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1学习环境中的师生感知研究
本文关键词:1对1学习环境中的师生感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学习环境 平板电脑教室 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 学习体验
【摘要】:该文通过1对1学习环境测量量表测量了两个省会城市中4个中小学校的8个平板电脑班级师生对教室学习环境的感知水平。师生对于平板电脑为终端的教室具备的学习环境开放性、空间设计灵活性、人际关系平等性、人机(环境)体验良好性等特征有较高的感知水平,而对于学习平台使用和个性化学习活动开展等感知水平较低。平板电脑教室通过学习平台应用和公平的学习机会支持了个性化、探究性和合作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平台和教室技术环境共同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学习体验。然而,平板电脑教室对于师生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贡献度远大于其对技术应用体验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贡献度。结合课堂观察研究发现这种差距源于学习平台对学习过程性数据的管理、追踪及分析水平低下以及师生信息化创新教学水平的欠缺,因而应当加强对平板电脑教室智能学习平台建设水平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能力。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对学习环境 平板电脑教室 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 学习体验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智慧教室的智能模型与评估工具研究”(项目编号:14YJC880025) 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师生对智慧教室环境感知研究”(课题编号:CJA1418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信息技术与教室学习环境发展发式教学的开展,但是其固定的位置和有限的使用机会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支持依然是短板。人类学习是一个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及创造信诺里斯(Norris)和梭罗维(Soloway)在2002年无线息的过程,因此学校的学习环境建设一直与信息技移动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晓晨;郭鸿;杨孝堂;张晓英;黄荣怀;陈桄;;面向数字一代的电子教材用户体验设计研究——以《Photoshop图像处理》电子教材的用户体验设计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2 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3 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2期
4 冯翔;吴永和;祝智庭;;智慧学习体验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基于Agent的移动学习设备自适应模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0期
2 上超望;刘清堂;杨宗凯;赵呈领;;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协同共享框架及实现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3 郑学伟;;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移动学习技术系统设计构思[J];电大理工;2009年03期
4 刘景福;;剪纸动画:一种适合手机移动学习的娱教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张虹;;北京地区小学阶段基于手机的移动教育发展与需求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李浩君;徐晓萍;黄秀琴;;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设计及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7 李培福;;移动学习呼唤优质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研发[J];高教论坛;2012年03期
8 楼青;姜琪瑶;;基于移动语言教学环境的学习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9 杜俊;;3G背景下构建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周文;张春雨;;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的中职数控机床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武;朱丽艳;;基于网络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引领的探索[A];第二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伟;钟绍春;;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春艳;钟绍春;李献业;王伟;;移动学习研究综述[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薛庆吉;基于3G网络的移动学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晓东;普适学习系统中的情境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晓龙;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训支撑环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玉玺;“遗传与进化”数字化学习系统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向丽;基于学习风格的个性化移动学习网站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友欣;手机移动学习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何皓怡;基于JavaME和JavaEE的手机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曾健;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左有怞;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赵国志;初中英语移动学习平台构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亮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Web学习资源转换系统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丹丹;移动学习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超;基于QTI标准的练习与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英伟;;电子课本解读[J];出版广角;2007年08期
2 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2期
3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4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黄荣怀;张晓英;陈桄;王晓晨;赵姝;龚朝花;;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7 王俊宏;;电子教材:信息时代教科书设计的新形态[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2期
8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廖开际;叶东海;吴敏;;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研究——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J];科学学研究;2011年09期
10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建民;加强网络学习中的情感交流[J];四川教育;2004年09期
2 李亚娟;;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方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方菊华;;二语习得过程中成年学习者个人因素的彰显[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孙传远;刘玉梅;;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刘刚;胡水星;高辉;;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2期
6 论玉玲;;如何利用网络有效支持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J];中小学电教;2007年09期
7 彭文杰;;合理开展合作学习 高效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1期
8 宣曼一;李玉斌;雷绍南;;新浪UC在网络学习群体构建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0年09期
9 阮庚梅;浅谈自主性学习[J];青海教育;2003年Z1期
10 阮庚梅;开展自主性学习 培养创新型人才[J];山西教育;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为民;;有所思——打造学习型公路网络[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张询;;培养语文学习的群体意识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太谷县恒达中学数学教师 程丽云;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N];西部时报;2010年
2 温州市瓯海区丽岙镇叶宅小学 叶一蕾;怎样促进小语课堂学生的有效参与[N];学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杨光;互动探究学习:让课堂真正“动”起来[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
4 贵定县一中 皮云波;浅谈课程整合方法[N];贵州民族报;2010年
5 兴隆庄镇中心小学 边广莲;浅谈新形势下的数学教育[N];学知报;2011年
6 杜金山;高效课堂的八大支撑系统[N];中国教师报;2012年
7 安萱;“安博模式”将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学 秦振田;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N];学知报;2011年
9 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安雪梅;浅谈学困生转化[N];广元日报;2013年
10 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初级中学 潘立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小议[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瑾R,
本文编号:624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2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