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课程的易理解性与知识建模技术

发布时间:2018-10-14 19:40
【摘要】:课程的易理解性是现代课程产品的核心特征之一,却被学界忽略了。对于易理解性高的课程,教师仅仅通过课程本身提供的信息,不需要反复揣摩和研讨,便可以准确理解课程精神。一门易理解性高的课程应该提供课程目标的清晰表征,提供课程内在一致性和课程产品的合理性说明以及提供课程使用指南。本文从这些特征出发,分析并阐明了课程开发技术化是提高课程易理解性的必由之路。知识建模技术是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提高课程易理解性的关键,因为知识建模图是清晰表征课程目标、课程的知识抽取、合理组织课程知识、检验课程内在一致性、检验课程合理性以及课程备选教学设计案例合理性的基础。
[Abstract]: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core features of modern curriculum products, but has been neglected by academic circles. For the easy-to-understand curriculum, the teacher can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the curriculum only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curriculum itself, without repeated speculation and discussion. A highly comprehensible course should provide a cle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 explanation of the inherent consistency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curriculum product, and a guide to the use of the course.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larifies that the technolog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model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core technologie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curriculum, because knowledge modeling graph is a clear representation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 knowledge extraction of courses, rational organization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testing the inherent consistency of curriculum. To test the rationality of curriculum and the rationality of curriculum alternative teaching design cas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开城;浅论课程开发理论中的角色分析和知识组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课程精神的个性化展现[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3期

3 李树军;;教师课程理解:现实问题与应然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4 夏永庚;;课程生成的涵义及当代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2期

5 杨开城;;论开发取向对课程的独特理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6 杨开城;孙双;;一项基于知识建模的课程分析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英;杨开城;;浅谈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课程开发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周伯亮;;基于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课程创生现状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35期

3 陈志刚;;论过程目标的合理性及其教学目标的设计——兼与杨向阳老师商榷[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02期

4 杨春燕;;ESP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5 潘仙奎;;高中英语教师课程创生实践的途径探索[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2年03期

6 赵国庆;张菲菲;王怀武;;论远程教学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7 张进宝;李松;陈鹏;;网络课程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沙景荣;赵兴龙;;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微软(中国)教育部“携手助学”项目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6期

9 杨开城;;论教育技术学的两种研究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4期

10 杨开城;;论开发取向对课程的独特理解[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瑞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模块内容建构的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雷菡;基于概念地图的网络化学习路径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王仁_g;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背景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谈小燕;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失地农民角色适应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陆捷;基本知识组件与知识链及其在ICAI中应用[D];湘潭大学;2007年

6 吕进锋;中国神话与儿童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利敏;A中学德育课程链开发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付绪红;初中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e,

本文编号:2271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71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