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从“回归”到“超越”

发布时间:2017-08-07 20:05

  本文关键词:教育中的生活世界:从“回归”到“超越”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思想 回归生活世界 超越生活世界 胡塞尔 杜威 理念辨析


【摘要】:"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教育界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回归生活世界"这一哲学上的主张源自胡塞尔,胡塞尔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主观性成就"联系起来,强调主观的意义和价值,因而任何从"客观"的、外在的角度为教育拟定的"回归"路径,其实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相违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并不是主张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教育,日常生活世界并不能取代制度化的教育生活世界。因此,教育活动不能扔掉知识纯讲"回归",也不能抛弃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用生活来代替课堂,而应该在肯定知识的基础性、客观性价值的同时,吸取胡塞尔和杜威"生活世界"理论的精华,将客观知识和学生的主观感受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共同予以关注和考虑,从而实现对生活世界的"超越"。
【作者单位】: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教育思想 回归生活世界 超越生活世界 胡塞尔 杜威 理念辨析
【基金】: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1年)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教育界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教育能否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以及如何回归生活世界等问题进行了反复探讨,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教育实践当中都掀起了一股“回归生活世界”的热潮。但直至今天,“回归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斌;;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张庆华,徐琰;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理念的新取向[J];教学研究;2005年04期

3 孟献华;李广洲;;教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观照——兼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3期

4 莫尼卡·泰勒,万明;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上)[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5 蔡春;;现象学精神及其教育学意蕴[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6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7 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论争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2期

8 李涛;;新中国历次课程改革中的“双基”理论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12期

9 汪潮,吴奋奋;“双基论”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12期

10 张双凤;张祥君;陈兆亮;;主客体的复归:教育回归生活的本真追求——基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旨趣之辩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王浩斌;;试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理念的方法论特征[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蒋冰晶;;沟通视域下农民信访化解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熊川武,江玲;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基本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4 潘斌;;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黄现t,

本文编号:636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36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