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中职生归因方式、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1:06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归因方式、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职生 归因方式 自尊 学习倦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给予了大力扶植,中职生不仅在就业上有了更广阔的市场,而且也获得了学历上的上升通道,可以说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然而,中职生的学习状况却不容乐观,学习倦怠现象尤为突出,这不仅会使得学生难以取得学业上的提升,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阻碍其个人的日后发展,所以这种现象尤其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以580名中职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中职生学习倦怠、归因方式和自尊的基本情况,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验证途径,同时提出了一些缓解中职生学习倦怠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学习倦怠在中职生中具有较高的普遍性,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2.中职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在学业疏离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女生则显著高于男生;二年级学生在学业疏离维度上显著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3.中职生归因方式上的内归因倾向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外归因倾向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内归因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更大。4.中职生自尊水平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尊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自尊只在内归因与学习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在外归因与学习倦怠之间不具有中介效应。
【关键词】:中职生 归因方式 自尊 学习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11
  • 1.3 研究意义11-13
  • 1.3.1 理论意义11-12
  • 1.3.2 实践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31
  • 2.1 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13-19
  • 2.1.1 学习倦怠的概念界定13-14
  • 2.1.2 学习倦怠的结构14-15
  • 2.1.3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15-17
  • 2.1.4 学习倦怠的测量17-19
  • 2.2 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19-25
  • 2.2.1 归因方式的概念界定19
  • 2.2.2 归因理论19-23
  • 2.2.3 归因方式的测量23-24
  • 2.2.4 我国学业归因研究的现状24-25
  • 2.3 自尊的相关研究25-28
  • 2.3.1 自尊的概念界定25-26
  • 2.3.2 自尊的结构26-27
  • 2.3.3 自尊的测量27-28
  • 2.4 归因方式、自尊、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28-31
  • 2.4.1 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28-29
  • 2.4.2 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29
  • 2.4.3 归因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29-31
  • 3 研究方法31-34
  • 3.1 研究目的31
  • 3.2 研究假设31
  • 3.3 研究对象31-32
  • 3.4 研究工具32-33
  • 3.5 施测过程33
  • 3.6 数据分析33-34
  • 4 研究结果34-44
  • 4.1 中职生学习倦怠的特征34-36
  • 4.1.1 中职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34
  • 4.1.2 中职生学习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4-36
  • 4.2 中职生归因方式的特征36-38
  • 4.2.1 中职生归因方式的总体状况36
  • 4.2.2 中职生归因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36-38
  • 4.3 中职生自尊的特征38-39
  • 4.3.1 中职生自尊的总体状况38
  • 4.3.2 中职生自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8-39
  • 4.4 中职生归因方式、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39-44
  • 4.4.1 中职生归因方式、自尊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39
  • 4.4.2 中职生归因方式对学习倦怠的影响39-41
  • 4.4.3 中职生自尊对学习倦怠的影响41
  • 4.4.4 中职生归因方式通过自尊影响学习倦怠的中介关系检验41-44
  • 5 讨论44-51
  • 5.1 中职生学习倦怠的特点44-45
  • 5.1.1 中职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特点44-45
  • 5.2 中职生归因方式的特点45-47
  • 5.3 中职生自尊的特点47
  • 5.4 中职生归因方式、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47-49
  • 5.4.1 中职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47-48
  • 5.4.2 中职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48
  • 5.4.3 自尊在中职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48-49
  • 5.5 启示49-50
  • 5.6 局限与展望50-51
  • 6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8
  • 附录58-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华;;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2 段陆生;王志军;李永鑫;;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相关性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03期

3 黎亚军;高燕;;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4 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5 张莹,甘怡群,张轶文;MBI-学生版的信效度检验及影响倦怠的学业特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吴艳;戴晓阳;温忠麟;崔汉卿;;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建良;苏州市中职生学习倦怠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俞静;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策略、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48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48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