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英国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及其启示
【摘要】:20世纪中后期,随着国际范围内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加上英国基础教育质量下降、新任教师难以胜任教学工作以及教师流动率高的现状,英国政府重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英国政府通过制定新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实行新教师的入职简介制度、对教师进行入职培训与在职培训、建立新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制度等举措来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今天,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内环境,结合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师群体的特点,借鉴英国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经验,我国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组织开展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培训,提倡职前学习、入职培训与在职教育一体化,完善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评制度。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社科部;
【关键词】: 英国 新教师 专业发展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30404)
【分类号】:G556.1
【正文快照】: 从教师教育的视角来看,教师专业发展是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作为统一整体,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所有试图改进教育质量或使学校工作更具活力的努力,都必须完全立足于教师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艳;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对策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陈红梅;刘庆国;;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经验及其启示[J];成才;2000年10期
3 钱焕;谈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J];衡水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4 郭洋波;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南钢;新中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回顾和前瞻[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9期
6 翟丽萍;教师在职培训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1期
7 毕玉海;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世云,刘跃,温平川,郑贤铭,赵湘桂;关于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邓达;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取向及新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10 隋赤;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民;;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接受度的教师培训实验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韩映雄;;我国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发展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田学林;;立足校本,提高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职业道德[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胡太林;;以校本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陈伟新;;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6 胡太林;;以校本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余茂龙;田学林;宋应昌;;贫困地区(甘肃河西)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思想培养的资源建设调查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韩文虹;;教师继续教育应强化“三种意识”[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9 綦延辉;;对“转轨”形势下师训工作的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10 黄征兵;;教师“问题行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惠玲;新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大效果好[N];铜川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占伟;教师教育该如何转型升级[N];中国教师报;2014年
3 本版编辑 单春艳 皮拥军 乐先莲 梁美淑 金红莲;国外教师教育政策凸显教师阳光职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特派记者 魏如松;完善教师业绩评价考核制度[N];海南日报;2011年
5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王浩;推进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思考[N];江苏教育报;2011年
6 贾小庄小学;探索教师专业化新路子[N];青海日报;2003年
7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徐莉;教师教育走出盲区[N];光明日报;2003年
8 郭晓娟;教师专业化问题及解决之道[N];光明日报;2006年
9 陈德如;学十六大精神 做学习型教师[N];中国远洋报;2002年
10 编译 李茂;无心插柳柳成阴[N];中国教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雄伟;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佃献;连云港市市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调查分析与建议[D];苏州大学;2008年
2 连玉生;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目标体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颖;英国中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彩霞;新教师入职初期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胜男;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领导者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思勇;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与重构[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曲;华德福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何洪英;幼儿园新教师家园合作能力现状及培养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莎;农村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越;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45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4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