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与光复初期台湾教育事业的推进
本文选题:学人 + 台湾光复 ; 参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通过探讨学人在台湾光复初期教育重建中的奠基性作用,分析他们在教育界开展的以"启蒙"为导向的文化建设,以及他们在去除日本殖民教育影响基础上大力推广国语等活动,可以看到学人们在台湾教育事业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
[Abstract]:By discussing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scholars in the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aiwa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otherland,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ir "enlightenment" oriente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And their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and vigorously promoting Mandarin language can be seen that learners have played a historic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advancement of Taiwan's educational cause.
【作者单位】: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寿康《台湾之教育行政》文稿[J];档案与史学;1999年06期
2 王小平;;光复初期“跨海知识分子”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9年07期
3 雷建锋;范寿康与台湾“国语运动”[J];统一论坛;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中英;;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新宪;;论光复后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J];东南学术;2010年04期
3 孙郁;始自于隆隆终至于默默[J];读书;2003年08期
4 刘劲青;;论学生的公平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涂慧芳;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6 袁成毅;贝原;;战后初期国民党在台湾的“去殖民化”教育述论[J];民国档案;2009年01期
7 王勇鹏;;论教育制度的公平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8 王勇鹏;;教育公平与个性发展[J];求索;2012年02期
9 朱新梅;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哲学与哲学的关系[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王小平;;“五四”文化精神的另一种传承——对台静农“跨海”人生的解读[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迟艳杰;;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隋欣卉;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1945-1948)[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里扬;北宋士大夫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海军;谁来荣耀生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静;1901-1940年中国教育哲学研究的历史演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锦秀;生涯导向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双一;;《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J];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仁华;;宋斐如的台湾光复初期教育改造主张浅析[J];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2 白纯;;光复初期台湾的贸易管制政策(1945-1948)[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3 陈蕴茜;;光复初期台湾的孙中山崇拜[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王宏德;;静默中的悲伤——从《悲情城市》看台湾光复初期的台湾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5 史习培;台湾光复后两岸交流专家学子[J];炎黄春秋;2001年12期
6 李涛;;1949年大迁徙时代去台知识分子群体及其影响研究——基于台湾大学的个案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季云飞;陈仪与台湾教育事业之接收和重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学人介绍[J];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9 涂宗涛;蒋士铨墨迹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10 ;学人简介[J];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冲;;1943~1945年台湾光复前后史事述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玉国;;厦门大学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程朝云;;光复初期台湾农业之恢复与重建[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4 李非;;光复初期台湾经济的重建与恢复[A];2004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雨梧;;郑晓沧与台湾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王戎笙;;满学家陈捷先教授[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7 李醒民;;学人超脱和自律是学科建设的根基[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强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教育事业的战略性调整[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9 魏萼;;陈仪与台湾“二二八事件”[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建平;;考察台湾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所引发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博;台湾光复值得两岸人民永远铭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姚小敏邋孙立极;台各界纪念台湾光复63周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任孟山);纪念台湾光复 重温历史荣耀[N];华夏时报;2005年
4 记者 李欣;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N];青海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键兴;台湾光复一甲子 岛内各界举行形式多样纪念活动[N];人民日报;2005年
6 李寒芳;那一天重做“堂堂正正中国人”[N];团结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吉全;台湾光复: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N];解放军报;2010年
8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赵江涛;苦难的岁月光荣的胜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记者 赵博邋陈斌华;纪念台湾光复,堂堂正正做“骄傲的中国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记者 张浩淼 实习生 戴立;纪念台湾光复65周年台湾史研究论坛明起在渝举办[N];重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玲玉;从缘起与音乐角度论述台湾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娟;台湾新音乐(1945-1960)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5 李睿;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流昌;天道传奇[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小平;跨海知识分子个案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爱兵;20世纪:学人与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鲜;美国对台技术援助研究(1951-1965)[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岩岩;光复以来国民党台湾教育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虞乐仲;知识分子与台湾的政治民主化[D];浙江大学;2010年
4 黎乐;日据初期台湾的鼠疫与卫生防疫事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金磊;中国国民党自身变革及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张美芬;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特征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崔琦;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7)文学中的国族认同及其变化[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王海洋;情境变迁、精英选择与台湾政党体制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丽君;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刍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阳;蒋经国治台时期国民党“本土化”政策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4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07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