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校际协作中指导教师间协作效果分析——基于纽曼内容分析模型
[Abstract]: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s a useful attemp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operate and explore.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its effect.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Newman's content analysis model and improves on the actual research. It is used as a content analysis tool to analyze the online conversational text between teachers in inter-school collaboration and draw a conclusion.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
【基金】:山西师范大学“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邦平;批判性思维与成人教育[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吴彦茹;;SECI模式应用于校际协作学习的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洁;郑淮;;论成人教育在社区行动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6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擎宇;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朱琼敏;唐纳德·舍恩的反思性实践思想及其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闻曙明,王剑敏;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茜;导师制实施中的细节不可忽略[J];教学与管理;2005年19期
2 陈云奔;车筱萌;;“教师形象”研究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3 陈玉珠;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J];高等农业教育;1996年01期
4 李长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解读[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7期
5 张秀梅;文献内容分析法在远程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6期
6 张立国;葛晓晓;;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期刊论文的分析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7 何筠琳;远程开放教育指导教师素质的几个问题[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年03期
8 刘媛;;地方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分析及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9 姜春霄;冯秀琪;;专题学习网站调查及相关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10 田小红;;比较研究论述的形成——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部分文献的内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凌翔;;青少年学生自立的初步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谭小月;徐建平;;优秀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传记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陈文义;张立娟;张少锋;白絮飞;胡柏松;;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分析与思考[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C];2010年
5 缪亚华;;师徒携手、互帮互学、教学相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林国清;;对师徒帮带的看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王可;;构建研究型学习组织,促进教师主体生命价值形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余小鸣;;应用Child-to-Child模式促进学生营养教育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成立五周年[C];2003年
9 湖南省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组;;教师角色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屈广才;;为青少年构建心理健康平台[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祖谋;福清教师培训的三个转型[N];福建日报;2007年
2 苏军;头脑“奥赛”也需与时俱进[N];文汇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黄芳 实习生 何勤华;张灵萍:爱心与学生心灵同在[N];凉山日报(汉);2007年
4 ;校长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苏军;优秀教师将在各校“走教”[N];文汇报;2007年
6 塘沽教育局 乔军;中加研究性学习的对比与思考[N];天津教育报;2007年
7 荏苒;市少年宫成为师生的假日充电站[N];无锡日报;2007年
8 计琳;上海普陀每年600万促名师“柔性流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郭晓娟;教师专业化问题及解决之道[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马钦麟 实习生 巴鹤霖;学生课外生活有了新天地[N];宁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文军;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课堂人种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孙丹儿;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统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晶晶;动漫中的暴力内容及其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丽娜;我国教育捐赠政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3 邱林;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徐双乔;“高级指导教师”教学指导工作之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旭;社会变迁中的教师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师生交互行为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小芸;教科书“学材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晓娟;“师徒结对”对初任教师成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丽娟;网络教学中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39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33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