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4-10-03 15:34
[摘 要]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是推动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分析物流信息化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对培养物流信息化人才和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实践项目体系;保障机制
 

1 引言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领域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宽广,吸纳就业人数众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巨大。目前物流规模发展迅速,然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物流信息化建设成为物流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必然选择,因此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要。加快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对于打造现代物流、提高我国物流业总体经营与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研究背景

虽然企事业界一致公认物流信息化的市场极其宽广,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公共平台薄弱、物流企业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技术及手段应用有限、物流信息化人才极其缺乏等原因,导致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物流的灵魂是信息的观念已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已经开始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态势。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随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和逐步完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信息技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信息交换速度的提高,带来了成本下降,为电子商务提供了通畅环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数据库及其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电子物流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以物流标准化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信息化为主线,大力培养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因此,构建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物流业迅速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

3 物流信息化人才一体化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是成都东软学院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在国际先进的 CDIO 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模拟物流企业的各种业务环节为背景,围绕基础知识、技术能力、工程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逐步构建与实践了“三层七步”的渐进式实践教学项目体系,在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培养思路。

3.1 培养目标定位

成都东软学院依托学院 IT 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专家 + 行业 + 学校”的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指出物流专业应定位于高素质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该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熟悉物流业务操作流程,并具备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物流各个环节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以适应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物流部门对物流信息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2 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在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CDIO (包含基于产品的构思 (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等四个环节)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主动的、实践的、有机联系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实现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工程系统能力的协调发展。为此,构建了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 “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图 1 所示。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与实施中,要兼顾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人际技能与团队协作技能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四个方面的要求,构建一体化层次递进的项目实践实训体系。在整个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高素质、应用型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三层七步”实践项目教学体系。
图1 “四位一体”的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
3.3 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三层七步”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以及四位一体模式的指导下,经由校内外专家的反复研讨论证,优化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实施了以项目为导向、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一体化“三层七步”实践实训体系,如图 2 所示。在该体系中,其中“三层”是指三个能力的跃升层面,依次为基础性体验的认知层、专业技能训练的应用层以及物流信息化综合能力培养的创新层。三个层次的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过程及其基本规律。每个层次需要不同的实践项目作为支撑,构成逐层递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上升的阶梯,每个实训项目均指向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为特征,关注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工程能力及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最终形成贯穿于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体化培养主线。
(1)认知层面。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使学生对物流概念从无到有,对物流企业经营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认知层包括三个阶段:概念实习阶段、物流技能专项实训、物流信息技术专项实训。①概念实习阶段。通过让学生深入企业现场实地参观实习、企业导
图2 “三层七步”的一体化的实践项目体系师现场讲解、一线员工座谈、专家讲座、专业教师现场答疑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全方位地对物流企业运作流程及其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有一个感性认识和整体的概念。② 物流专项技能实训阶段。主要针对各门课程或课程组的教学需要设置物流信息技术操作实训项目。物流专业实训项目包括采购实训、运输实训、装卸搬运实训、包装实训、仓储实训、配送实训、票据单证实训等专项实践环节。通过项目实训加强学生对物流管理流程的理解和熟练掌握基本的物流业务操作技能。③物流信息技术专项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销售数据终端(POS)、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实训内容。针对这些技术开设操作与实训项目,加深学生对物流信息化技术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与应用能力。
(2)应用层面。其目的在于在第一个能力层面的基础上,借助于当前企业普遍使用的 Office 办公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以及 ERP 一体化系统平台,进行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全流程操作与应用实训,全面提升学生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技能。① 物流信息处理与分析阶段。主要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与熟练掌握 Office 办公软件的基础上,借助 Excel、Word 以及 PPT 等产品处理、分析与展示日常的物流业务,能够借助 Excel 电子表格工具处理与分析物流业务作业信息,并能利用 Excel 构建简单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②物流信息系统综合实训阶段。在专业的物流系统软件平台上,完成物流基础信息的录入与维护、电子分拣、商品出入库、业务情况的综合分析等基本操作与处理。熟练掌握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技能,强化对物流业务信息化处理的意识。③ERP 供应链综合实训阶段。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 ERP 管理思想,熟练掌握 ERP 系统(金碟 K/3、用友 U9、SAP Business One 以及 Oracle 商务套件等) 操作的基础上,以一个模拟企业的 ERP 实施项目为载体,从项目组的组建开始,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基础数据设计与录入、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模块设计与实施,全面提升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操作与应用技能。
(3)创新层面。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让参加一个真实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以项目需求为导向,从信息化项目的构思、设计、实施以及运作等四个层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意识,信息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围绕真实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立与开发的案例,采用启发式、主动探索等学习方式,通过项目问题研讨的形式,培养学生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践项目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为保障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作与实施,物流专业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从实践教学开展的硬件与软件需求出发,打造一体化的教学团队、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通过以项目小组为载体、实施全程一体化考核、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措施来构建与实施实践教学体系运作的保障机制。

4.1 打造跨学科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一体化教育团队

推进物流信息化项目实训有效开展的关键在于教师。从整个物流信息化实训体系的构成角度来分析,教育团队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宽泛,如物流管理、计算机技术、ERP、财务管理等。在团队的组成和运作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管理中单纯以专业或课程来划分教育团队的做法,将不同专业和课程的教师按一体化项目实训的需要进行重组,组成了既包含专业教师又包含素质教师的一体化教育团队。通过一体化专业教育团队的构建与运行,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体化教学团队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采用校内专业师资在企业任职、校外专业人士在学校任职的形式,相互交流、共同利用各自的智力与经验资源,提升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4.2 构建物流信息化实验室为主体的一体化实训平台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物流专业构建了一体化的物流信息化实验室群。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分阶段推进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逐步建成包括物流实验室、ERP 实验室(含 SAP、金蝶 K/3、用友 U9)、财会实验室以及 ERP 沙盘实验等实践实训平台。在物流信息化实验室群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确保实践实训效果。

4.3 构建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的一体化项目考核体系在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项目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构建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一体化项目考核体系。在项目考核实施过程中,坚持阶段性考核与整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优化考核方式,强调全员参与考核,即打破教师考核一言堂模式,实施组员自评、组织考核以及教师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实训效果。
4.4 以行业资源为依托营造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物流专业以人才供求的无缝衔接为目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广泛的利用行业协会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组织资源,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为课程教学提供了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接受物流专业的通识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锻炼,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融会贯通。实践证明,这种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既大大缩短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使毕业生能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又强化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就业率。
4.5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灵活设置实践教学时间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的实施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灵活安排实践项目教学环节。比如概念实习阶段,应该将实地参观与现场教学项目开设在专业课程教学之前,加强学生对物流的直观认识与感悟,让他们带着问题与任务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技能实习阶段的课程组实践项目,应该开设在学生学完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分析与处理、物流信息技术等课程之后;在所有专业课程结束后,应该以综合实训项目为主体,加强专业能力的整合以及创新能力培养。

5 结束语

我国物流业的振兴急需加强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打造物流信息共享的公共系统平台,培养大批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构建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作保障机制,需要鼓励和引导各类高校、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

[参考文献]
[1]孟晓明.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5).
[2]程国全,等.物流信息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白晨星.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6):156-158.
[4]朱光福,朱云波.高职院校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物流技术,2012,(4):155-156.
[5]李莉,朱向宇,田菲.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J].物流技术,2009,(2).



本文编号:9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