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他人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本文关键词:加强“他人意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摘要】:笔者发现,无论是心理学著作还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其中关于"自我意识"的内容多如牛毛,关于"他人意识"的稍嫌不足。可是,现实生活中缺乏的却正是"他人意识"。社会上很多人"自我意识"超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考虑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损人利己唯我独尊,以至于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结果害人又害己。文章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什么是"他人意识"、加强"他人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
【作者单位】: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关键词】: 他人意识 自我意识 必要性 主要途径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关于“他人意识”的概念界定“他人意识”是相对于“自我意识”而言的,二者相伴而生,这一点,从下列论断中可见一斑。《对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及人—我关系理解的新探索》一文告诉我们:“1879年,Baldwin提出个人是个体化了的社会,我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结果。他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康之;张乾友;;从自我到他人:政治哲学主题的转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3期
2 杨大春;他者与他性——一个问题的谱系[J];浙江学刊;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白云;萨特与马克思他人观的比较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伍茂国;;现象学视阈中的“他者”[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2 姜浩;程清旭;郜文华;;人“生活世界”的三个层面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年17期
3 孔繁斌;;服务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知识扩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王小莉;;“他者”的世界——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研究[J];语文建设;2014年29期
5 邱耕田;;从自我中心主义走向共生主义[J];学习与探索;201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富胜;后形而上学视野里的社会理性[D];吉林大学;2007年
3 孙庆斌;勒维纳斯的他者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彭勇;列维纳斯的他异性美(伦理)学[D];厦门大学;2009年
5 赵海英;走向他者之途[D];吉林大学;2010年
6 华启和;气候问题政治博弈的伦理共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柴楠;他者的澄明与主体的涅i肹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郑家昊;论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兴起[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许晶;对他者之爱[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徐保风;气候变化伦理[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彦;列维纳斯主体观探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梁小燕;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女性生存论阐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邱业祥;文学的嬗变与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D];河南大学;2006年
4 宋俊红;走出女性的“他者”地位[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杨孝国;与他者的照面勒维纳斯犹太式的伦理学建构[D];湖北大学;2011年
6 王井学;论包容性发展的哲学基础[D];内蒙古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比较[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张凤;萨特自由观中的"他人"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娟;存在 人与物 他人与人──感悟存在主义大师萨特[J];法国研究;2000年01期
4 汪帮琼;;萨特本体论视域中的“他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凤君;自由: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马克思、萨特自由观简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6 韩庆祥;两种不同性质的个人观:马克思和萨特[J];江淮论坛;1990年03期
7 赵家祥;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几个问题[J];江淮论坛;1993年01期
8 廖小琴;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与人的现代发展[J];求索;2004年03期
9 戴生岐,曾永安;论萨特的自由观及其历史局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陈刚;异化与自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学海;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钟夫;试论百年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刘小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途径[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3 车金福;探索体育职教规律 发展体育职教事业[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2期
4 孔繁荣;加强监督是我国反腐倡廉的主要途径——我国反腐途径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张建伟;张日勇;张俊华;;持续创优是提升县级烟草管理水平和工作基础的主要途径[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22期
6 马文博;;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3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承勇;;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本文编号:546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4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