J];时代教育;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秋玲;杨心德;;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莉;;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娟;但菲;;3—6岁幼儿父母性别教养方式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文庆;戴春林;;子女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的感知与自身攻击性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留守儿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许欣;姚家新;;父母投入对教养方式、运动期望价值的调节效应[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吴亮;伍新春;;亲子在教养方式上的认知差异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高彬;;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与解决方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邱海黎;要有科学的教养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苏军;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教养方式[N];文汇报;2012年
3 徐杨;某些教养方式容易让孩子走偏[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杨小柳;让孩子不成为“问题儿童”[N];健康报;2004年
5 苏彦科;教养方式不当引发学生焦虑[N];光明日报;2005年
6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博里紫荆路 刘淑英;家有“不良”儿[N];健康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刘华蓉;孩子的成长别错过更别越过[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中国幼儿教育周刊》编辑部;今日,我们怎样做父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张洪军;你的孩子胆小爱哭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邢少红;聆听高墙内的心灵对话[N];金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2 赵玉奇;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金瑛;家长跨国务工、教养方式与学生生涯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张璐;攻击型教养方式的结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利亚;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影响的跨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安丽娜;高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梁振杰;“独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俊嬴;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文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江姗;80后父母的子女教养方式及控制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0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