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创客视野下的创意电子课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7:04

  本文关键词:创客视野下的创意电子课程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客教育 STEM 调查研究 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


【摘要】:文章基于创客教育理念,设计并实施了创意电子设计兴趣类培训。培训分为集中教学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教师和助教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同伴互助和教师引导完成小组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方法,文章对22名学生进行创意电子课程学习情况展开了研究,发现编程水平和性别对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创客教育不仅应为小班额教学,而且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水平来设计难度等级不同的任务,对知识的针对性讲解和辅助指导也需要加强。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创客教育 STEM 调查研究 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面向北京市中小学创客教育的教学体系研究——以创意电子教育为例”(项目编号:CJA15234)资助
【分类号】:TN02-4;G434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一些人不再满足于接受知识,而是希望通过动手去创造——这一类人便是创客,他们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创新、实践、交流的意识,出于兴趣和爱好,将需要一定技术支持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创意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俊杰;;创客教育:杰客与未来消费者──2014地平线报告刍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9期

2 吴俊杰;周群;秦建军;蒋程宇;栾轩;;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3 傅骞;王辞晓;;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居彦;;移动App设计工具Inventor[J];电子世界;2013年15期

2 郑旭东;岳婷燕;陈琳;;基于社会—认知双连通模式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3 陈艺;;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年02期

4 温雯;;“创客文化”的历史图景与未来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8期

5 徐显龙;钱冬明;吴永和;苏小兵;祝智庭;;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情景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马强;;基于场景感知的服务系统推荐算法[J];科技传播;2014年19期

7 鞠思婷;高宏斌;颜实;;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成年公民科学学习内容研究初探[J];科普研究;2015年04期

8 王蔚;;面向创客教育的学习环境构建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9 王佑镁;;发现创客:新工业革命视野下的教育新生态[J];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10 杜刚;彭田宝;;大学生创业政策保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赛男;基于集体智慧的开放学习资源聚合与分享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敏;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及构建方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柳晨晨;思维导图和多元评议策略应用于建筑设计课程的行动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蔡超;移动情景感知学习下的专家推荐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MC地平线项目;龚志武;吴迪;陈阳键;苏宏;王寒冰;;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2 吴俊杰;梁森山;;Ledong Scratch互动教学平台的应用与研究(七)——基于自制光敏扫描仪谈STEM教育[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年07期

3 谢作如;;“虽然很困难,但我们都在努力”——“第一届中小学STEAM教育创新论坛”的共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10期

4 吴俊杰;;创客教育:杰客与未来消费者──2014地平线报告刍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9期

5 谢作如;;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9期

6 薛源;;一个中学生的创客之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9期

7 赵中建;;致力于STEM教育的“项目引路”机构[J];上海教育;2012年11期

8 陈磊;;Scratch融入STEM教育[J];上海教育;2014年08期

9 吴俊杰;周群;秦建军;蒋程宇;栾轩;;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10 钟柏昌;张丽芳;;美国STEM教育变革中“变革方程”的作用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珍;学校本位的课程设计:原则和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2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3 孙小红;教师:不可忽视的课程设计主体[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4 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5 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6 梁振球;陈雅;;课程设计中师生互动评价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10期

7 曹毅;汪选要;;从课程设计谈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9 ;课程设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材的重要教学环节[J];教育研究通讯;1982年01期

10 盛永全;;大学生户外生存急救课程设计[J];学园;2013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谢少军;周波;刘建业;赵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嵘;康其桔;侯晓霞;项文波;钱玉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宇婷;张小亮;黄宇;;机械课程设计的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利明;池田辉政;鸟居朋子;沈晶晶;;高校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之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谭会辛;周立华;李华基;;运用CAI技术 提高专业课程设计水平[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蕾;郑晓珂;;中医学院研究生《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与规划[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文集[C];2005年

8 蒋业文;胡学骏;;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卫民;李刚;钱晓耀;孙丽宏;孙冠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构建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10 胡冀;徐平原;秦会斌;郑梁;;基于课程设计作品竞赛机制的创新教育模式[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搞定课程设计的必杀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徐莎 汪莹;课程设计如琢玉[N];解放军报;2012年

4 曹传鹏;以“刘冯故居”为主题的探究型课程设计及管理[N];钦州日报;2012年

5 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学 崔彦梅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理智;应尽量避免校本教研的种种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曹林;掐尖战“掐”出大学的浅薄[N];贵州政协报;2012年

7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何立新;从教案修改看理念有效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孙珏;浙大社IT教材突出六大特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JUDITH SCOTT-CLAYTON 编译 严珂;选项太多的黑暗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艳霞;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耀;20世纪中期美国学科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张晶晶;《学会创新》电子书包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佳盈;性别文化视域下小学课程设计跨文化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从娟;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焦健健;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红英;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张静;基于微信的微课程设计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33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33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0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