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知识技术视野中的教育技术思想简史

发布时间:2019-10-15 13:38
【摘要】:作为探究教育教学系统构造的技术过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包括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两方面的内容,教育技术的历史进步表现为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技术原理和技术效应件的进化。教学设计的整体原理至今仍为加涅的"教学—学习映射表",局部效应件的进化则包括教学目标、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策略制定等。在课程开发领域,至今尚未出现整体性的课程开发技术原理;虽然博比特、查特斯、加涅等人对活动设计、课程任务有过一些研究,但社会角色的分析技术、课程知识的组织、课程目标的分类等技术效应件也都不够成熟。
【图文】:

模式图,工作流程图,逻辑图,课程开发模式


一些课程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开发方法,工作实践能力的 DACUM 法、BAG 方法等。把工作任务细分,将其作为目标和内容,然后分门课程,总体采用的是从下往上的逻辑。BAG 方职业领域中所有可能的工作任务,找出典型的工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一门专业课,对典型工作任来操作等等。从实践上看,这些方法更具有可操论上看,它们和先前的课程开发技术并无实质性综合以上各种课程开发理论,我们试图将泰技术化,,摒弃“课程开发工作流程图”的研究开发各步骤的输入与输出出发,研究完成课程息转换所需要的技术效应件,得到了如下的模式

原理,教育技术,略图


图 5 教育技术思想史略图——————文献红兵,陈昌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究,2001,(4):16-19.涅.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3][4][5][6][7][8] 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11][12] 黄政杰.课程设计[M]. 台北:华东书局,1991A Brief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ough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TechnologyWANG Bin1YANG Kai-cheng2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China; 2.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ac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 discipline devoted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educational and instrs, includes the two part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advancements of eduology are manifested as the evolution in the entir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ical components.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instrology is still the “instruction-learning map” by Robert Gagne, while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omponents inclucements in instructional goal,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 formulation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etc. In the doulum development, no entire principle has been formulated. Although J. F. Bobbitt, W. W. Charters and R. Gagne had co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1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2011-R-19846)资助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红兵,陈昌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朱元招;傅友福;王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雷鹏飞;束学军;;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学习设计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许修兵;从“杨氏双缝干涉”教学改革初探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田莺;宋晓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络课程的设计实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一;;教学设计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果;;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董占华;;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指导研究——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局工作站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尚亚莉;;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唐昀峰;;双模式语言实验室辅助英语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程海东;陈多闻;;技术使用的本质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聂荣华;;推行新型“双主”模式,推进教育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8 闫坤如;;对技术风险的主体信念度分析[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建仁;区域科技竞争力理论及其在中部六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方鸿志;技术教育的历史与逻辑探析[D];东北大学;2009年

6 赵乐静;可选择的技术:关于技术的解释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曾伟;中国技术商品化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维佳;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口语星级考试网络辅助课件的设计与评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琳;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悦哲;农村信息化培训自学教材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姜义颖;休谟的技术观剖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巧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阳;谭伟;;教学设计的人本主义思考[J];网络财富;2009年14期

2 刘志平;刘美凤;吕巾娇;;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原则和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12期

3 田立君;;初探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拓展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0年05期

4 杨玉梅;王凯俊;武小琴;;教学设计在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0期

5 刘鹂;陈晓端;;对教学设计本质及其特点的再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李文光;何志龙;何克抗;;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试验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0期

7 李波,李晔,公平;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3年04期

8 苏同福;李波;袁超;;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其对学科教学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史君;;加涅思想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贡献及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4期

10 杨进波;;体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诚君;洪银兴;;大学科技园:制度、环境与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以科技为先导,精益求精 努力打造知识技术型施工企业[A];第五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汇编[C];2001年

3 徐东池;;试论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知识技术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4 张智雄;;数字图书馆中知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荣珍;李超;张力;;知识技术向旋转机械智能故障诊断研究提出的一项新任务[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晓春;;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达成度及实践能力的调查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玉;;致首届全国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的信[A];首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刚珠;;当一名藏医骨科护士的体会[A];全国第八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仁德;;浅谈中医学的发展与现代化[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殷世海;;船员综合素质与船员工伤事故[A];船员综合素质与安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建玲;深耕中国市场 分享知识技术[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论知识技术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功能[N];发展导报;2001年

3 王丹容邋陈里雅;知识技术型劳模首唱主角[N];温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N];秦皇岛日报;2010年

5 王怡;吉利汽车的成长风险评析[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尼古拉·卡尔邋凌云;网络对人类心智的影响:Google搞傻了我们?[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阿贾伊·杜贝邋(Ajay Dubey);印度输出知识技术 谋求非洲新“伙伴关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秦小娟;龙垭镇强化服务促增收[N];安康日报;2006年

9 杜向阳;培训中的问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燕琦;自掏腰包帮病人[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承宏;基于组织知识获取和创新的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永平;基于分散型工作流系统的人力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罗红卫;网络英语教学的情感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彩虹;基于混沌理论的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拥军;基于任务分析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韩丽;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薛伟胜;高校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毛德明;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何林;中学化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萍;基于现代教学媒体的中学物理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蔡任湘;物理探究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峰;基于基本观念构建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谭德宝;高中物理教学事件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9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49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