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乡村德育思想及其对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世纪初乡村德育思想及其对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小城镇居民道德问题。这些道德问题重点表现在三大方面:公共道德方面,伦理道德方面,以及职业道德方面。这些道德问题对小城镇的建设,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道德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根结底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回顾我国上世纪初,出现了大批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乡村教育家。他们各自提出了各自的乡村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当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的成分。因此,本文将对这些乡村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从中寻找与针对我国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相关的启不。首先在引言中介绍了理论缘起、选题背景及意义,对已有关于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和小城镇道德教育的研究做了综述,并介绍了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上世纪初乡村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分别从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黄炎培的教育思想出发,从中挖掘出这些教育思想中包含了怎样的德育思想,其中包括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梁漱溟的情志教育,陶行知的真人教育,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分析这些思想之间的共同点,以及这些思想蕴含着怎样的理论价值。第二章对我国当代小城镇居民的道德现状展开调查分析。从上世纪初乡村教育家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公共道德问题、家庭道德问题、职业道德问题三个维度出发,对个案小城镇的道德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与上世纪初的中国乡村做对比,分析哪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哪些新问题,问题出现的同时,道德发展状况有何进步。从而为第三章,从实际调查的角度,来寻找相关的启示。第三章是从上世纪初乡村教育家的思想出发,结合第二章调研的成果,探寻对我国当代小城镇道德教育的启示。结合实际,分析了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对于解决公共道德问题的启示,梁漱溟的情志教育思想对于解决家庭伦理道德问题的启示,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思想对于解决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启示,陶行知的真人教育对于帮助小城镇居民建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的启示。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教育 启示 德育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9
- 一、问题的提出6-8
- (一) 理论缘起6-7
- (二) 现实背景7-8
- (三) 选题意义8
- 二、文献综述8-15
- (一) 关于上世纪初乡村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8-12
- (二) 关于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的研究12-14
- (三) 关于上世纪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启示研究14-15
- 三、核心概念15-17
- (一) 小城镇15-16
- (二) 小城镇居民16-17
- (三) 道德教育17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7-18
- (一) 研究思路17-18
- (二) 研究方法18
- 五、创新之处18-19
- 第一章 上世纪初乡村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小城镇道德教育重要性19-30
- 一、乡村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及乡村德育思想内容19-24
- (一) 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公民教育19-21
- (二)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情志教育21-22
- (三)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真人教育22-23
- (四) 黄炎培乡村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23-24
- 二、乡村德育思想可资借鉴的成绩与特点24-27
- (一) 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24-25
- (二) 显著的大教育观色彩25-26
- (三) 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26-27
- 三、小城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7-30
- (一) 对城市和乡村的道德建设起着辐射作用27-29
- (二) 有利于小城镇居民形成新的道德风貌29-30
- 第二章 小城镇居民道德发展与德育现状分析30-51
- 一、调研设计及个案小城镇的基本情况30-32
- (一) 调研设计30-31
- (二) 个案小城镇的基本情况31-32
- 二、个案小城镇居民道德发展中的问题32-44
- (一) 公共道德问题33-38
- (二) 家庭伦理道德问题38-41
- (三) 职业道德问题41-42
- (四) 道德评价标准问题42-44
- 三、个案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的问题44-49
- (一) 社区工作人员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5
- (二) 缺乏系统的道德教育方法45-46
- (三) 没有专门开展道德教育的机构和人员46-47
- (四) 缺乏应地制宜的道德教育素材47
- (五) 对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47-49
- 四、对个案小城镇居民道德发展及道德教育问题总结49-51
- 第三章 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城镇道德教育的借鉴51-62
- 一、晏阳初公民教育对于解决公共道德问题的启示51-54
- (一) 良好的素质、物质、身体条件的保障51-52
- (二) 因地制宜的教育内容52-53
- (三) 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同时进行53-54
- 二、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对解决职业道德问题的启示54-57
- (一) 引导小城镇居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55-56
- (二) 加强对小城镇居民的职业行为的训练56
- (三) 树立小城镇居民自我教育的意识56-57
- 三、梁漱溟情志教育对于解决伦理道德问题的启示57-59
- 四、陶行知真人教育对于解决道德评价标准问题的启示59-62
- (一) 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60
- (二) 寻找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平衡点60-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芳;范海荣;罗睿;李广英;;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发展制约因素剖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2期
2 冯瑞;山西省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王峰;汉中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情况的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4 田春兰;张治军;;面向小康社会山东省小城镇居民体育行为动机培养之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5 丁海勇,刘志民,虞重干,丁燕华;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黄强;;福建省山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7 刘玉常;;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初探[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张惠芳;罗睿;胡娟娟;张维庆;;甘肃民族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2期
9 高爱民;孙劲松;张铁明;谭延敏;刘志红;董启林;;以农村为基础的小城镇居民非体育参与者制约因素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姚化平;;孝感市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视界;2012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延敏;张铁明;;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层次分析法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零点调查集团凌慧凌波;真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零点调查集团凌波;小城镇居民理想的居住胜地[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李凤新;我国小城镇体育发展战略研究[N];中国体育报;2001年
4 记者 孙汝祥;想投诉而未投诉问题突出,小城镇尤甚[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钱峰;无知加剧“恐艾症”[N];健康报;2004年
6 栾军;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N];商务时报;2007年
7 记者 史玉根;幸福感,怎样才能多一点?[N];中国妇女报;2007年
8 撰文 刁蓉艳 付艳华;贫困根源在“教育”?[N];上海金融报;2006年
9 大丰市土地储备中心 袁晓莉;试点小城镇居民拆建房屋应予批准[N];江苏经济报;2013年
10 记者马兰;公民关注“非正规”就业[N];工人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树;上世纪初乡村德育思想及其对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李俊洪;城市化进程中的苏南小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岳天翔;赣州市小城镇居民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殷宏健;成都市小城镇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模式构建[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5 姚辉波;鲁西南小城镇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卢牡丹;当代中国小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徐锋;苏锡常地区小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指向与发展对策[D];苏州大学;2005年
8 魏富民;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居民健身体育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魏志英;湘中地区小城镇居民体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彭云;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上世纪初乡村德育思想及其对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
本文编号:515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1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