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初探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发布时间:2014-10-01 09:53
摘 要:论文分析研究了高等职业教学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结合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提出了本门课的资源建设原则,给出了具体的七大建设步骤,明确课程资源的范围及具体内容,并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总结了该课程资源建设的要点和心得。

关键词:课程资源建设;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Moodle平台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课程,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教学质量。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和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1]
很多课程在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的不到位。认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就是编教材;认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就是以网络为载体,把各种课程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认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就是“建基地,建教师团队”;认为课程资源建设目的只是为了在专家评审时能通过。
2.使用率低。据广东某高职院校对在校的三个年级的学生在精品课程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显示,2010级的学生表示经常使用精品课程资源的比例是最高的,但是精品课程资源使用率只略超9% 。据另一份关于某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网站的访问量统计的调查显示,在过去66天中,学生访问最多的课程的66天人均访问量为80.3689秒,而访问量最小的课程的66天人均访问量仅有0.00003秒。[2]
3.资源推广和共享度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在自建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并且不断申报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项目,很多课程资源存在着重复率高的问题,部分区域以大学城为界线,推广大学城内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项目,可是成效也不大。
二、《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原则

第一,课程资源要具有高职特色,切契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高职教育是以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具有能力本位的职业性、工作过程的实践性等特征,除了传统的资源外,更要注重实训实操相关的资源开发。
第二,实现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建设受到地域、学段、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能导致课程资源的内容相差较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建设开发课程资源,通过课程资源的“筛选”和“重组”,从中选择适应教学所需的教学内容。
第三,带动课程群的资源建设。《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的课程建设应该是面向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群建设,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带动《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实务》以及《ERP综合实训》等课程的资源建设,实现课程群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建和传承。
第四,创建是手段,适用是目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制度导致很多课程为评而建。做好本门课程的资源建设,要做到 “上行下效” ,既满足上面的评审制度和要求,又能够对学生有效用。

三、《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步骤

第一步是课程资源种类的划分。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课程学习资源、课程考核资源以及课程互动资源。这三大类可以被定义为父类,每一个父类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到子类和超类。例如课程学习资源的子类包括教案、讲稿、幻灯片课件、教学大纲、思考题、测验题、讨论主题、参考书目以及相关链接等课程材料。
第二步是教学网络学习/管理平台的构建。主要方式包括校企合作开发平台;购买企业现有的较成熟的网络平台,例如天空教室;教师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及特点,利用开源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常用的开源平台有Moodle和Claroline。
第三步是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采用图书馆情报学中的常规法、追溯法以及纵横法收集历年的授课资料和资源,采用形式整理法将收集到的课程资料进行初步的分类,最后采用内容整理法,从课程资源的内容角度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再处理。教学网络学习/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范式以及平台功能模块设计时必须参照此步骤的课程资源整理环节。
第四步是课程资源的制作和开发。本门课的制作和开发的资源主要包括经典授课视频的制作、项目化教材的开发、实训指导教材的开发、课赛软件的开发、课证融合试题库的开发、教学小课件的制作、微课的制作、技能实操指导演示视频的制作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等内容。
第五步是课程资源的筛选和上传。将收集整理的课程资源以及新制作开发的课程资源上传至教学网络学习/管理平台对应的模块。
第六步是课程资源的更新。前五个步骤的完成也意味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的初步完成,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行业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发展,课程资源也需要不断地更新。
第七步是教学网络学习/管理平台的维护和升级。为了保证平台数据的安全性、服务的稳定性,课程团队会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升级以及维护;当平台功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或者数据库需要更新时,对教学网络学习/管理平台进行升级维护。

四、《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内容

1.课程学习资源。课程学习资源是指可用于师生、行业及专业领域使用的教与学的资源。笔者将它划分为三个子类,分别是常规资源、实验实训资源以及特色资源。
(1)常规资源。常规资源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讲稿、PPT课件、文字案例、视频案例、思考题、测验题、讨论主题和参考书目等课程材料,教师可将这些课程的基本材料公布在网络资源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学习。
(2)实验实训资源。实验实训资源包括校内实验实训资源、校外实验实训资源以及实验实训指导专家团队。本门课程的校内实验实训资源包括物流综合实验实训室和3D物流实验实训室,学生可在里面完成POS系统实训、条码实训和物流3D仿真实验实训操作等实训项目。校外实验实训资源目前已开发了包括南京金润发鼓楼店、苏宁易购南京雨花配送基地以及易迅电商南京江宁基地等多家实验实训基地,学生可在基地里完成课程相关的各种单项技能实训以及综合技能实训。实验实训指导专家团队包括本校的课程组、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的行业专家、苏宁易购和易迅电商等企业物流专家以及其他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专家团队通过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讲解、校内实训的指导、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指导等教学工作,深入参与到教学当中。
(3)特色资源。《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并非是一门传统性、理论性的课程,也不是一门成熟的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的资源来说,它具有知识更新快、案例更新快、软件更新快等特点。结合笔者所在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学生主要就业的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岗位的需求,课程组制作包括项目化教材、学习情境式实验实训指导手册、课赛软件、课证融合试题库、教学小课件、微课视频、授课录像(强调工具)、讲座录像、技能操作演示视频、教学软件等课程特色资源。
项目化教材。以课程内容及学习步骤循序渐进为目的,以供应链中的数据流动形式为主线,以相关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为背景,将课程内容重组为链状结构的六大模块“课程引导模块——物流数据采集技术模块——物流数据追踪技术模块—— 物流数据交换技术模块——物流数据存储技术模块——物流信息系统实操模块”。每个课程模块设计有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里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做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融合、能力中心”。
学习情境式实验实训指导手册。根据项目化的教材开发了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手册。实训指导手册包括六个模块,对应教材的六大模块;每个实训模块里的实训内容都是基于真实工作岗位操作技能、模拟真实企业运行流程背景而开发设计。
课赛软件。本门课相关联的职业竞赛主要有各类型的ERP 电子沙盘大赛以及物流/供应链沙盘大赛,课程组收集整理一些比赛软件或试用版上传至网络资源平台供学生下载;课程组还开发一批针对就业岗位所需技能的课程竞赛软件。
课证融合试题库。为使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的同时,达到职业资格考试的技能需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与中级物流师、助理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求相吻合。
教学小课件。以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者是案例为主题制作的教学小课件,时间长度约5-8分钟,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以二维码案例制作小课件“揭开她的秘密”,其内容是关于女性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的二维码营销广告;以LBS应用案例制作的小课件“Marry Me”,其内容是关于某LBS网站具有故事情节的营销广告。
讲座录像。本门课程的讲座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邀请学长学姐们开一个聊天式的节目座谈会,主题是讨论校企合作实习单位的顶岗工作关联内容,在上一轮教学中的节目访谈主题是 “苏宁客服的喜怒哀乐”,通过聊天介绍了苏宁易购在线客服岗使用的CRM系统功能、操作技巧等知识;第二种是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作课程讲座。
微课视频。创建40个约3-5分钟的微课,主题包括重点知识点以及疑难点的讲解、精彩案例讲解、技能操作演示讲解等。将微课视频上传至主流视频网站,将其主要内容及地址同步至微博,学生可以便捷地接收到课程信息并查看。
教学软件。考虑到学生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工作岗位上使用的软件类型和软件操作方法不确定性,推荐使用网上各种免费的专项物流软件,这些软件的功能足够满足教学的需求。学生通过多款物流软件的操作,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很容易快速上手岗位工作软件。
2.课程考核资源。采用的Moodle系统拥有强大的考核评价功能,主要是Quiz模块。教师可以定义不同的题库,如单选题库、判断题库等;题库里的每一道题可以被设定为不同的属性 (即划分其隶属知识范围或教学模块);题库的题目可以导入/导出;教师可以根据使用测试管理器有目的地随机生成试卷;测验可以自动生成结果并以excel的形式导出。
3.课程互动资源。基于开源平台moodle的二次开发的平台中有Chat模块(聊天)、Choice模块(投票)、Journal模块(日志)、 Survey模块(问题调查)、Forum模块(论坛)以及Workshop模块(互动评价)等课程互动模块。[3]授课团队还采用新浪微博这样的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网络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微博上发布各类信息,如课程通知、物流指闻、课程资源、作业指导等。

五、结语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以及两年多的课程建设,笔者深刻感受到《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是一门对教师要求相当高的课程。要上好这门课,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物流知识、精通各种信息技术和编程软件、熟悉各种物流信息设备、掌握岗位技能操作,还要求教师在下一轮授课中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淘汰落伍资源。本门课的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动态性的工作,课程团队要紧跟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源源不断地开发、更新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曾琢.浅议高职管理类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辽宁高
职学报,2012(09).
[2]黎荷芳,孙永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及有效利用问题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8.
[3]曹效英.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6).

 


本文编号: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f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