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日本教习与清末江苏师范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17 07:23

  本文关键词:日本教习与清末江苏师范教育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教习 清末 江苏师范教育 影响 衰落


【摘要】:清末新政(1901-1905)首次将创立师范学堂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基于这样的背景,江苏筹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公办师范学校,因此江苏也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得最早地区之一。但当时江苏各级各类学堂均面临师资匮乏的大难题。而清末江苏日本教习的引入,为近代江苏早期的师范教育创建和发展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而当时日本教习在江苏的分布是除了直隶省及京师之外最多的一个地区,其中在江苏的日本教习有一半以上执教于各级师范学堂中。1901年到1911年这十年时间,正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上的初创时期,教学设备极其简陋,教育环境也比较差,而最严重的问题便是师资的严重缺乏,因而日本教习的到来,及时补充了我国新式师范学堂的教育师资。在这种背景下,清末到江苏师范学堂赴任的日本教习和顾问们,对江苏师范教育的近代化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江苏的著名日本教习菊池谦二郎、松本孝次郎和藤田丰八,他们在参与新式学堂的创建与管理,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设置丰富的师资培养课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日本教习在江苏师范教育发展中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最后因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日本教习在江苏开始衰落。本研究实际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清末日本教习大量来苏的缘由、概况及中国各阶层对日本教习来江苏执教的态度进行分析。然后以清末著名日本教习与江苏师范学堂为个案来深入探析日本教习与清末江苏师范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其中包括三江师范学堂的总教习菊池谦二郎、两江师范学堂的总教习松本孝次郎和(苏州)江苏师范学堂的总教习藤田丰八。其次,重点分析日本教习对清末江苏师范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对清末江苏在堂日本教习的衰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日本教习 清末 江苏师范教育 影响 衰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5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第一章 清末日本教习执教于江苏师范学堂的缘由、概况15-29
  • 第一节 清末日本教习大量来江苏的缘由15-20
  • 一、洋务派、维新派的主张:以日为师16-17
  • 二、日本政府派遣教习的目的17-20
  • 第二节 清末日本教习在江苏概况20-26
  • 一、日本教习在华概况20-21
  • 二、日本教习在苏的人数和分布21-23
  • 三、日本教习的遴选和聘请23-24
  • 四、日本教习的资格水平24-25
  • 五、日本教习的薪俸和待遇25-26
  • 第三节 中国各阶层对日本教习来江苏执教的态度26-28
  • 一、清末政府官员26-27
  • 二、士绅及学堂学生27
  • 三、普通百姓27-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二章 清末著名日本教习与江苏师范学堂29-50
  • 第一节 菊池谦二郎与三江师范学堂29-39
  • 一、三江师范学堂的创立及日本教习的引入29-33
  • 二、菊池谦二郎的在堂贡献33-38
  • 三、菊池谦二郎辞教三江师范始末38-39
  • 第二节 松本孝次郎与两江师范学堂39-45
  • 一、松本孝次郎的聘任39-41
  • 二、松本孝次郎在堂的课程贡献41-45
  • 三、松本孝次郎的教学成果45
  • 第三节 藤田丰八与(苏州)江苏师范学堂45-49
  • 一、江苏师范学堂的创立及日本教习的引入45-48
  • 二、藤田丰八对江苏师范教育改革的贡献48-49
  • 本章小结49-50
  • 第三章 日本教习对清末江苏师范教育发展的影响50-58
  • 第一节 对清末江苏师范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50-54
  • 一、参与新式师范学堂的创建与管理50
  • 二、编辑新式师范教育教材50-51
  • 三、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51
  • 四、创设教育学科课程51-52
  • 五、丰富师资培养课程52-54
  • 第二节 对清末江苏师范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54-56
  • 一、增加学堂负担55
  • 二、延缓教学周期55-56
  • 三、丧失教育管理权56
  • 本章小结56-58
  • 第四章 日本教习在清末江苏师范教育中的衰落58-67
  • 第一节 国内教育发展因素58-62
  • 一、江苏师范教育自身的发展58-59
  • 二、学校经费负担过重59-61
  • 三、大批留学生回国61-62
  • 第二节 国际教育环境发展62-66
  • 一、欧美争夺在华教育权62-64
  • 二、日本政府消极对待64
  • 三、中日关系及辛亥革命的影响64-65
  • 四、部分日本教习的恶劣表现65-66
  • 本章小结66-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4
  • 致谢74-7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5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红兰;清末民初直隶师范教育研究(1902-1922)[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2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52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