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摘要】:多元文化是21世纪的标志,各国经济交流加快,各国人民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文化的快速交流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影响了各国公民的身份属性和社会意识。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澳大利亚旨在重建民族认同、寻求身份归属,强调一种以全球视角看待社会问题、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对他人公民身份认可的世界公民意识教育。如今,全球化逐步加深,世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培养认同自身文化、尊重他人文化,坚持民主与社会正义,关心生态环境和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多元文化公民是澳大利亚正在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过程和形式的分析,力图展现近代澳大利亚的公民教育模式,希望能对中国国内公民教育有些许贡献。论文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多元文化与公民教育,旨在对后续的研究分析提供基础。第二部分,在全球化视角下探讨澳大利亚的国家身份、多元文化与公民教育的发展。通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在全球的重新定位,其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变化,以及同一时期世界公民教育的促进,探讨其多元文化的变化过程,及对其国内的公民教育的影响。第三部分,呈现从英国臣民、澳大利亚公民到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公民这三个澳大利亚公民身份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几种多元文化公民教育举措。主要通过论述20世纪末的“社会与环境研究”课程;公民学与公民小组报告中的积极公民教育;“发现民主”计划中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等三种教育模式,借以展现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具体表现。第五部分,列举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几种形式,主要包括价值观教育、人权教育、环境教育、原住民教育和全球教育,借以展现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公民应该拥有的一些主要素质表现。第六部分,通过以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形式之一—SOSE课程框架为例进行分析,从比较的、文化间的、全球化的三个维度具体展现澳大利亚在全球化维度下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第七部分,是对新时期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评析。主要分析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及其全球公民身份的拓展问题。第八部分,结论与启示。该部分总结了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并探讨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澳大利亚 全球化 多元文化 公民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6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8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11-12
- 1.2.1 公民11
- 1.2.2 公民教育11
- 1.2.3 多元文化11
- 1.2.4 多元文化主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3.2 国外研究综述14-17
- 1.4 研究方法17-18
- 2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背景18-25
- 2.1 20 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重新定位18-20
- 2.2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的发展20-21
- 2.3 世界公民教育浪潮的影响21-23
- 2.4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的促进23-25
- 3 多元文化公民:澳大利亚公民身份的发展25-29
- 3.1 从英国臣民到澳大利亚公民25-26
- 3.2 从澳大利亚公民到多元文化公民26
- 3.3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公民26-29
- 4 全球化时代澳大利多元文化公民教育举措29-39
- 4.1 “社会与环境研究”课程29-31
- 4.2 积极公民教育31-34
- 4.3 “发现民主”计划中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34-39
- 5 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的几种形式分析39-48
- 5.1 价值观教育39-42
- 5.2 人权教育42-43
- 5.3 环境教育43-45
- 5.4 原住民教育45-46
- 5.5 全球教育46-48
- 6 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以SOSE课程框架为例48-53
- 7 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教育评析53-56
- 7.1 走向文化之间53-54
- 7.2 公民身份的拓展54-56
- 8 结论与启示56-60
- 8.1 结论56-57
- 8.2 启示57-60
- 8.2.1 少数民族文化与共同文化认同问题58
- 8.2.2 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存问题58
- 8.2.3 国际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问题58-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立新;澳大利亚“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年02期
3 李明欢;“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4 钱超英;;澳大利亚:移民、多元文化与身份困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高鉴国;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评析[J];世界民族;1999年04期
6 韩芳;;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应对[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7 韩芳;;“发现民主”计划: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课程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04期
8 万明钢,王文岚;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杨洪贵;;多元共存 和谐共处——试论多元文化主义[J];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刘国华;学校公民教育刍议[J];学术研究;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华;中国公民教育的诞生—课程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岳书杰;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富婷;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及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晓蓉;当代公民教育的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骞;多元文化主义与澳大利亚民族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邹瑜;中国公民教育的文化困境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2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2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