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幽默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14:53
【摘要】:幽默一直是国外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内对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幽默风格的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幽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幽默风格作为积极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缓解个体心理上的冲突,但并非所有的幽默对个体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因此,正确地理解、欣赏、运用和创造幽默,对促进和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大有裨益。本研究以高校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幽默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以期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采用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幽默风格量表(HSQ)和郑雪修订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对石家庄市三所大学的903名学生进行调查,较深入探讨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幽默风格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和AMOS4.0软件进行处理,主要进行了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家庭来源和是否独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2幽默风格存在四个维度,分别是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嘲贬型幽默和贬弄型幽默。 3幽默风格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亲和型幽默风格在性别和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强型幽默风格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嘲贬型幽默风格在性别、年级和家庭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贬弄型幽默在性别和家庭来源上交互作用显著。 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幽默风格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两两相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幽默风格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Abstract]:Humor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for foreign scholars.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humor styl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humor style is even rar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humor has been concerned b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umor style, 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can alleviat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onflict, but not all humor is beneficial to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ppreciation, application and creation of humor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promo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is study,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s subjects,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humor styl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study, 903 students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in Shijiazhuang C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EMBU), humor style scale (HSQ) and Zheng Xue's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which were revised by Yue Dongmei et al.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humor styl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investigation data were processed by SPSS16.0 and AMOS4.0 software, includ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multivariate 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in gender, grade, family origin and only child. There are four dimensions of humor style, which are affinity humor, self-reinforcing humor, derogatory humor and derogatory humor.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e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humor styl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only life style in affinity typ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in self-reinforcing humor style,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rogatory humor style in gend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e and family source, and derogatory humor had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family origin. (4)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humor styl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humorous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ffec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some extent can predic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无言;;幸福指数中的创新虚与实[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2 曾祥岚;崔淼;;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教育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席伟光;安敏;;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赵勇;;谈高职专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才智;2011年17期

5 于家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以金华地区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7 朱晓坤;翟瑞龙;;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8 艾桃桃;欧阳明昆;雷湘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9 贺天庆;;中专新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10 张小丽;;大学生焦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吕望强;黄恩;张载福;陈建民;徐晓青;;职业中专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关系[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刘英;董强;杨清波;张文林;刘阳;;368名卫生离退休卫生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梅江英;刘文;李艳;;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宗闻;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女性主观幸福感最低[N];消费日报;2010年

3 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军;幸福是一种飞翔的体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董为柏;维护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王益明;测量幸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肖峰;“幸福感”的若干双重属性[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蔡虹;十大幸福城市:北京因何落选?[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倪柏明;2008,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胥晓琦;不当教养方式导致神经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张艳;北京首次公布幸福指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曹大宇;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余宏;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晨霞;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幽默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金国;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志萍;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凯;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就动机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5 王宁;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田振敏;白领青年的社会资本现状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谭海燕;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8 赵秧;辽沈地区信众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倩;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董凤洁;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2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322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