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90后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及原因

发布时间:2014-07-27 07:42

     一、“90后”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
    最近,笔者以广西几个高职高专学校为个案对大学生进行“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调查”,并进行了座谈、走访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不容乐观。如对“你认为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如何?”,认为很好的占13.3%,一般的占69.5%,较差的占17.2%;对“你认为自身的诚信道德状况如何?”,认为基本讲诚信的占36.5%,大部分讲诚信的占43.4%,有一部分讲诚信的占15.2%,少数讲诚信的占4.9%”。笔者认为,该数据基本真实地反映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同时,我们还对“你认为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主要有哪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作业、论文抄袭剽窃,占45.7%;考试舞弊,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占43.3%;求职失信,占31%;网络失信,占30%;交友失信,占37.6%;拖欠学费,占14%;还贷失信,占11.8%。通过数据显示,大学生存在的作业论文抄袭剽窃、考试作弊、交友失信等诚信道德缺现象尤为严重,可谓切中了要害。通过调查我们还得出如下数据,41.3%的大学生曾抄袭过他人的作业和论文;35.7%的大学生曾有过考试舞弊行为;34.2%的大学生在交友上曾有过失信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声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二、“90后”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1.社会原因:整个社会诚信道德缺失是社会根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迁和各项改革深入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导致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漠视诚信观念。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诚信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如商业领域中的假冒伪劣、偷税漏税;政治领域中的贪污腐败、虚假政绩;学术领域的假论文、假学历、假科研、剽窃;文艺、体育赛事中的“黑哨”、“潜规则”;日常生活中的毒奶粉、瘦肉精、注水猪肉等。这些恶劣的诚信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地影响涉世不深的“90后”大学生,是造成“90后”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社会根源。通过调查,52.4%的大学生认为自身诚信状况受到负面影响最大的是我国存在严重的诚信失范现象。
     2.教育原因: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是重要原因。
     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逐步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各级学校推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各级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只是附加教育,造成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思想道德素质一般的后果。进入大学以后,多数高校把教育重点放在专业水平教育上,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忽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导致高校专业教育脱离思想道德教育。这种只重视知识、技能、证书而忽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现象,使诚信道德失去了文化传承的良好途径,诚信教育也就逐渐弱化了。调查结果显示,7.2%的大学生认为自身诚信状况受到负面影响最大的是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
     3.制度原因:高校和社会诚信制度缺位是主要原因。
     制度是秩序形成的基础和约束的主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尚未建立信用的保障和约束体系,使那些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违反诚信道德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单位和个人未能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样,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表现也缺乏健全的考评体系和机制,多数学校没有把对学生的诚信评价作为思想道德评价的一项内容,更谈不上把评价结果与学生切身利益挂钩, 这样给大学生不守诚信的行为提供滋长空间,导致学生缺乏对不守诚信行为负责的意识。在多数高校,虽然作业论文抄袭、无故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求职简历“注水”、就业违约等不诚信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处分,但由于缺乏健全的诚信考评体系和机制,导致对违反诚信的行为治标不治本。调查结果显示,32.7%的大学生认为自身诚信状况受到负面影响最大的是我国高校和社会诚信制度的缺位。
     4.大学生自身原因:自身诚信意识淡薄是内部原因。
     许多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下降、诚信意识淡薄是其诚信失范的内因,是根本原因。“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生活环境优越,导致他们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思想,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意志薄弱,容易受社会上种种诚信缺失现象影响,造成他们注重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在面对“义”和“利”时候, 他们往往会为舍“义”取“利” ,放弃诚实守信原则。调查结果显示,4.6%的大学生认为自身诚信状况受到负面影响最大的是自己诚信意识淡薄。

 



本文编号:7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