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21:03

  本文关键词: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心理压力。从业者如果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不能适当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或及时地得到外在的心理支持,就会落入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容易形成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他们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因此研究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大学、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较多,但对幼儿教师群体的研究却不多见。各教师群体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社会要求,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表现出的特点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基于这个基本假设,本研究选取昆明市28所幼儿园近500余名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就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现状和成因进行研究。 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选题缘由、分析研究现状并介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现状;第三部分从个人背景、社会、职业和组织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第四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预防与应对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第五部分则是从研究的价值,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的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一) 昆明市幼儿教师整体上的职业倦怠并不严重。但公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比私立幼儿园教师严重。 (二) 随着幼儿教师年龄、学历的增长及职称的升高,情绪衰竭程度和非人性化程度不断加强,随年龄和教龄的增加,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越来越小。 (三) 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及担任不同职务的幼儿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四) 保教工作负担过重、幼儿在园安全责任大、家长对教师缺乏理解与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是导致昆明市幼儿教师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情感衰竭 非人性化 个人成就感 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1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第一部分 导论8-17
  • 一、选题缘由8-10
  • 二、文献综述10-17
  • (一) 研究涉及的有关概念10-11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11-15
  • (三)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思路15-17
  • 第二部分 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研究17-26
  • 一、研究目的17
  • 二、研究方法17-20
  • (一) 研究对象17
  • (二) 研究材料17-18
  • (三) 施测程序18
  • (四) 材料处理18-20
  • 三、结果与分析20-25
  • (一) 倦怠的总体状况20
  • (二) 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比较20-21
  • (三) 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比较21-22
  • (四) 不同职称教师之间的比较22-23
  • (五) 不同学历教师之间的比较23-24
  • (六) 不同班级人数教学班教师之间的比较24-25
  • (七) 不同班级或职务教师之间的比较25
  • 四、结论25-26
  • 第三部分 影响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原因的研究26-44
  • 一、研究目的26
  • 二、研究方法26-28
  • (一) 研究对象26
  • (二) 研究材料26-27
  • (三) 施测程序27-28
  • (四) 材料处理28
  • 三、结果与分析28-35
  • (一) 社会因素的影响28-30
  • (二) 职业因素的影响30-32
  • (三) 组织因素的影响32-34
  • (四) 个人背景因素的影响34-35
  • 四、讨论35-44
  • (一) 社会因素与职业倦怠状况35-36
  • (二) 职业因素与职业倦怠状况36-37
  • (三) 组织因素与职业倦怠状况37-42
  • (四) 个人背景因素与职业倦怠状况42-44
  • 第四部分 思考与建议44-49
  • 一、社会支持45-46
  • 二、教师培养与管理46-49
  • (一) 做好职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6
  • (二) 建立在职教师心理测评机制46-47
  • (三) 加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47-49
  • 三、教师自我心理调节49
  • (一) 正确认识职业倦怠49
  • (二) 提高压力应对能力49
  • (三) 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49
  • 第五部分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6
  • 中文部分51-54
  • 英文部分54-56
  • 附录56-63
  • 致谢6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娜;秦金亮;;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职业倦怠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0年12期

3 秦旭芳;闫荣林;;幼儿教师心理压力解析——透过158名幼儿教师看当前幼儿教师群体发展的障碍[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郑淑伟;;双因素激励理论在解决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中的应用[J];学校管理;2008年02期

5 王椿阳;朱永新;柴修森;;教师工作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5期

6 黄秋燕;;南昌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职业;2012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乌海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其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敏;南京市G区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新华;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徐新年;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自我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情绪智力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左瑞勇;民办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其生存状态、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胡颖;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289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